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傅作义为何不是开国上将?毛主席:授上将委屈他了

娱你有呱哦 2024-08-17 00:59:03

1955年,57位对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杰出贡献的将领被授予“开国上将”称号。

这些开国上将中有我党建立以来战功赫赫的关键人物,也有起义投诚的前国民党将士。

然而,傅作义作为和平解放绥远的重要功臣,不仅把一座千年文化古城完整的交给新中国,后来还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和平解放有重大贡献,为何没有获得嘉奖?毛泽东后来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绥远解放前傅作义与毛泽东等人会面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大势已去,解放全中国势在必得。

12月,解放军在解放天津后,对北平进行包围。

林彪与当时镇守北平的前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代表进行了详细谈判。

傅作义提出的谈判包括北平、天津、塘沽、绥远都在内的一揽子方案,并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

中共则从平津战役的战略全局出发,决定分两步走,先解决北平、天津,最后解决绥远问题。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率领的25万守军按照协议撤出北平,并接受解放军改编。

1月31日中午,由林彪,聂荣臻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进入北平城,标志着平津战役胜利,傅作义把北平完整的交给解放军!

傅作义作为原国民党高级别将领,积极帮助中共完成对中国其他地区的解放问题。而此时绥远省的其他地区仍然驻扎着8万国民党军队,其中只有3万人坚持起义。

2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西柏坡与傅作义会面,就和平解放绥远进行了谈话。毛泽东说: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划清界限,互通交流,等待他们起义。

中共对绥远的复杂局尤为关心,毛主席对傅作义表示很大信任,同意傅作义亲自到绥远解决绥远问题。

毛主席曾与傅作义就绥远问题谈了一天一夜,可见傅作义对绥远和平解放的关切。

毛泽东后来根据和平解放提出了“绥远方式”,也就是有意保留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这些部分先暂时不动,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主要部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把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因为当时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国民党的军队中军心涣散,各股势力目标不一。“绥远方式”对后面和平解决其他地区有很大成效,避免了战士们的流血牺牲。

后来,傅作义带着20万银洋作为共产党的慰问金,来到绥远,并对他的老部下讲解了中共和平解放的政策,他的部下对于傅作义亲自到场感动,大多数都听从他的建议,准备走向投身共产党的道路。

傅作义对绥远解放的贡献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当时在绥西驻扎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也是傅作义的下属,对于绥远的前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此时国民党部分兵团以及保安部队等共约有6.5万人驻扎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地区,这些士兵都在等着将领董其武的指挥。

在听到要和平解放北平的消息后,董其武立马飞往北京,问傅作义应该怎么办,傅作义态度坚定地规劝董其武走人民的道路,走和平解放的道路。对于怎么解决绥远的具体问题,傅作义说:“等见了毛主席再说吧”。

董必武回去后对绥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后,虽然当时情况复杂,但在傅作义的规劝下决定走和平解放绥远的道路。

然而此时绥远的情况十分复杂。

绥远城楼上仍然挂的是国民党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与南京方面的联系并没有断,军队的经费还照常发,蒋介石不断派人破坏和平解放绥远的进程。

北平和平解放后,绥远的一部分国民党高层组织了“绥远和平促进会”,他们要求绥远当局停止征粮、征兵、释放政治犯。停止对解放军的对抗

而蒋介石一定会对绥远不放心,必定会采取手段,进行种种分化,诱导,威胁和破坏。

一些基层干部,由于长期受到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并不能认清形势,坚决反抗。极少数人怀疑局势未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也有人听到消息后,气冲冲说道:“不能向共产党投降,不到你死我活,山穷水尽时,不能选择和平道路。”

董必武在傅作义和中共的帮助下,到部队和地方巡视,与军中骨干促膝长谈,解决国民党将领在和平解放后的安置问题。

9月,以董其武为首的39名绥远各界代表通电宣布起义,随后起义部队接受改编,绥远地区和平解放!

傅作义在和平解放绥远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授衔仪式

1955年9月27日下午,新中国借鉴苏联军队等级制度后,首次对战争期间具有重大贡献的将领进行授衔仪式,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然而傅作义并没有被授予军衔名单中,他曾经的部下,董其武和陈明仁都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组织授衔的评选人问起是否加上傅作义的名字时,毛泽东说:“这对他来说不是嘉奖,而是委屈。”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傅作义被蒋介石任命为“华北剿共司令部”总司令,有近60万兵力,如果不是傅作义积极进行和谈,推动北平、绥远以及后续其他地区的和平解放,我军就要与这批大军展开激烈对抗,损失将不可估量。

为何傅作义以前的老部下,没有他贡献高却能被授予头衔,而他却没有得到这个军衔?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按照当年的标准“离开军队的将领,不能参加现役军衔的授予。”

傅作义此时已经担任水利部部长,不在军队中任职,不给他授予军衔,也合情合理。

而且,此时的傅作义作为国务院水利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享受的是副主席的待遇,而授予上将之后待遇不升反降。

周恩来亲自找傅作义把情况告诉他,傅作义却哈哈大笑说道;“我傅作义不是贪图名利的人,在政府工作有了军衔反而让人讨论。”

傅作义在授衔仪式后继续担任水利部部长的职位,贡献自己。因此也有人称他为“水利将军”。

傅作义后来的去向

傅作义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黄河滩地水灾泛滥给人民带来的危害深有体会。

1941年到1945年,傅作义在绥远省任职时,就在治水事业上下足功夫,在此期间,他请黄河水利委员会到去收集黄河的流速等各项信息,积累了珍贵的治理黄河的第一手资料,他还率领部队参加治水工作,对当地百姓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新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参加开国大典。

根据他自己的意愿,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让他出任水利部长,他投身水利事业,一干就是23年。

傅作义为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高效完成,他在上任之初就奔赴各地进行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水利环境具体情况,他曾说:“在水利问题上我还是个门外汉,要不辜负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的信任,得多实地考察,向群众学习,努力做好工作。”

在水利部长的岗位上,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傅作义坚持亲临第一线,亲自指导工作进程。

傅作义非常注重治水的科学性,他邀请水利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合理对水利工程合理做出调整。

傅作义多次累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1957年傅作义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在去视察的路上因过度疲劳心脏病发作,经专家抢救后才脱离危险。

后来中央考虑傅作义心脏病比较严重,安排他到气候适宜的广州修养,他表示:如果只是修养他就不去,如果是让他工作,他听从组织安排。

傅作义到广东后也没有完全休息,他先后到各地进行视察,每到一处,他都先服上预防心脏病发作的药,然后去当地水利工程了解具体情况。

并向前来探望的周恩来申请,自己家乡的黄河引灌工程能够在政府以后财力允许时能够开工建设。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79岁。

总结:

傅作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前半生能够跟随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做出英勇表现,在民族大义面前又能正确选择,他是和平解放北平的英雄,也是中国水利治理的功臣。

他在战乱时期保护国家和民族的财产,在和平年代又能在在土地上建设一座座水利工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类人的缩影。

0 阅读:0

娱你有呱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