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一句】㊣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酷说老子》第三章(1):眼镜蛇效应:为什么竞争会成为男性的天赋本能?
01
先讲一个“眼镜蛇效应”的故事,是印度阿尔伯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维卡斯•梅赫罗特拉所撰写的:
在上个世纪的印度德里市,当时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这座城市里,时不时地会有几条眼镜蛇。出没在大街小巷,引发当地居民的骚乱。
那么该如何清除这些毒蛇呢?
酬劳太少,必定没有人愿意冒险。唯有重赏之下,方有勇夫。
于是殖民当局决定:
高价悬赏,捉拿眼镜蛇。
政策一出,当地居民纷纷上街,打杀眼镜蛇。然而,眼镜蛇的数量毕竟有限,群众的热情却是无限的。于是,眼镜蛇很快就不够用了。怎么办呢?难道你指望群众见好就收,主动放弃高价酬劳?痴心妄想!聪明的市民们,想出一个好办法:
饲养眼镜蛇!
于是德里市家家户户养起了眼镜蛇,养大了就拿去领赏金。所谓老婆易娶,蛇蛋难求。持续了一段时间,殖民当局撑不住了,悬赏金严重亏空。为什么眼镜蛇会越杀越多呢?一经调查,原来是广大群众们在“养蛇为患”。于是殖民当局震怒,第二天就宣布废除悬赏。
政令一出,全民哗然。政府既然取消了悬赏,那么养蛇也就失去了意义。怎么办呢?难道你指望群众知错就改,主动善理后事?痴心妄想!聪明的市民们,想出一个懒办法:
放生。
于是德里市的大街上,蛇山蛇海,数不胜数,蛇患反而比治理以前还要严重十倍。
02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其实故事中的眼镜蛇,就相当于老子眼中的“贤者”;高价悬赏捉拿眼镜蛇,就相当于高官厚禄求贤;家家户户养眼镜蛇,就相当于家家户户培养孩子读书。
造成的结果就是:
前者蛇满为患,后者贤满为患。
政府的赏金是有限的,但是蛇却可以无限多。
同样的道理:
政府的职位是有限的,但是所谓的“贤者”必定会无限多于职位所需人数。
假设政府的职位有五十个,但贤者有一百人。职位供不应求,怎么办?
就算政府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制度选拔了前50名任职。那么请问,剩下没有职位的五十人,政府应该如何妥当安置?
难道你指望剩下的五十人都做谦谦君子,将职位拱手相让?痴心妄想!况且剩下的五十人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贵族子弟和无品小人。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来巧取豪夺,明争暗斗,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一直到隋唐的科举和明清的八股取试出现,这些人性的弱点才算是勉强被压在了制度的五指山下。因为那时候贤者们的命运,取决于成绩,而非出身和关系。
所以名落嵩山的贤者们便无法对政府衍生仇恨,只能埋怨自己或者控诉制度本身。
03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遑论是诸侯元首,即使是诸子百家,都没有人能画出这一张镇压孙悟空的符咒。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
本国人才因为被排挤而纷纷外流。
随便举几个例子:
伍子胥在楚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吴国效力;
范雎在魏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秦国效力;
孙膑在魏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齐国效力;
吴起的命运更凄惨,从鲁国被排挤到魏国,从魏国又被排挤到楚国。
而这些流落在外的能人贤才,最终基本上都难免以私怨报公仇,鼓动战争。即使他们最后都得到了重用,依然没有逃出被排挤的命运:
伍子胥,最终被吴国的伯嚭陷害致死;
范雎,最终在秦国迫于舆论辞官归隐;
孙膑,最终在齐国被邹忌陷害归隐;
吴起,最终被楚国的贵族陷害致死;
他们几人都属于在本国失势、外国得志的人物。难道在本国被尊尚的贤者就不被排挤了吗?不见得。比如赫赫有名的战国的四君子: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被三次罢相;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被罢免兵权;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死于政治斗争;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迫出逃魏国。
以上所举的八位历史人物,随便拎出一个都算得上是旷世少见的“贤者”。况且,他们只是所有“贤者”缩影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04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所谓战国期间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战争,有几场是跟那些被排挤的“贤者”没有关系的?
