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当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拥有一定的资源、财富,具备强大的实力,自然可以看到人世间美好的一切,或者是伪装出来的阿谀奉承、甜言蜜语的假象。
反之,从巅峰跌落谷底,失去强大的实力,愈发落魄,就会接触到这个世界最为黑暗的一面。别人对你的人性之恶,就会疯狂涌现。
身处高位,只能看到假象,被一叶障目。而身处低谷,就会看到真相,因为生活的迷雾会逐渐散开。
富人和穷人都是人,可再奸恶的富人都能得到别人的吹捧,而再善良老实的穷人都被人瞧不起。现实,不都如此吗?
当你落魄、没钱的时候,会看透这四个人性的真相。
一、富贵时,受到人人吹捧;贫穷时,哪怕亲人也瞧不起你。
《破窑赋》有一段论述: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
苏秦在未得志的时候,回到家中,父母对他不喜,兄弟对他态度恶劣,嫂子甚至不愿意为他做饭,妻子也不愿意为他烧火。
然而当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兄弟含笑出户迎接他,妻子和嫂子也急忙下阶,对他极为关心。
苏秦依旧是以前那个苏秦,为什么亲人对他的态度,前后的反差会如此之大呢?
就一句话“无钱亲也狠,有钱都是亲”。没有钱,哪怕是亲人也怨恨你。有了钱,不论你走到哪,别人都会把你当亲人看。
很多人都以为,哪怕没钱,家庭也是最温暖的港湾。殊不知,一旦没钱,妻儿老小对你都不会有好态度。
二、得势时的依附、奉承,都会因为失势而转为背叛、落井下石。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李隆基高高在上,谁都依附他,谁都奉承他。这让李隆基产生了错觉,自己可谓是德高望重。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川蜀,而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连他这个父皇都不在乎了,直接尊称为太上皇。
随着安史之乱平定,李隆基再一次回到长安。这个时候,等待李隆基的,就是太上皇的虚位,以及大臣、宫人对他的歧视、落井下石。
晚年的李隆基,悲惨到被底层的奴仆羞辱,以往山呼万岁的大臣,都转投到了儿子李亨手下。可谓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那一刻,李隆基才明白一个道理:别人不是因为他德高望重而奉承他,而是因为他拥有权势而不得不依附他。一旦权势消失,别人对他的态度,就只剩下落井下石。
人性就是如此。没有真心的尊重,也没有无条件的讨好,只是谁得势,就奉承谁罢了。至于落魄者,没有人会在乎。
三、实力强大,别人会挑你的优点;实力弱小,别人会挑你的缺点。
有一个段子:富人说“努力下去,才能成功”,别人会认为富人所说的,是至理名言。穷人说“努力下去,才能成功”,别人会认为穷人所说的,都是屁话。
都是相同的话语,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为什么人们对于说这番话的人,会秉持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因为人们在乎的,并不是这番话有什么内容,而是这番话究竟是谁说的。富人说的,就是名言;穷人说的,就是屁话。
有钱道真言,无钱语不真。有钱人说话,别人会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是真话;穷人说话,别人会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是废话。
人性始终是“欺软怕硬”的,总喜欢在劣迹斑斑的强者身上找优点,也总喜欢在老实善良的穷人身上找缺点。
对于镶金的马桶,人们会跪舔;对于常见的马桶,人们会厌恶。问题是,马桶都是排泄用的,都是肮脏的。
四、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现实的金钱利益。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有利益,大家还能当朋友,推杯换盏,逢场作戏。没有利益,那就只能成为陌生人,或者沦为敌人了,以往的情分瞬间消散。
感情,就像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泡沫,看起来很漂亮,实际上一戳就破,无比脆弱。特别是在利益面前,谁也不会把感情当回事。
就跟“求人帮忙”是一样的。有钱的时候,你帮了别人。随着你破产,负债累累,需要别人来帮你的忙。哪怕是承受过你恩惠的人,都会选择远离你,装不认识你。
对此,不少人会感慨,这不是妥妥的“忘恩负义”吗?
现实的人性,就是忘恩负义的,哪有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只要你没有别人需要的利益,那你存在的本身,在别人看来,都是妥妥的罪过。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