2019年,厦门民警卢霖患白血病,被他抓回的罪犯:我愿意捐捐骨髓

人间荒糖 2024-12-17 07:35:2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厦门的冬天有点湿冷,霜气从集美分局的窗缝里渗了进来。

卢霖坐在办公室里,一边翻阅卷宗,一边啃着从家里带来的隔夜馒头。他同事老王打趣着:“咱们这位卢队长,算是和案子死磕上了。”

卢霖头也不抬:“案子没破,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嘛。”

从2004年穿上警服那天起,他就把“将案子搞清楚”当成了人生信条。什么嘉奖、荣誉称号,他自己从不主动提,但每次一有棘手的案子,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喊卢队!”

但这次的案子,连卢霖都觉得有点棘手。

五年前,也就是2015年,集美区某工地附近发生了一起恶性斗殴事件,其中有一个参与者重伤不治。

根据现场目击者提供的信息,这起案件的嫌疑人之一安某(化名),事发后逃之夭夭,杳无音讯。

案子迟迟未破,直到最近,又得到了一些新线索。

“贵州那边有个线人说,安某可能藏身在他老家。”老王敲敲案宗,对卢霖说,“这家伙够滑的,五年都没露头。”

“人再滑溜,也得把他抓回来。”卢霖的眼神透着一股执拗,“人命案子,不能拖。”

就这样,卢霖简单收拾了一下随身物品,和两名同事搭上了飞往贵州的航班。

一、抓捕嫌疑人

贵州的天很冷,寒风能钻到骨头缝里。卢霖和队员们裹着厚外套,守在村口,盯着被积雪压弯的树枝发呆。

“卢队,这村子里可不小,起码有几百户人家。我们就这点人手,咋排查?”小李跺了跺脚,试图唤回一点脚趾的知觉。

卢霖没说话,他低头翻着手里的照片。

照片里的安某很普通,瘦削的脸上透着几分精明,放在人群中,是很难一眼就认出来的。

“他不可能住在显眼的地方,不然也不会藏这么多年。”卢霖拿起对讲机,安排两名同事以走访的名义逐户排查,而他自己则悄悄蹲守在村头的小卖部旁边。

“这种地方,消息往往灵通得很。”他指了指几名靠在柜台旁闲聊的村民,对小李耳语,“走,去买包烟。”

果然,递烟过去不过两分钟,村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说安某啊?听说他回来了,就是没怎么露面。”一个老人抽着烟,朝远处的小山比了比,“听说在那边租了间房子,干油漆活儿。”

“油漆工?”卢霖心里一动,“谢谢大爷。”

那天晚上,他们蹲守在那座小山附近的出租屋外,一直到深夜。一盏昏黄的灯亮着,里面隐约传来安某与家人聊天的声音。

“看来是他了。”卢霖压低声音,迅速布置好抓捕方案。

次日清晨,安某刚刚打开门准备外出时,就被守候一夜的卢霖一把按住。

“安某,五年前的事,你应该还记得吧?”卢霖语气平静,但眼神锐利如刀。

安某愣了一下,随后低下了头,缓缓说:“跑了这么多年,我早就知道会有今天。”

卢霖没有说话,只是用手铐铐住了安某的双手。

安某被带到派出所时,整个人显得很平静。卢霖盯着他,说:“你跑了五年,有害怕过吗?”

安某笑了笑,露出一排烟渍的牙:“怕是怕,但人不能总跑。跑着活,也算不上活。”

在返回厦门的路上,安某提出一个请求:“卢警官,能不能让我回去一趟?我得交代点事,我老婆孩子还不知道我犯过事,店里店员的工资也没结。”

这种请求在大多数警察看来是不可能答应的,但卢霖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两个小时,安排好自己的事。”卢霖掏出手机,拨通了安某妻子的电话:“嫂子,我是厦门市公安局的民警卢霖,安某这边有点事需要配合调查。我们能不能到你家坐一会儿?”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卢霖站在门外,任由寒风扑在脸上。他听到屋内传来安某妻子的哭声,还夹杂着孩子的抽泣。

“谢谢。”安某走出家门,朝卢霖微微鞠了一躬。

“别谢我。”卢霖一边走一边回答,“要谢就谢你的家人。”

回到厦门,押解安某的任务终于圆满完成。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刚把安某移交到看守所,卢霖却病倒了。

“卢队,你怎么了?”小李扶着他,感到他浑身发烫,脸色苍白得吓人。

“可能就是累了吧。”卢霖虚弱地笑了一下,“过几天就好。”

三天后,单位体检的结果出来了:卢霖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怎么会这样?”卢霖的妻子听到消息时几乎要崩溃,“你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会……”

医生解释道:“白血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过度劳累、压力有关。他必须马上住院,骨髓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卢霖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表现得十分平静。

他还笑呵呵的安慰家人、朋友,可在他心里,还是压抑不住一阵苦涩。

同事们得知后,纷纷为他发起募捐,同时联系各大骨髓库寻找配型。可几天过去,还是没有适配骨髓。

配型的成功率不高,能等到合适骨髓的概率微乎其微。

二、罪犯要救警察

安某在看守所里,也听说了卢霖罹患白血病的事。

安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卢警官?那个把我从贵州带回来的警察?”