虽然不能说战争都是他们直接发动的,但毫无疑问,至少八成以上的战争都是由他们间接鼓动而造成的。而这些贤者,既是“尚贤”政治的既得利益者,但同时也都是“尚贤”政治的牺牲品。
所谓“春秋无义战”,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诸国纷争,天下大乱。无论是作为一个现实中的睿智老者,还是作为一名国家的图书馆馆长。他就像一位时代的预言家,早已经通过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把脉诊断,预知到凡是像范雎、吴起之类的贤者们最终都会变成战争的根源。所以才会得出结论:
不尚贤,使民不争。
当然,这是老子一种“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也有一定的赌气成分,还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原因。
05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之中除了老子,准确地说,是除了道家,没有一家反对“尚贤”?而像孔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等等都是号召国家通过竞争选拔人才的积极响应者和参与者。
这能说明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这起码说明老子生活的年代确实诸子百家中最早的一个。因为老子反对“尚贤”的思想,如果单从思想史上看,确实很反常。但如果我们从社会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上来剖析的话,似乎就顺理成章。
比如说社会学,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有两个大的分界期,那就是:
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①。
而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男性和女性最根本的心理差异之一就是,女性更看重公平,男性更看重效率。
比如是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心志高,能力强,通过奋斗成了一名企业家。老二理想小,能力弱,事业平平,属于朝九晚五的打工族。
在父亲看来:
这是正常的,能力强的人就应该赚得多!或许还会时不时的教育一下老二,不要混日子,要多向老大看齐。
但在母亲看来:
这样不太好啊,老二本来就能力弱,老大你作为兄长不要只顾着自己发展,应该多帮帮弟弟,多向老二倾斜。
你看,这就是男女思维的根本性差异。
06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远古时期,男性负责外出狩猎,而猎物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家族的兴衰,所以男性天然就会把“效率”放在第一位,把“个人能力”看做是最高的评价标准;而女性则不同,她们负责留守看家,而整个后方的稳定与否同样决定着家族的兴衰,所以女性必须把“公平”放在第一位, 把“群体和谐”看做是最高的评价标准。
那么这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没错,会导致两性对“竞争”的态度大不相同。
男性天然的更能接受竞争,而女性本能的不喜欢竞争。
顺带一说,这也是女性为什么在各行各业的成就普遍低于男性的根本原因。社会上有一种误解:
认为这是女性智商或者理工科思维不如男性所造成的。
其实并非如此!2010年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进行了一专门针对“数学成绩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他们对1990~2007年间的242篇实验报告,共128万6350人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
男女生的数学成绩差异,包括在高中阶段,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换句话说:
男生和女生的数学能力是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当的,不存在什么性别差异。
那为什么女性在职业成就上普遍落后于男性?原因很简单,因为男性更注重个人成就,更喜欢竞争,所以总是走极端,愿意在职业上一条道走到黑。而女性更关注社会公平,不会在职业上钻牛角尖儿,所以常常主动放弃竞争,选择更偏向于公平性的职业或者去做更有利于公平性的事情②。
07
谈到这里,真相就浮出水面了。
原来人类在母系氏族的社会时期,女性是最高掌控者和领导人,所以并不会太过于注重“竞争”,也不可能把“效率”放在第一位。换句话说:
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不会把“能力”当做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高标准,统治者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如果用《道德经》的话来描述,就叫做“不尚贤”,这——就是老子思想的根源。
也就是说,老子的政治思想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而是由于其自身的时代确实早于诸子百家,再加上他在周朝的图书馆里早已纵览过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对母系氏族社会必定有过很深的了解。
所以,老子从心理上还无法完全割舍掉曾经辉煌而和谐的母系社会文明,也不愿意完全放弃母系社会的遗留观念,以至于迟迟不想迈入父系社会的大竞争时代。因此才提出了“不尚贤”这种反常识的政治主张。
而生活在老子之后,以及道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已经完全接受了“父系社会”的政治模式,也完全适应了以“竞争”为主流的社会生态,所以完全无法理解老子手里“不尚贤”这个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其实很简单,老子卖的是“母系社会”的理想情怀。
【参考资料】:1、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
2、(美)史蒂芬•列维特《魔鬼经济学•第五章》
《酷说老子》第三章(2):世界的本质真相:汉文帝是如何用《道德经》治国的?【第二句】:㊣原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01
首先,什么是难得之货?随便举两个例子。
对于灾民而言:
粮食就是难得之货!如果政府抬高粮价,人民必定会盗货。
对于底层人民来说:
官爵就是难得之货,如果政府尊崇贤者,人民必定会盗名。
所以,盗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盗货,一种是盗名。
为此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还特意编了一则讽刺孔子的寓言,寓言中说:
有两个兄弟:哥哥叫柳下惠,即是传说中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弟弟叫柳下跖,即是历史上著名强盗领袖“盗跖”。
众所周知,柳下惠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人物,盗跖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人物。两人的时空相差了整整二百年,庄子为什么要故意把他们写成是两兄弟呢?其实庄子是为了打抱不平:
凭什么柳下跖被人诬陷为“盗跖”,柳下惠却被人赞美成“圣之和者”?
