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打开手机,《哪吒 2》的热度简直是 “燃爆了”!
据灯塔专业版全球票房榜数据显示,截至本文撰写之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已超过 82 亿元人民币,雄踞中国影片票房榜首。
不仅如此,它还成功超越《蜘蛛侠:英雄远征》,强势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 32 名。这一斐然成绩,在影视圈可谓是 “杀疯了”,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讨论热潮。走出电影院,除了哪吒那句震撼人心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最让人难以忘怀、触动内心深处的,当属申公豹这个角色令人惊叹的转变。
翻阅各大影评平台,和我有着相同感受的观众大有人在。申公豹这一反派角色能够实现风评反转,绝非偶然。在他成功 “圈粉” 的背后,是创作者如执刀锋般犀利的笔触,精准地剖析出当代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残酷生存困境。他们将无数人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愤怒与不甘,化作了银幕之上的声声悲鸣。申公豹这个角色的 “逆袭”,究其本质,是对系统性不公的强烈控诉!不知为何,我的思绪突然飘向了《人民的名义》中那位试图 “胜天半子” 的公安厅长祁同伟。
一个是神话世界里的反派,一个是现实官场中的腐败贪官!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却在观众的心底激起了层层相似的共情涟漪。
他们恰似两颗独特的星辰,一颗在神话奇幻的浩瀚苍穹中熠熠生辉,另一颗则在现实官场的沉沉夜空中散发着别样光芒。这种跨越时空与题材的奇妙联想,背后潜藏着二者在出身困境、体制压迫、道德挣扎等多个维度的深度呼应,宛如镜像般相互映照,令人深思。
1
出身原罪:被偏见禁锢的宿命
在《哪吒 2》精心构建的神话世界里,申公豹的妖族身份犹如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刺青,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成为他悲剧命运的根源。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日夜刻苦修炼,在法术能力上早已出类拔萃。然而,仅仅因为他的妖族出身,便被阐教体系无情地拒之门外,始终难以触及 “十二金仙” 这一荣耀至极的席位。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在第一部中就振聋发聩的台词,不仅是申公豹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喟叹,更是对现实世界中学历歧视、职场偏见等种种顽固社会现象的深刻隐喻。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仅仅因为学历背景不够出众,或者来自不被看好的行业领域,即便自身能力超群,却依旧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梦想的翅膀被无情折断。
祁同伟,这位出身农村的寒门学子,凭借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警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才。但在权力交织的江湖之中,缺乏背景人脉的他,就如同在狂风巨浪中孤立无援的一叶孤舟,被权力体系肆意摆弄、随意掌控。仅仅因为拒绝了高官女儿的追求,他便被调职至偏远地区,职业晋升的大门就此轰然关闭,未来的道路被无尽的黑暗所笼罩。这种 “寒门难跃龙门” 的残酷现实,与申公豹因妖族身份而遭受的重重困境如出一辙,二者都被出身的沉重枷锁紧紧束缚,难以挣脱命运的无情捉弄。
申公豹与祁同伟都因出身问题遭受体制性偏见的排挤打压,被无情地边缘化,最终被定义为 “反派”。但他们所谓的 “黑化”,并非源自内心深处的本性邪恶,而是在面对不公命运时,被迫发出的绝望反抗嘶吼,是对命运不公的不甘呐喊。
2
反抗路径:以恶制恶的悲剧抉择
在《哪吒 2》的故事里,申公豹为了冲破妖族身份所带来的发展天花板,不惜与权力体系达成合作,如为无量天尊鞍前马后,极尽忠诚。甚至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偷取灵珠、围困陈塘关。然而,影片通过诸多细腻入微的细节,深入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他在暗中默默保护李靖夫妇,在陈塘关遭遇灭顶危机时,及时送去救命之药。这些细节表明,他并非是一个完全泯灭良知的野心家,在他看似冷酷无情的外表之下,依然保留着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正义的坚守,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祁同伟的堕落轨迹,起始于他对命运不公的不甘反抗。在权力的巨大重压之下,他无奈选择与权力妥协,迎娶自己并不爱的女人,一步步深陷权钱交易的泥沼之中,最终沦为腐败链条中难以分割的一环。然而,他那句 “胜天半子” 的悲壮宣言,宛如一声划破夜空的绝望呐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寒门子弟面对阶层固化时的无力与愤懑,那是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却也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他们都将 “黑化” 当作突破阶层壁垒的手段,试图在绝境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但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迷失了最初的自我,陷入黑暗的深渊无法自拔。他们的悲剧选择,既是个人的不幸遭遇,更是体制性压迫所催生的恶果,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哀。
