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与一本奇书结下的百年恩怨

广角博览 2019-06-17 18:26:18

引子: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世间的行业可谓形形色色,但不知你是否听说过一个叫“下阴”的职业?

何为“下阴”?从字面上理解“下”为“进入”“落入”之意,“阴”为“阴间”之意,“下阴”即为进入阴曹地府的意思。需要读者明白一点的是,我在这儿所说的“下阴”是指阳间的人去阴间潇洒一圈后又能顺利回来的那种,而绝非指阳间人呜呼哀哉后奔往阴间有去无回的那种,如真是那样的话,“下阴”又岂能被称之为一门职业延续到今日?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本人就出生在一个有着近200年“下阴”史的家族,到我这辈时虽说人丁不旺,家业凋零,但我仍旧没有摆脱与鬼魅之间纠结的命运。拒族谱记载,我的先人们在明朝万历年间外出谋生时偶然得到一本叫《万密解钥》的奇书,书中详尽地揭示了“察言观色知后事“,“生辰八字论流年”,“趋妖除魔观星宿”······等诸多玄学方面的秘密,祖先们得到此书后才得以脚踏阴阳两界,化腐朽为神奇,救万民与水火,并世代以此为职业繁衍昌盛。

据说到我爷爷那辈时,他老人家通过对先人们成功经验的不断总结,煞费苦心地又独创了一门叫“阴阳分身术”的绝技。据说这门秘不外传的绝技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谁家的主人走的匆忙,留下未了情缘······

谁家横遭天谴,欲求先祖庇佑······

谁家人丁不旺恶运连连·····

无论是何种“疑难杂症”,爷爷只要使出“阴阳分身术”的绝招,一切就都会迎刃而解。事主们在爷爷的点化下可横穿阴阳两界·····

见到死去的人······

了却未尽的情······

解开心中的结·······

遗憾的是,正当爷爷在这个奥妙无穷的领域内翻云覆雨大显身手时,一场天崩地裂的社会大变革一下子把他从天堂打入地狱。

一夜间,爷爷在“扫除封建迷信”的滚滚红流中变成了臭如狗屎的封建余孽。

等我慢慢懂事后,才从父亲那里得知:原来在这场社会大变革还未来之前,阴间的权威部门就已先知先觉,料定阳间必有一场乾坤颠倒的大风暴要来临,于是紧急命令所有留存在阳间的阴籍人员,必须赶在1950年清明节子夜时分全部归阴。

爷爷因会使“阴阳分身术”且经常与阴间衙门里的人打交道,所以他虽不算阴籍正式人员,但在关键时刻阴间对他也网开一面,拿现在的话说也叫做广开绿灯吧,故而爷爷的魂魄也就能在那夜时分顺利投向阴间。

爷爷的身世曲折离奇,至今在老家一代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故事·······

第一章 往事如烟

40年代末50年代初之际:内蒙古莽莽苍苍的大青山支脉龙虎山下有个弹丸小村,解放前唤作“阴城村”,解放后改成“应城村”。

小村呈典型北方山村格局,泥巴筑墙,依山傍水,炊烟袅袅,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这地儿就是当年爷爷遁入阴间后转生的发源地。

那是盛夏的一个晚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应城村的天地整个儿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劳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吃罢晚饭尚未进入休息状态,忽然村南边的天空中飞起颗大如车轮的火球,火球绽放出的强光把整个夜空映照得光亮如昼,火球闪烁着光芒朝着村子飞奔而来·······

紧接着村南乱坟岗方向的半空里传来了“卡··嚓··嚓···”的炸雷声,那雷声锁心入脑,地动山摇,就像把天崩塌了一般。

后来才知,就哪声恶雷把村里好多人家的屋顶都震得裂开了老大的口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村里有个叫牛光腚的聋哑人,竟然被这声恶雷震得疯颠了几十年。牛光腚原名牛海清,自幼出生在一个吸食“白面儿”的破落户家中,从小没穿过一条像样的裤子,两个白花花的屁股蛋经常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人们就赏了他个牛光腚的雅号,牛光腚的疯癫是有一定神秘因素的,当然这是后话,咱在以后还会慢慢会讲到。

眨眼间那火球在村子的上空白光一闪,接着村东关帝庙方向传来“卡嚓嚓”又一声炸雷响·······

风停了,雨住了,天地又陷入一片黑暗中,整个村子进入了无声无息的状态,静得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不长眼的老天爷呀,我的儿啊咋就死的这么个惨呀····你睁开眼看看你的老妈呀····我的个天呀······”忽然间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从关帝庙方向传来,凄厉的哭声打破了瞬间的寂静,在雨后的夜空中是那样地悲切·······

第二天村里人才知:原来昨晚关帝庙旁的张芳枝家里出了大事,她的独子胡长寿被天火无缘无故劈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晚上张芳枝那十月怀胎的儿媳妇正赶上要临盆,家中请来了接生婆,一家子眼巴巴地守在孕妇身旁等待着那最紧张时刻的到来,就在此时天空中忽然炸了声恶雷,民间讲究孕妇在临盆时最忌讳雷电干扰,传说被雷电惊扰后的孕妇产下的孩子容易生怪病,张芳枝对这些古老的传说当然是深信不疑,为预防雷电再次袭扰,她便依照老规矩,打发儿子胡长寿右手提了把砸石用的大铁锤,左手拿了把扫地用的大扫帚,昂首挺胸地矗立在院门口······