如果非要说柳下跖是大盗,那么:
柳下跖属于“盗货”者,而柳下惠属于“盗名”者。
两人同样是盗贼,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在庄子眼里:
柳下惠与盗跖,就如同乌鸦之于黑猪:半斤八两而已。
那么,我们从庄子对“盗”的态度就可以推测出,老子这里所谓的“盗”,其实也并没有主观上的贬义色彩,而是以一种客观中性的语言在为社会现象画素描。
02
为什么世人会对把“盗”字看得如此卑下呢?主要是因为对“盗”的理解太过于狭窄,只局限于生活伦理的范畴,没有上升到社会学或政治学的高度。在我们普通人眼里:
“盗”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小偷。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比如:
有人偷了一头牛,我们会称之为小偷;
但有人偷了一千里土地,我们反而会称之为诸侯;
还有人偷了一万条人命,我们甚至会称之为将军。
你看,同样是偷——偷的少就成了贼人,偷的多就成了贤人。天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所以庄子曾经大骂: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钩的人被处死,偷一个国家的人反倒成为诸侯。)
近代的英国大作家萧伯纳也讽刺道:
“偷一块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
可见,决定一个人的不是偷不偷,而是偷的多与少,偷得巧还是不巧。
03
如果再从哲学终极意义上来界定,那么我们所有的人,无一不是小偷。什么叫偷?不问自取即为偷。请问:
耕种的时候我们问过土地吗?
除草的时候我们问过虫子吗?
吃饭的时候我们问过植物吗?
食肉的时候我们问过动物吗?
耕种、除草、吃饭、食肉这些行为算不算偷?从纯粹哲学的意义上讲,毫无疑问就是偷。所以《阴符经》里有一句话说得好:
“人,万物之盗。”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对世界万物的“盗取”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生活。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古代某些宗教的哲学洞察力。
比如印度自古就有一个传统宗教叫耆那教,这个教派的信徒们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必须每时每刻戴口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
人类开口说话,会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可见,耆那派为了减少人类对万物的“盗取”行为,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教规。
正宗的佛教徒在喝水的时候也会念饮水咒,为什么?因为在佛教的观念里: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①。
释迦牟尼很早就知道,人类喝一碗水,都会盗取千万条虫子的生命。现代的生物科学也完全可以证明,耆那教和佛教的观念是完全符合事实的。
但是,人类在潜意识当中绝不会承认这些。即使承认,也绝不可能为此承担责任。
04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 本质上都是“弱肉强食”的拥护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之所以会理直气壮地认为“食肉饮水”理所应当,只是因为:
我们所盗取的对象既没有反抗的实力,也没有讲理的能力。
但是这种行为,跟一个国王无故下令斩杀一名流浪的乞丐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或许在国王的眼里,乞丐还远远不如他的一条爱犬珍贵。
所以,“盗”其实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一种行为。至此,或许我们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佛家会以“慈悲”为怀,为什么基督教要以“赎罪”为本。即使是老子也认为“道”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求以得,有罪以免”(求得了道,可以免罪)。
为什么世界上的智者总是在自我反思并且心存敬畏?因为这个世界上许多看起来是正常无碍的行为,其背后都可能隐含着罪恶的一面。当然,同样的道理,世界上许多看起来是“恶”的行为,如果深查原因,其背后都可能有合理一面。
比如说,只要一个国家里执政者“贵难得之货”,那么人民必然会为盗,或者盗货,或者盗名。而且在老子看来,这不是老百姓的错,而是由于统治者不懂人性,无形中激起了人性中的恶。
所以,此时人民的“盗”虽然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违反法律,但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却完全合乎人性,归根结底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执政者的错,人民是无辜的。