3
角色弧光:从反派到 “受害者” 的叙事反转
《哪吒 2》通过多维度、立体式的精心刻画,成功地将申公豹从一个单一扁平的反派形象,转变为一个 “被利用的棋子”。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逐渐发现,他并非是罪大恶极的终极恶人,而是被无量天尊当作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在权力的棋局中身不由己。
他的行为动机从最初单纯地追求权力,逐渐转向守护家人。这种转变让他的角色充满了浓郁的悲情色彩,也让观众对他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看到了他背后的无奈与心酸。祁同伟的堕落,始于他对公平正义的彻底绝望。他的腐败行为固然令人不齿,遭到众人的唾弃,但透过这些表象,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个寒门子弟在权力游戏中孤立无援的深深无力感。
正如剧中那句经典台词:“英雄在权力面前不过是工具”!深刻而精准地揭示了他的悲剧根源,让人们对他的命运感到唏嘘不已。二者都被巧妙地塑造为 “体制的受害者”,他们的反派行径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批判维度,引发观众对社会结构性不公的深入反思。观众在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了体制的弊端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以及在权力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4
观众心理:对 “反英雄” 的共情诉求
现代观众对反派角色的同情与理解,本质上是对传统非黑即白叙事模式的厌倦与反叛。申公豹与祁同伟的 “灰度人设”,更加贴合真实的人性复杂,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真实的自己。申公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因妖族身份而深感自卑,却又对仙道有着执着的追求,渴望得到认可;他行事时有着阴谋家的算计与谋略,但在面对弟弟时,又流露出真挚的关爱,展现出人性的温暖。
祁同伟同样深陷矛盾的漩涡之中,他痛恨体制内的腐败现象,内心深处有着对正义的向往,可自己却又难以抗拒权力的巨大诱惑,最终成为腐败的一员;他渴望拥有纯粹的爱情,却为了换取权力,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婚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痛苦徘徊。这种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自身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困境的真实投影。在现实生活里,普通人也常常面临道德与生存的艰难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难以找到平衡。申公豹与祁同伟的故事,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坚持。
5
文化隐喻:对权力叙事的深度解构
这两部作品都巧妙地借助角色的命运起伏,对权力体系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哪吒 2》的阐教世界中,以 “正派” 自居的阐教,表面上道貌岸然,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实则充斥着对妖族的歧视与偏见。所谓的 “正邪之分”,不过是权力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随意定义的产物,毫无真正的正义可言,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私欲与贪婪。《人民的名义》所展现的官场江湖里,侯亮平能够坚守正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中纪委的背景支持;而祁同伟的堕落沉沦,则无情地暴露了寒门精英在权力场中艰难的生存困境。
权力在这个舞台上肆意挥舞,决定着人物的命运走向,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权力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可能带来的黑暗。这种对 “权力定义正义” 的大胆质疑,让申公豹与祁同伟成为反抗不公体制的标志性符号。他们的故事,是对权力体系的有力控诉,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引发人们对公平、正义与权力的深入思考。
6
结语:我们为何为 “反派” 流泪?
申公豹与祁同伟引发的强烈共鸣,源自他们对阶层固化、体制偏见的深刻控诉。观众从他们的悲剧命运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虚构角色的跌宕人生,更是现实社会中 “寒门难出贵子”“学历歧视”“职场天花板” 等严峻问题的真实映照。
当影视作品将反派精心塑造为被迫 “作恶的受害者” 时,实际上是在以艺术的方式,呼唤大众对社会结构性不公进行深刻反思。而这,正是这两个跨越时空的角色,能够引发广泛共情的深层原因所在,让我们在为他们的命运叹息的同时,也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