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时留下美好瞬间,决不该以毁坏麦田为代价。”4月25日,话题#网红打卡麦田1个月被踩得伤痕累累#登上微博热搜,四川绵阳游仙区仙鹤镇帽儿山上的麦田遭游客踩踏破坏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4月28日《新华网》)
摄影师朱先生称,他3月29日拍摄时画面中还是绿油油的一片,4月底拍摄时却发现明显的踩踏痕迹。承包这片麦田的农民唐先生坦言,一些游客不听劝阻在麦田里拍照,加上干旱的情况,才出现了航拍画面中的一幕。唐先生称,今年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收成有影响,呼吁大家珍惜粮食。
文明出游,本应是我们在享受自然美景、追求美好瞬间时的基本准则。麦田,作为大自然的馈赠,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粮食,更以其独特的绿色景观装点着大地,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走进这片麦田,本应怀着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呵护它的每一寸土地,感受它的生命力和美丽。然而,一些游客却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破坏麦田之上,为了那一张看似完美的照片,不惜牺牲麦田的生长,这种行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网红麦田遭游人踩塌并非鲜见。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的麦田、油菜花田等,一旦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很快就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美景谁都喜欢,但是不能为了“出片”而“出位”,不能为了“悦己”而“损人”。网红麦田“伤痕累累”,是文明出游的“眼泪汪汪”,而这样的“泪眼汪汪”还变成了“泪的海洋”:安徽池州的一棵被称为“孤独的树”的麦田景观因网络走红后,大量游客涌入导致周边农田被踩踏损毁;在四川成都,位于地铁三元站的油菜花田在网络走红后吸引大量打卡拍照的游客,而踩踏花田和乱扔垃圾现象频频发生;2022年,广东阳江的一片金黄稻田成为“网红”打卡地。但有人游玩时,下田拍照,踩踏稻谷,田地的种植者值得蹲在地里看守......
文明出游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每一个游客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随意践踏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通过设置警示标识、加强巡逻监管等方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出现网红景点,一棵小树、一块麦田、一条小河、一片芦苇荡,都可能瞬间引来“泼天的流量”,但是这种“泼天的流量”该是“泼天的富贵”而不该是“无情的践踏”。
美是风景,风景里的美是风物更是人。我们不能成为践踏风景的人,更不能成为风景里的败笔。否则再美的心情,也会沦为心里的伤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