05
其实高明的统治者都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汉文帝。据记载:
汉文帝一生勤俭,不尚奢华,在位的时候有人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献了一匹十分名贵的千里马②。如果是普通皇帝,坐了几十年“桑塔纳”,好不容易见到一辆“宝马”,怎么可能不动心?估计脚连路都走不动。
但是,汉文帝不愧是一代明君,面对“宝马”心如止水,连坐上去试试的想法都没有,直接下诏声明:
朕不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献贡。
因为他知道:
天下才稳定没多少年,而且老百姓刚刚经历了从战国到秦末几百年的战争和动乱,人心思定,老百姓只求不折腾,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如果他接受了这匹千里马,就好比将一颗巨石扔进平静的湖面,势必会引起全国性的波动和涟漪。既然养马可以讨好皇帝,可以赚钱,甚至可以获得权位,那农民还有那么大动力去辛辛苦苦种地吗?恐怕天下马上就会多出两种人:
一种是盗马贼,一种是养马之后换取“名利权”的“贼”。
没错,前者正是盗跖的原型,后者正是柳下惠的原型。老子和庄子都看到了这一点,汉文帝尊崇黄老之学,当然也不例外。
其实,面对宝马,汉文帝怎么可能不动心?他只是深谙利害,主动选择了“不贵难得之货”而已。也正因为有汉文帝的默默积累,到了汉武帝时期,整个汉王朝才会国库充足,天下大富,有实力去抗击匈奴。
归根结底,汉王朝之所以能够强大的底层逻辑,有一部分应归功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治国理念。
【参考资料】:1、见月律师《 毗尼日用录•饮水偈咒》、《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八卷》、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
2、《汉书•卷六十四下•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酷说老子》第三章(3):挑战人性:道德高尚的人也会贪污吗?
【第三句】
㊣原文: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01
001
所谓“见”,通“现”,即是“显露”的意思。
估计有很多人都对这句话表示不理解,甚至是坚决反对。以前的我也对这一类型的观点深恶痛绝,必骂之而后快。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懂人性。
老子这句话如果换成肯定的语气,就是:
现可欲,民则乱。
为什么呢?因为人性本来就脆弱如瓷器,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根本就经不起磕碰。
你非要让出一个好职位,考验一下朋友的情义,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扔一笔钱在马路上,考验一下社会的诚信,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找一个优秀的异性,考验一下伴侣的忠诚,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当然,一个人去考验人性所造成的危害毕竟很有限。如果一个公司去考验员工的人性呢?如果一个国家去考验国民的人性呢?答案只有两个字:
必乱。
02
⑴ 先讲一家公司的“见可欲”行为:
2011年4月,伊拉 ▪ 格拉斯在《美国生活秀》的节目里,讲述了一名年轻的大学生丹·韦斯的故事。丹·韦斯曾在华盛顿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工作,主要管理礼品店的库存。
礼品店的销售队伍是300名热爱公益事业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们,全部都是钟情于戏剧和音乐的退休人士,按道理来说:
人品值得信赖,道德无可挑剔。
所以礼品店内并没有摆放收款机,只有一个钱箱。所有人都是将现钞放入钱箱,然后找零。但是志愿者们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每年40万美元的收入,总会有15万美元不翼而飞。
当丹▪韦斯被提升为经理时,他承担了抓小偷的任务,他怀疑小偷是一位负责将现金存入银行的工作人员。于是他联系了一家有名的侦探所,制订了诱捕行动计划。
某天晚上,丹•韦斯在钱箱里放了带有标记的钱,然后悄悄离开现场。并且和侦探一起藏在附近的灌木丛里,等待着人赃俱获。当一名工作人员存完钱下班离开时,他们当场将其扑倒,果然,在此人的口袋里搜出了做标记的钱。
你以为案子告破了吗?并没有。这个年轻的雇员仅仅偷了60美元,而且,就在他被解雇后,现金和商品仍然不断丢失。
原来,贼不只有一个!而这些贼,都是那些人品高尚热爱艺术的志愿者。
后来,丹▪韦斯不得不建立了一套价格清单和销售记录在内的库存系统:
“要求员工记录下他们自己所售出的物品以及所收的金额。”
从此以后,偷盗的现象才终于绝迹。最后,丹 • 韦斯对观众们感慨地说:
“只要有机会,其实我们都会偷取东西。”
为什么?因为三个字:
见可欲。
什么是“可欲”?
