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部分老人身上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而他们自己往往毫无察觉。这种 “老人味” 究竟因何而来?今天,张医生就来为大家深度剖析。
从中医角度来看,“老人味” 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老人身上,它与人体内在脏腑的变化息息相关。主要有两个根源:一是后天之本脾胃衰弱所产生的腐败味;二是先天之本肾脏衰弱带来的尿骚味。

先来说说脾胃。人一旦过了 50 岁,脾胃功能便开始逐渐衰退,消化食物的能力大不如前。肠道内的食物残渣难以顺利排出,就像下水道堵塞,腐败的食物产生的浊气不断积聚。这些浊气会通过口鼻、皮肤毛孔向外散发,形成令人不悦的气味。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肾气也在慢慢变弱。肾阳不足,肾脏的气化功能减退,致使尿液排泄异常,出现尿频、漏尿、尿不尽等问题,从而让身体带上尿骚味。
通常,脾肾阳虚的老人还会有其他表现。比如,晚上睡觉时流口水,早上起床后眼袋明显肿大,泪沟也很突出。他们常常感到四肢乏力,精神状态不佳,整个人萎靡不振。天气稍冷,手脚就会变得冰凉,即便喝水不多,也频繁跑厕所。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进行调理,但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除了脏腑衰弱导致的气味,还有一种 “老人味” 和体内火气相关。中医有云:“人过中年阴气自半”,意思是上了年纪,体内阴液会逐渐减少,就像水分慢慢干涸的湖泊。这就好比煮饭时水放少了,饭容易烧焦,人体也会散发出类似烧焦的糊味。
这类老人一般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口渴、吞咽困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的症状。到了晚上,还会心烦意乱,难以入睡,手脚心发热,睡觉时容易出虚汗。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滋补肝肾之阴,知柏地黄丸是常用的参考药物,但同样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总而言之,如果您或身边的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忽视。虽然可以参考相应的调理方法,但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确保用药精准安全。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