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孙中山先生的老乡,年轻的时候跟着孙中山搞革命,他还一度是宋庆龄的贴身侍卫。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了我党的重要职务。因曾是“国父”身边的红人,国民党反动派抓到他后,极力地想拉拢他。但他态度坚决,怒骂国民党反动派是无耻叛徒,给先生的脸上抹黑。
他叫杨殷,一个生命短暂却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革命烈士。广州起义前,杨殷卖房卖田卖亡妻首饰,把一切能筹集到的钱全部用作革命经费。在革命队伍里,有“卢俊义”的称号。广州起义是继南昌、秋收起义之后的又一大起义,毛主席曾把这三次起义并列,称这时期是党内彻底认识到军队重要性的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杨殷的志气依旧高涨。他以“春天不是要来了吗”表达了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渝的信念。杨殷是党内的元老级人物,从刚建党他就入了党。杨殷曾赴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并担任诸多要职。
其中有一项是军事部,这个部门相当重要,后来发展为了军委,也就是说杨殷当时的部长职务相当于军委主席,这个含金量不言而喻。杨殷主管军事后,亲自到安徽、山东等地指导农村游击战争。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曾极力反对李立三过“左”的做法。
杨殷据理力争时,用亲眼目睹的实际情况举例。他表示:“海南在困难时期,一顿饭只有一个饭团,同志们吃不饱饭,全身没力气,怎么去暴动?”若不是他于1929年被叛徒告密被抓,6天后英勇就义,杨殷能活到建国后的话,军事理论、政治意识都是顶尖的他,成就是不可估量的。
杨殷把自己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革命事业上,他虽然缺少时间陪伴2个子女(三妹四弟因病早夭),但他会经常写信教育孩子,让他们做一个“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可做”的“读书人”。
对于父亲的印象,他的长女杨爱兰曾回忆过一件小事,那就是她小时候为父亲当过“交通员”,因她年纪小,往返粤港澳不易引起特务的注意。每次重要情报都放在书包里,“叔叔”接过书包后,从里面取出“作业”,然后用火一烤,内容就出现了。
父亲牺牲后,杨爱兰受到亲友们的支持,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她21岁时与丈夫结婚,婚后生了9个子女,其中1子早夭。不幸的是,丈夫病逝,一家多口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即便日子过得艰难,靠着变卖丈夫留下的遗物过日,她也没开口向组织求助。
杨爱兰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入党。她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坚强,她想追随父亲的思想,继承父亲的遗志。2006年,杨爱兰提出了入党申请。当时,杨爱兰的二女儿是党员,代笔为母亲写了入党申请书。2007年,95岁高龄的杨爱兰和一群年轻人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殷的革命精神,不光影响了杨爱兰一个人,对杨家后代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杨殷的外孙女,杨爱兰的五女儿在1960年,祖国边疆急需人才的时候,20岁的她毅然辞去了广州歌舞团舒适的工作,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最为艰苦的——阿勒泰地区,参与援疆工作。
她不畏艰苦,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外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她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37年。而她的孩子们,也继承了杨殷的精神,在新疆偏远地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