你的欲会被人知道,那叫不可欲。
你的欲不会被人知道,才叫可欲。
所以,老子所谓的“不见可欲”,就是不给人民犯错的机会。
03
⑵ 再来讲一讲个人的“见可欲”行为:
《周易· 系辞上》有一句话: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意思是:
故意不藏好贵重的东西,就相当于教别人偷盗;故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相当于教别人调戏。
如果你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两句话,你会发现这简直是犯罪者推脱责任的辩护词。但是如果你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去考虑,这两句话何尝不是受害者撇清责任的挡箭牌呢?
唯一不同的是:
犯罪者是在挑战法律,受害者是在挑战人性。
04
最近几年,女性被性骚扰或者被性侵的新闻事件屡见报端。而其中有不少犯罪者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动机归结为:
对方穿着暴露,所以见色起意。
还有的劫匪原本只打算劫财,结果禁不住诱惑又顺手劫了色。(当然纯粹有计划有预谋的普通强奸案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每当这些新闻被披露的时候,社会上往往会出现水火不容的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认为:
谁让你穿得那么暴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第二种声音认为:
老娘可以骚,但你不能扰。
如果举行一次观点站队的活动,这两种声音的背后,必定都排着一望无际的长龙。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过马路的时候只看红绿灯,从不看来往的车辆。那么,如果有一天他走在斑马线,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在地的时候,他本人有没有责任呢?
在法律上,当然是开车的司机负全责,他没有任何一点责任。但是,如果在人性的法庭上呢?他难道真的如同一张白纸那样无辜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做结论了,以免得罪人。但希望以上两种声音的发声者们,都不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敢于实行第一种声音的人,就让他去承受法律的光芒。
敢于实行第二种声音的人,就让她去承受人性的黑暗。
有些人,只有当自己撞到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或许才能撞出问题的答案。
05
⑶ 最后在讲一讲政府的“见可欲”行为。
比如像印的度殖民当局就犯了一个错误:
所谓高价悬赏,其实就是“见欲”。既然见欲,老百姓当然会乱来。
那该怎么办呢?
【方法一】:事宜缓不宜急,悬赏不能出高价。悬赏价绝不能高于饲养一条眼镜蛇的成本,否则饲养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方法二】:高价悬赏亦无不可,但必须限期。而且期限绝不能长于一条眼镜蛇的生长周期,否则饲养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唯有政府做到了“不见可欲”,民心才不会乱。所以老子才会说: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酷说老子》第三章(4)历史之谜:为什么文明总是被野蛮民族消灭?
【第四句】㊣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01
我们应该注意到,老子顺序是:
先虚心后实腹,先弱志后强骨。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不过,《管子•牧民》篇里的顺序却相反: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也就是说,管子认为: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02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写《幸福之路》这本书以前,曾经到世界各地明察暗访。结果发现:
那些所谓的富豪们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有些人甚至比穷人更加痛苦。
于是他感慨道:
如果连富人都是不幸福的,那么让所有的穷人都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①
所以罗素认为: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身经两次世界大战,还吃过十个月纳粹监狱的牢饭。所以说过一句与罗素观点相反的名言:
当小孩快要饿死的时候,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②
所以萨特认为: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03
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恐怕难以定论。因为牵扯到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
人类为了摆脱贫困的痛苦所做之恶,与为了摆脱富裕的无聊所做之恶,究竟哪个更多?是身穷的黎民百姓可怕?还是心穷的达官富豪更可怕?
管子和萨特倾向于前者,老子和罗素倾向于后者。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能找出漏洞以及相反的证据。就像是鸡和蛋的问题一样,必定是没有答案的。
所以,我们还是用英国近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开篇打个圆场吧:
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这两大力量同时构建和形成的③。
所谓的宗教,不正是人的精神力量吗?所谓的经济,不正是人的“物质动因”吗?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单独抽离出来对人造成影响。
04
好,现在言归正题,为什么要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因为:
①虚其心则不争:
如果人人都虚心,谦恭虚己,不自以为能,忠臣贤良还会受到排挤吗?
