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五年才发现,人老了,最好的养生不过就两个字:少想

孔伷情情 2025-04-02 22:33:21

看到一句话:养生的尽头其实是养心,养心的尽头是少想!

心理学专家有组数据触目惊心:70%的疾病都源于“想太多”!

很早以前,身边同事跟我说,晚上睡不着,脑海里翻腾着“上下五千年”。

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涌现出来,反复撕扯着内心,睡不着还上火。

退休后,更年期的缘故,有段时间,总会半夜醒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也是这样。

原来,少想,才是最好的养生,也是对自己健康最有效的方法。

为让自己少想,我尽可能地把退休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

该运动去运动,该读书写字,就安静地把手机开到飞行模式。

每天要走出家门,看看大自然,既锻炼身体,又让自己少想乱七八糟的事。

晚上一觉到天明,人也精神,身体也好,最重要的是气色好,显得年轻些。

1、少想曾经的过往,别让回忆干扰眼前的生活。

有人说,当你反复咀嚼过去的痛苦,痛苦会加倍,还会延长时效。

人生漫漫,谁没有几件遗憾往事,谁又没有曾经后悔的选择。

那些错过的好机会,那个心中念念不忘的人,还有渐行渐远的感情。

你越是反复回忆,其实就是在自我折磨。

不要认为自己回忆曾经的过往,是念旧,是重情义。

远去的人,你再追忆也成为了过往;曾经非常好的机会,错过就是错过。

再去反复回想,只能让自己陷在自责和悔恨里,不如放下,珍惜眼前。

过好当下的日子,把控好眼前的生活。

过去的人和事,就如握在手心里的沙,攥得越紧,手越疼,留在手里的越少。

2、少想未来的事情,过分担忧99%都不会发生。

心理学发现:90%成年人的焦虑来源于未发生的事情,而最终真发生的,大约不足1%。

换句话说,我们是被自己的想象牵绊住前行的脚步,把日子活成了悲剧彩排。

这样想来,总想着未来的事,何尝不是自我折磨的一种?

每年快到涨退休金时,总会听到身边人感慨,涨的钱不吃药的。

接着就是叹息晚年的“悲惨”,其实,车到山前必有路。

即使你现在想破了脑袋,到时候,该咋样还咋样。

与其没事瞎琢磨未来的事,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致力于眼前,做顿美食,喝杯清茶。

3、少想别人的闲事,人生只有自己的事。

老话说:人越老话越多,操心的闲事也就越多。

别人说几句闲话,总想找人家掰扯清楚,把自己摘出来。

或者,总想着帮别人调和一下关系,认为这是一件“积福”的事。

谁知,折腾一场,自己却成为别人嫌弃,讨厌的人。

人生一世,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关我屁事。

阿德勒曾说:人生90%的烦恼,来自操心别人的课题。

亲戚家有点啥事,你比当事人还上心,左一个电话,右一个视频;

朋友遇到婚变,你比朋友还愤慨,恨不得找到当事人批斗一番才解恨。

想想这些都关你何事,掺和别人的因果关系,往往对自己也是一种业力。

老话说,不要背负别人的因果,修炼一种“关我屁事”的境界。

4、少想能力达不到的事,少些攀比和羡慕。

有人说,人总盯着自己够不着的东西,相当于慢性服毒。

跟人攀比,羡慕别人拥有的,而你的能力又达不到,才是最累的。

拿着别人的人生地图,寻找自己要走的人生路,根本就是死胡同。

真正活明白清醒的人,都是允许一切发生,承认自己的普通。

既能享受鲜花和荆棘,也能欣赏自己独特,不跟谁攀比,也不羡慕谁的日子。

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地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样子。

5、养生就是养心,心静了也就安好了。

有人说,生活里,那些活到90岁的老人,眼神清亮,精神很好,他们并不靠补品。

而是这些老者早已懂得:

人生三件事,老天的事管不了,别人的事少管,自己的事才是正事。

到了一定年岁,就要学会把心清空,学会断舍离,走出家门,与阳光清风拥抱。

少想点杂事,生活简单,身体简单,心情轻松,自然就一切也就顺遂了。

真正的养生,不是锻炼,不是吃保健品,更不是享受,而是滋养好自己的心。

心静了也就安好了,心安是最好的福气,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22

孔伷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