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逐步升级,欧盟在10月初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中方很快做出了反应,对法国白兰地等产品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
然而,许多外媒和分析人士依然认为,尽管中方已经开始反制,但奢侈品不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理由很简单:他们坚信,中国人对奢侈品的喜爱程度如此之深,以至于中国政府如果对奢侈品采取进一步措施,反而会伤害自身经济和消费者。
这种观点乍听之下似乎有理有据。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支柱。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预计占全球市场的2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者日益提升的购买力以及他们对名牌、地位象征的追求,从路易威登到爱马仕,奢侈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身份、财富和品位的象征。
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智库和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中国针对奢侈品采取制裁措施,不仅会伤害法国等奢侈品生产国的经济,还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和税收收入。
美国荣鼎咨询的分析师塞巴斯蒂安明确表示,中国对白兰地加征关税的影响太小,不足以改变欧盟的贸易政策。
他甚至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中国对奢侈品、化妆品或者汽车领域采取更为激进的反制措施时,欧盟的态度才可能有所松动,但在他看来,中国不会这么做,因为奢侈品对中国经济有太大的意义。
这些分析站在西方的视角,试图以“理性”的经济逻辑解读中国的反制策略,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变化。
近年来,尤其是中国Z世代的年轻消费者逐渐减少对传统奢侈品牌的狂热追捧,转而追求个性化、理性化的消费选择,奢侈品的象征意义在这个新兴群体中已经开始褪色。
这种趋势虽然在全球市场表现得不明显,但在中国内部的消费数据中早已有迹可循。
一些西方观察家还试图通过税收的角度解释中国不会对奢侈品采取措施,他们认为,奢侈品市场在中国意味着可观的税收收入,中方显然不愿意放弃这部分经济利益,但事实却可能并非如此。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市场的逐步多元化,奢侈品消费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中国政府更倾向于鼓励国内消费,并推动本土品牌崛起,而非继续依赖进口奢侈品带动消费税收入。
这意味着,即便对奢侈品进行反制,中国经济的整体受损并不会如外界所预期的那样严重。
奢侈品市场的变化不仅仅是消费群体和观念的转变,还伴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博弈,在当前中欧贸易摩擦中,法国的奢侈品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股市表现最能直观地反映这种焦虑感:从LVMH到开云集团,从爱马仕到普拉达,这些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巨头的股价在中方宣布对白兰地征收保证金后应声下跌。
这一系列市场反应说明,奢侈品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出其他行业,而中方的每一个反制动作都让他们如履薄冰。
尽管如此,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不会轻易对奢侈品下手。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Trajectry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斯·诺迪表示,中国在应对电动汽车关税问题时会采取升级措施,但他不认为奢侈品会成为反制目标。
这与奢侈品行业的分析机构一致,他们坚信中方更倾向于将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而不是通过打压进口奢侈品来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
不过,奢侈品研究机构的分析可能低估了中欧贸易摩擦的深度和复杂性。
正如中方对白兰地采取的反制措施那样,奢侈品市场也并非毫无可能成为下一轮反制的重点,中国的决策并不局限于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更多的是从长期的经济调整与产业布局出发,中国希望通过减少奢侈品的依赖,来推动国内消费升级和本土品牌崛起,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而欧盟在这场贸易战中也并非没有分歧,尽管欧盟整体态度强硬,但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法国作为奢侈品和白兰地的主要出口国,受冲击最为直接,而匈牙利等国则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立场,呼吁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这种内部矛盾无疑也为中欧之间的贸易磋商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欧盟在贸易保护主义上不仅针对电动汽车,还涉及多个领域,如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行业,中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反应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可能会扩展至更多欧洲出口商品。
无论是白兰地还是奢侈品,都只是中欧之间更大经济博弈中的一部分,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任何行业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总之,外界对于中国不会对奢侈品采取反制的判断显得过于乐观,虽然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会放弃在奢侈品领域的反制手段。
当外媒继续笃定中国不会反制奢侈品时,他们或许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消费者和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奢侈品的黄金时代也许并不会在中国持续太久,而奢侈品作为全球高端消费品的象征,注定会在这场全球贸易博弈中扮演更为复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