②实其腹则不盗:
如果人人都实腹,丰衣足食,不忍饥挨饿,黎民百姓会去做盗贼吗?
③弱其志则不乱:
如果人人都弱志,恪守本职,不追求非分的欲望,国家自然安康太平。
④强其骨则不受外侵:
如果人人都强骨,身强体壮,不养尊处优,国家会受到外敌的侵略吗?
尤其是最后一点“强其骨”,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尚武精神”,但往往却受到统治者的忽视。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每当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会变得骨弱而兵衰,甚至不堪一击。
比如:
中国的北宋王朝,被野蛮的金朝灭国;南宋王朝被野蛮的蒙古人灭国;文明古巴比伦,被野蛮的亚述人灭国;文明古国埃及,被野蛮的罗马人灭国;文明古国印度、波斯以及希腊,都是被野蛮民族数次入侵,最终走向衰落而毁灭。
为什么每当文明遭遇野蛮的时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呢?其实世界的文明史有一条螺旋形发展的规律,就是:
乱世重武轻文,于是得天下;盛世重文轻武,于是失天下。历朝历代都在得失之间,循环往复。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太过于拘泥于礼仪和道德,遗害不可小觑。
05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中国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就是大宋王朝,尤其是北宋,对文人士大夫的优待可谓空前绝后,开国皇帝赵匡胤甚至给子孙定下一条祖宗家法: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违者天必殛之!”④
意思是:
不得杀害知识分子以及上书进谏的人!违背者必遭天谴!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采访问当代的知识分子,问他们最愿意穿越到哪个朝代?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宋朝。也正因为如此,宋朝被儒家骨子里那种“重文轻武”的思想毒害最深。
这话怎么说呢?众所周知:
公元1005年,为了和平共处,北宋和大辽两国之间缔结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本质,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北宋每年必须向辽国提供30万岁币(约30万两白银),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笔十分成功且合算的买卖。为什么?因为北宋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一亿贯钱,也就是一亿两白银⑤,上供给辽国的赔款只占全国总收入的0.3%,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就相当于你年收入10万,每年只需要花300块钱交保护费就行。
而且最关键的是:
两国之间——从此可以进行贸易往来。
既然是做生意,当然是汉人天然占优势。
当时北宋每年对辽国的贸易顺差是40万两以上⑥,这么一折算,还倒赚10万两,同时还能省去连年打仗的几千万的军费,甚至在《澶渊之盟》签订十六年之后(1021年),北宋的可耕地面积也达到了顶峰——524万倾,比开国之初(960年)扩大了六七成,不能不说“和平环境”起了重要辅助作用⑦。那么如此看来,岂不是三全其美?
换句话说:
澶渊之盟的签定不仅不是丧权辱国,反而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桩。
但是请等一等,这笔账能这么算吗?
没错,单纯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实稳赚不亏。可如果从民族精神上去看待呢?恐怕并不乐观。虽然这次盟约换来了两国之间一百多年的和平,但造成的恶果就是:
北宋王朝从皇帝到官僚,整个国家从意识形态上都比以前更加安于现状,更加重文轻武,以至于军备废弛,朝廷无敢战之将,民间无尚武之风⑧,完全沉浸在虚娇浮华的美梦之中。
所以几十年后西夏国来侵犯的时候,北宋又故技重施,继续花钱买平安。一百年后金国来侵犯,还是如此,结果不仅没有买来平安,反而激发了对方更大的野心,从而招来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最终,北宋的历史被金军的铁骑踏碎,永远定格在了公元1127年。
06
当然,我并不是说澶渊之盟完全没有价值,没有任何正面意义。恰恰相反,这场盟约本身而论,对于宋辽两国都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
如果我们反思出来的道理是:
原来花钱可以买平安,从此高枕无忧,不需要发展军事和武备,那么这无疑是苟且偷安;
如果我们得到的教训是:
其实花钱只能买暂时的安定,所以更应该厉兵秣马,壮大自身的硬实力,那么这反而是在韬光养晦。
所以同一件事情,态度不同,意义就完全两样。说到底,苟且偷安的态度可悲就可悲在,只看到了物质利益,却忽略了精神收益。只知道“实其腹”,却忽略了“虚其心”。而韬光养晦的态度就二者兼备,文武并重,因为一个国家只有不沉溺于眼前的闲适和欲望,才能获得更大的和平与安康。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⑨”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
“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圣人之治必须文武并重,如果国家是一辆火车,那么文明与武力就是两条轨道,不可偏废。任何一条轨道出了问题,都前路堪忧,随时有车毁人亡的危险。
【参考资料】:1、罗素《幸福之路•第一章》
2、《萨特自述•六•人生:经历和体验•11•面对一个濒临饿死的孩子》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第一节》
4、《宋史•曹勋传》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八》、 陆游《避暑漫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30》、王夫之《宋论•卷一•太祖三》、 丁传靖 《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宋) 楼钥《范仲淹年谱·庆历 三年》
5、曾巩《议经费扎子》、《宋史•食货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甲集•财赋一 》
6、《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互市舶法》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富弼<河北守御十二策>》、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四•庆历四年五月同枢密院使韩琦上》
9、司马穰苴《司马法•仁本》
《酷说老子》第三章(5)老子VS黑格尔:中国的政治制度领先欧洲1800年?
