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后,不论北方还是南方,多地都出现了连续的降雨天气,给田间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挑战。
以玉米来说,不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都有利于田间病害的繁殖和危害。
本篇内容要说的这4种病害,很容易在7月多雨的季节发生,并且对于玉米危害性比较大,小帮手提醒农户们,一定要注意提前防控。
第一种病害: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迅速蔓延扩大。
而7月遇多雨天气,再加上高温,为病原菌的存活、萌发、传播和侵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玉米发生锈病后,病原菌迅速萌发并侵入玉米叶面下的叶肉组织,通过繁殖导致病害发生。
当玉米叶片被锈病危害严重以后,会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后续的抽雄、灌浆等都会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产量。
针对玉米锈病的防治,建议越早防治越好,在玉米锈病刚出现时打药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田间暂时还未发现锈病,也可提前打药预防。
常用杀菌剂有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等单剂,或者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肟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复配药剂。
第二种病害:玉米褐斑病7月玉米褐斑病也是容易发生的病害之一。当空气温度高、湿度大,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时,有利于病原菌的萌发和侵染。
尤其是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 7月-8月份,降雨多、湿度高,发病会增多。
对于不同的地块,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也不同,低洼地以及土壤瘠薄、肥力不足的地块,玉米生长不良,自身的抗病性较弱,褐斑病发生就会严重。而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生长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
针对玉米褐斑病的防治,也是越早越好。常用杀菌剂和玉米锈病类似(借鉴防治锈病药剂),也是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发病较轻的地块选用单剂即可,发病较严重的地块,建议使用复配药剂。
第三种病害:玉米顶腐病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主要受到气候条件、病原菌传播、品种抗性以及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7月遇到连阴雨天气,田间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尤其是雨后或灌水后,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病原菌的滋生和侵染。
另外,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发现,当田间密度大、施肥量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地块,玉米顶腐病的发生相对更严重。
判断玉米顶腐病的方法也简单,观察叶基部的位置,会发现有褐色的病斑,随着顶腐病的加重,叶基部的位置会有腐烂,闻起来有臭味,摸起来有粘液。
针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药剂,常用的有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等药剂。如果顶腐病发生比较严重的植株,小帮手也建议要及时拔除拿出田外。
第四种病害:玉米茎基腐病高温高湿是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据观察,当温度达到30℃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就有利于茎基腐病的发生。
而在7月份,遇到降雨频繁的天气,田间湿度大,再加上已进入三伏天,高温也频出,会加重茎基腐病的危害。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会直接侵入玉米植株的根、茎基部或近地茎节处,并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导致茎基部腐烂,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运输,导致植株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补充,干枯死亡。
不同地块生长的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土壤排水不良的地块、播种时密度过大的地块,以及氮肥过量施用的地块等,都会加重茎基腐病的发生。
在实际种植玉米过程中,茎基腐病也分为细菌性茎基腐病和真菌性茎基腐病,辨别方法很简单,如果闻起来发臭的,就是细菌性茎基腐病。相反,闻起来没有臭味的就是真菌性茎基腐病。
针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药剂,需要分2种:如果是真菌性茎基腐病,可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酮、肟菌·戊唑醇等。
如果是细菌性茎基腐病,可喷施氢氧化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春雷·噻霉酮等药剂。
看到这,小帮手最后再提醒一点,7月份玉米长势已高,对于还能进入人工作业的地块,那就用人背喷雾器喷施(或打药车),如果不能进去人工作业的地块,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
问问大家,当前你们那里的玉米长势如何呢?
现在已经不用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