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做到这“三不原则”,关系才会相处的和睦。
父母不主动给子女打电话、不随意去子女家串门、不过问子女的私事。
然而,当我在女儿面前开始“懂事”,才知道这是亲情最痛的觉醒。
年轻时父母给子女“断奶”,如今轮到子女跟父母“断联”。
不让子女觉得父母老了是麻烦,这句话是很多老人内心的独白。
我叫宋娟,今年69岁,退休多年,每月有4300退休金,独生女早已成家有娃。
老伴过世多年,女儿总想让我跟着她居住养老,而我在女儿不到三个月就想家了。
女儿总是搂着我的肩膀说:“妈妈,您不要这般“懂事”,弄得我们跟陌生人一样。”
不是我愿意这样跟女儿女婿客气,而是,只有我“懂事”了,他们的日子才能安宁。
我觉得,人老了,若生活能独立,身体能自理,还是一个人过日子比较舒畅。

1、帮女儿带娃时,做个不插手女儿家务事的好岳母。
我刚退休女儿生娃,亲家母身体不好,女婿开车来接我去帮帮忙。
那时,老伴还在,我是一边帮女儿家带娃,一边还要牵挂独自生活的老伴。
女儿女婿面对家里多出的孩子,既有欢喜,又有分歧矛盾。
有时,两个人为谁做家务活少,谁陪伴孩子的时间短,也能吵一架。
作为老人,女儿的亲妈,女婿的岳母,我能做的是,尽量多些时间带娃。
也尽可能在女儿女婿下班前,把家里的事干完,不让女儿女婿有机会争吵。
这样做的好处是,女儿女婿不再为家务事吵架,但我却非常累。
既要照顾好小外孙,又要给女儿女婿做饭,还要收拾好家务活。
身兼数职,自然不舒服,但为了女儿的日子过期了轻松,我也咬牙坚持。
偶尔,女儿良心发现,会跟我说:“妈,您别这么累,家务活留给我们下班做。”
话是这么说,可真的留给他们,看到他们为这事吵架,我就头疼。
说自家女儿心不甘,说女婿又觉得自己多管闲事,唯有自己都干了,皆大欢喜。

2、外孙上学,我得体地退出女儿的生活。
熬到小外孙上学,亲家母身体也好些,能接送孩子了,我转身得体退出女儿的生活。
回到老伴身边,想着尽情地跟老伴一起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谁知,老伴却突发疾病,卧床两年,而我又开始照顾他,没有休息的时间。
女儿女婿偶尔回来替换一下,让我喘口气,可我又怕累着他们,毕竟还要上班。
做母亲都一样,都怕拖累孩子,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孩子日子过得轻松些。
老伴卧床2年,我整整瘦了十多斤,他走了,我非常难过,但也欣慰,尽力了。
女儿想着接我回去缓和一下心情,我说自己一个人能扛得住。
一个人独居好几年,虽然日子清闲安静,但内心还是期盼着能与女儿外孙在一起。
每次想到这些,内心多少也会涌起莫名的失落,毕竟,亲家母也在女儿家。
也许,这就是养女儿的悲伤,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地在女儿家养老。

3、人老了,女儿喊我去养老,要学会“懂事”。
去年入冬,女儿喊我去居住养老,不过只居住三个月,太过于“懂事”,感觉很累。
开春我提出回自己家独居,女儿说我太懂事,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惭愧。
白天,女儿女婿上班,外孙上学,我独自在家,帮着收拾家务活。
早起给他们三个人准备不同的早餐,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口味做,确实有点累。
中午我一个人在家,简单地吃点东西,收拾好家务,下楼去广场,或者公园转转。
晚上,提前又做好丰盛的一桌饭菜,等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回来一起吃。
吃完饭,我也不让女儿女婿插手收拾,说他们都上了一天的班,多休息休息。
女儿揽着我的肩膀,笑着调侃,不是请我来养老,而是请我来做带薪保姆。
我每月的退休金差不多都花在女儿家,还有些小心翼翼地,看每个人的脸色。
话不敢多说,事也不敢多做,房间更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摆设收拾。
总之,在女儿家,我越是“懂事”,自己越累,女儿就越心疼。
所以说,当我在女儿不自在时,还是主动退回自己的老窝更舒畅。

4、当父母开始"懂事",是亲情最痛的觉醒
年轻时,做父母的要求子女做个懂事的孩子,等我们年老了,却主动做个“懂事”的老人。
这是对亲情最痛的觉醒,没事少打扰子女的生活,你在悠闲时,子女却在打拼生活。
身边有个姐姐,总喜欢随时随地给女儿打电话分享生活小细节,直到女儿吼出那句:
“妈,您能不能有事没事就打电话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我在开会,在忙着挣钱。”
姐姐说自己很错愕,为啥女儿会那么凶,自己不过是想跟女儿分享快乐。
为啥我们这代父母会做“懂事”的老人?原因不过是:
一是不要主动给子女打电话,因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打扰了心会不安。
二是自理时不去子女家,距离产生美,保持距离,分寸边界感,更有利于和睦相处。
三是不过问也不插手子女家务事,成年人的世界各自安好,即使是父母也要“懂事”些。
父母的“懂事”不是说子女不孝,而是父母的觉醒,生娃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私有。
子女体贴父母的“懂事”,必然也会跟父母互动,才会有温馨的亲情和彼此间的互动。
对此大家觉得做个“懂事”的父母是觉醒还是认知的提升?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