【第五句、第六句】
㊣原文: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01
什么是无知无欲?许多学者将其解读为一种阴暗的愚民思想。其实,这是不公平的,起码在这一章当中无法成立。其实老子所谓的“无知无欲”,是说:
政府任何一条法令的公布实施,都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有机可乘(即有知),有利可图(即有欲)。
当然,这里的有机和有利都是不正当的机会和利益。如果政府的资源分配足够公平,法令措施足够完善,人民就会呈现出一片无知无欲的状态。
02
所谓政治,即是以正治国。
曾经有一个官员问孔子,什么是政治?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①
那请问何为正?不偏不倚是为正,不欠缺不过分是为正,不扰乱民心,不激发老百姓非分的欲望就是正,所谓政策,本质上其实是“正策”。当政府的政策符合“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项原则,那么用苏辙《老子解》的一句话说就是:
虽有智者,无所用巧。
没错,即使是“智者”也无从偷奸取巧。我们举个例子: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的控制权,开始削藩,也就是削弱各个诸侯国王的势力。结果政策刚落地没多久,各地的反叛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这就是汉朝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最后逼得汉景帝没办法,只好杀了提出“削藩”政策的晁错来讨好七国,但也无济于事②。如果当时不是有一代猛将周亚夫坐镇指挥,迅速平息了反叛,七国之乱恐怕会动摇甚至断送大汉王朝的根基。
汉景帝的“削藩令”就属于不明智的决策,因为它激发了人性当中恶的一面。那应该如何制定政策呢?
03
几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汉武帝继位后也遇到了同样的削藩问题,但是汉武帝吸取了教训,并没有直接去推行“削藩令”,而是运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化解了各诸侯王的反叛之心。
什么办法呢?很简单,叫推恩令。
汉武帝下诏:
各个诸侯王的土地死后不能只传给嫡长子,必须全部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③。
对,一个儿子分一份,十个儿子就分成十份。不得不说,这个政策高明之极!如此一来,诸侯王的地盘会越分越小,势力也会越变越小,两三代之后,就失去了“翅膀”,根本反不起来,只能乖乖地走进中央权力的笼子里。最关键的是:
各个诸侯王从一开始就没法直接造反。
为什么?因为“推恩令”并不像“削藩令”那样,得罪的是诸侯国整个家族的集体利益,从而激起反抗。推恩令并没有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土地和权力,只是给了诸侯王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争夺“家产”的合法性理由。
这个政策妙就妙在,无形中将国家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转嫁到了诸侯王和儿子们的头上。
你想造反?对不起!请先问问你的几个儿子们同不同意。你想暗中招兵买马?对不起!第一个举报甚至刺杀你的——将会是你的小妾和你的庶子。
请问,整个家族都是内鬼,你怎么反?