“是啊,病得不轻呢,现在就等骨髓配型了。”管教员随口提了一句。

安某想起了那天的两个小时,他低下头,沉默了很久,随后抬起头,坚定地对管教员说:“我要给他捐骨髓。”

这事很快传到了派出所里。

起初没人当回事,但安某的坚持让人动容。

他不只一次提出申请,甚至对每次看守所例行心理辅导的人员都重复了他的请求:“请告诉卢警官,我愿意捐骨髓给他。”

这消息终于传到了卢霖耳朵里。他听了,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他叹了口气:“有时候人活着,还真靠点缘分。”

在警方的安排下,安某被特许前往医院探望卢霖。

医院病房里,输液架旁挂着透明的药液,卢霖穿着病号服靠在病床上,精神比想象中好一些。

当安某走进病房时,他反倒犹豫了。

他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卢霖。

他低头瞄了一眼,卢警官面色苍白,就坐在床边。

“来了?”卢霖先开口,语气中有几分感激和动容。

安某站定在床边,不知道该不该坐下。他张了张嘴,最后憋出一句:“卢警官,听说您病了,我……我愿意把骨髓捐给您。”

卢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摆摆手:“我感谢你的心意,但骨髓不是想捐就行的,还得配型合适。”

“那我也要试试!”安某语气里透着一丝急切,“您愿意给我两个小时安排家里的事,这恩情,我还不起!”

卢霖沉默了。

他看着安某的眼睛,眼神中再没了罪犯那种狡黠和防备,反而多了一种让人意外的真诚。

“行,”卢霖轻轻点头,“试试吧,看能不能配上。”

骨髓配型的程序并不复杂,但结果出来得很慢。在这段时间里,安某变得出奇的安静。

每次例行提审时,他总会问一句:“配型结果怎么样了?”

最终的消息让人遗憾——安某的骨髓与卢霖的完全不匹配。

当这个结果被告知安某时,他长久地低着头,一言不发。半晌,他轻声说了一句:“卢警官这人,命好,一定会有适合的捐献者。”

说完,他起身走回了监室,背影落寞,却多了一丝坦然。

同事们将这个结果告诉卢霖时,他只是点了点头:“不匹配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他的态度。”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我看得出,他是真的后悔了。”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报道标题很醒目:《逃亡五年被抓的嫌犯,要为身患白血病的警官捐骨髓》。

这对立却温暖的故事,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讨论。

媒体报道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始末:卢霖身患急性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抓捕的嫌犯安某主动提出捐献骨髓,却因配型不成功而遗憾。卢霖的敬业与宽容、安某的悔过与真诚,让整个社会看到了人性中的善意。

有网友说:“这才是真正的警察,抓人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希望他们悔过自新!”

也有网友对安某表示敬佩:“尽管曾经犯错,但他愿意救卢警官的命,这也是一种救赎。”

还有人说:“卢霖这病,倒让我们看到警民之间最温暖的一面。希望卢警官早日康复!”

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一位志愿者的骨髓成功配型。手术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卢霖躺在病床上,心情平静。

“卢队,我们都等你回来!”同事们来探望时这样说,“案子少不了你操心。”

骨髓移植手术很顺利,恢复期虽然漫长,但卢霖的状态逐渐好转。每次病房检查,护士都会收到一堆来自同事、网友和家人的慰问卡。

安某的故事也没有结束。

在看守所里,他的表现越来越好。

通过劳动改造,他愈发脚踏实地。

他还经常向管教员打听卢霖的康复情况,当听到卢霖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后,他笑了笑说:“找到骨髓就好,我心里也踏实了。”

两年后,卢霖完全恢复,重新回到岗位上。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安某写了一封信。

信里这样写道:“安某,过去的错误已经发生,但你愿意用行动去弥补。我想告诉你,这不仅救赎了你自己,也让我们警民之间多了一份互信和希望。希望你未来能真正活成让家人骄傲的样子。”

而安某在收到这封信后,拿着它看了很久。

他没有回信,但在后来的改造笔记里写下了一段话:“命运曾让我跌到谷底,但有个人告诉我,错误不是终点。谢谢卢警官,他给了我第二次机会,也让我明白了人该怎么活。”

《新华网》——患病民警感化逃犯,我愿捐骨髓救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