04
没错,汉武帝的推恩令就完全符合老子所说的“恒使民无知无欲”的政策,纵然你聪明老练如“诸侯王”,也不敢耍滑头,也无从偷奸取巧。
所以只要政策得当,使某些“智者”不敢钻空,无法投机。那么自然会天下太平。所以老子才会说: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05
由此可见,“无知无欲”并非是愚民的思想,而是一种更高纬度的治国智慧。德国的一代大哲黑格尔就因为看了《道德经》的二手翻译,被文字所骗,后来提出了一个三流的政治思想:
一切人都要把自己融入国家的绝对意志之中,都应该无知无欲地服从国家的绝对权力,而且都有为国家这个“地上神物”去牺牲的普遍义务,哪怕国家的君主做了错误的决策,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④。
那应该谁来承担?当然是那些提意见的人和参与决策的机关议员们!
不得不说,黑格尔在哲学上或许继往开来,自成一代宗师。但在政治思想的领域里,可以说十分幼稚。如果只是幼稚也就罢了,问题是他还自以为高明至极。他曾贬低说:
中国没有历史,只是一个历朝历代治乱循环的没有进步的“停滞帝国”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黑格尔眼里“停滞的帝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都知道君主做了错事要放下脸面,要承担责任,要颁布《罪己诏》以服膺众臣,挽回民心,从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历朝历代效仿汉武帝的国君并不在少数,这已经成为了中国政治传统当中的一种基本共识。
结果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黑格尔,其政治学的基本理念竟然是:
为了维护尊严和权威,即使君主做了错误的决策也不应该去认错,去承担责任。
这还真是应了中国的一个歇后语:
脚底板长眼——没见过世面!
其实中国历史看起来是治乱循环,实际上每一个朝代基本都会在前朝的基础上对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良,所以才能基本保证一个王朝300年的周期稳定率,这——恰恰是国家理念先进的表现。
而欧洲历史之所以四分五裂,之所以遵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顺序一步步发展,恰恰是因为国家理念太落后。为什么?因为欧洲君主管不了教会,镇不住贵族,无法给底层人民提供“科举制”这样的上升渠道,无法激发整个国家的活力,也就无法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后果就是:
国家永远被贵族阶级牵着鼻子走,永远因循守旧,永远没有非贵族的文官系统,所以永远也不可能有合格的行政效率。
也正因如此,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才会陷入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而中国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其政治架构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封建贵族制,具备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核心要素和基本雏形,足足领先欧洲1800多年⑥。当然,黑格尔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才会胡乱地发表一系列“坐进观天”式的言论。
06
虽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主要传承自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卢梭,但他同时熟读《道德经》⑦,很难说其中没有受到误译本的影响。一百年之后,黑格尔这种“国家是目的,人民是手段”的政治理念终于结出了恶果,被希特勒大肆发挥利用并四处宣讲,于是包装出了一句纳粹的经典言论:
“国家的责任,是把青年锻炼成一副有用的工具。⑧”
干什么?当然是去征服,去侵略,去称霸世界!去为希特勒自己的光荣和伟大而牺牲!因为在希特勒看来:
强者必须统治弱者,弱者不应该抱怨,反而应该配合,而更弱的人连生育权和生命权也不配用有,所以他不仅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还屠杀了德国本土的“老弱病残”至少20万以上,有的学者估算甚至高达77万⑨⑩⑪。
你看,同样是提倡“无知无欲”,希特勒的解决办法是降低民众的智商和思考能力,老子的解决办法则是提高统治者的智慧和施政方案。希特勒提倡“强力控制”,是一种极权主义。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放权主义。这两种观念势同水火,判若云泥。
孰高孰低,想必不用我说出答案了吧?
【第三章】完【参考资料】:1、《论语·颜渊》十七
2、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
3、《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4、这一段话是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三章国家•第258节、第284节、第285节、第325节、第330节》里面的观点而统合提炼而成,并非黑格尔的原文原话。
5、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部•第一篇•中国》、(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一部分•第五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五部分•第七十章》、《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结束语》
6、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第二部分:第二十五章》
7、黑格尔熟读《道德经》的证据请参看其著作《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东方哲学•甲三•道家》
8、希特勒《我的奋斗•下篇二、国家》
9、文沛, & 迈克尔·伯利. (1995). 发生在德国国内的纳粹暴行——1939年纳粹医生开始从肉体上消灭国内的残疾人以磨砺其杀人技艺. 大学英语(10), 20-25.
10、 秦川. (1993). 希特勒消灭残疾人事件始末. 军事历史(03), 19.
11、(美)罗伯特·杰伊·利夫顿《纳粹医生•第2章“安乐死”:直接医学屠杀》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