胡长寿听母亲讲,妇女临盆遇到外界雷电干扰时,可用这办法驱邪保平安,扫帚和铁锤能起到收声镇宅的作用。胡长寿把手中的两件家什高高地举过头顶直指南面的天空,不到五分钟时间,就看到从村南乱坟岗方向的半空里飞起一个闪亮的火球朝着村里飘来,还没容胡长寿细想,那火球就向着他家的方向直射而来·····

胡长寿被眼前的阵势吓坏了,心里不由地胆怯起来,但一想到那即将出生的宝贝儿子的安危时浑身就增添了无穷的胆量和勇气。须臾,那火球就飞到了他的头顶上空,别无选择的胡长寿注定要与这厮玩命了。

他左手举起扫帚使劲地在空中扫来扫去,右手抡着铁锤在空中狠命地打来打去,不断释放出巨大光能和热能的火球根本不把胡长寿放在眼里,向着胡长寿的头顶直冲而来,他双眼被雪亮的强光刺的朦胧一片,但手中的两件兵器仍抡的快如流星······“卡嚓嚓”一声巨响,胡长寿头顶冒了股青烟后一生没哼就栽倒在地,这便是村人听到的第二声雷响。火球把胡长寿击倒后,腾空跃起击碎窗户后冲入屋内·······随之张芳枝的孙子胡铁柱呱呱坠地。

事后有胆儿大村民说:那天晚上,第二声炸雷响过不久,张芳枝的院子里就传出了呜呜咽咽的啼哭声,他们前去观望时猛然看到,院子里灯笼火把亮如白昼,胡长寿四仰八叉倒在院中,张芳枝正爬在儿子身上哭的痛断肝肠,一群吹吹打打的送丧人把她娘俩围在当中,送丧的队伍中,男子披麻戴孝,手提驱鬼棒,女子白纱裹身,手捧纸罩灯,虽说月黑风高路泥泞,但这神秘之客却是那样地淡定沉着,灯影摇曳中,从鼓乐队里走出个白发遮面瘦骨嶙峋

的老者,他扯着沙哑的嗓子道:“夫人莫不是应城村胡旺才的婆姨张芳枝吗?”张芳枝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后,急忙止住哭声回应到:“懊····你们是····”还未等她话音落地,道时迟那时快,只见长发老者双手从怀中一摸,而后用力向前一推,“嗖”一个怪物夹杂着一股冷气冲她迎面扑来,张芳枝虽年过花甲,但身子骨也算硬朗,她闻声而动,本能地两手向前一接,飞来的怪物正好不偏不依接在了手中,张芳枝借着微光定睛一瞅,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灾难过去很久后,张芳枝才向村人吐露:那天当她看到儿子满身血污地死在地上时,当即就扑倒在地痛哭不已,可能缘于过度悲伤的原因,哭的哭的就晕过头去,迷蒙中看到一群陌生的出殡者正围着她,其中有位似曾相识的老者向她直呼其名,并当即给她抛来一物,她接到手中定睛一看,那怪物原来是只毛发乌黑浑身尽湿的家犬······

当她正要问个明白时,忽听那老者又道:“你家儿子不幸误闯轮回轨道,地府念他年幼无知,心无歹念,特宽恕其即刻还阳,转世为犬······”

老者的话音刚落,那伙陌生人就晃晃悠悠地全部闪入地下,待她清醒时果真身旁添了只莫名其妙的小家犬········

第二章 重操旧业

多年后,我在塞外一个山清水秀的边塞小城安家落户,子承父业开张了一个“易学推广公司”,称其为公司实际上是巴掌大个门面光杆司令一个。

公司对外的业务有:求神,问鬼,算命,测字,起名,观风水,买阳寿,下阴城·····等包罗万象,简单点说就是除了挖坟掘墓犯法的事儿不干,其余只要是与阴阳沾上边的活儿都揽,不过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当时我虽然挂出了买阳寿,下阴城的唬人招牌,但实际上自己还从没有去过阴间,之所以拉大旗作虎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适应行业竞争,也许有人会问,一旦有客户提出要去阴间溜达一圈的要求时,你又将如何应对?那我也实话告诉你,那会儿的我因为还没有彻底掌握了祖传的下阴秘诀,所以也就只能装神弄鬼地欺骗人了,只到有一天我拿到了爷爷临终前留下的那块通往阴间的令牌后,我的下阴生涯才算真正开始。

记不起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哪一年······

一天,我坐在老板桌后正百无聊赖地看书。

“啊哈,清净自在呀,老板在吗?”

一个声如洪钟的大嗓门把我吓了一跳,我抬起头朝门口一瞅,一个50 多岁,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那里冲着我乐·····

看那男子,波浪式的发型油光闪亮,葫芦型的脸上粘着一双三角眼,略有点上翘的大鼻头紧贴在那肥而厚的大嘴巴上······

我扫了眼这个家伙后慢条斯理地道:

“先生找老板么事?”

“老弟,鄙人有笔大买卖想请你家老板帮衬一下,事成之后必有重谢,烦劳老弟通禀一声”三角眼喘着粗气凝视着我。

“我就是这儿的老板,你有啥话尽管跟我说吧”

三角眼听了我这句话后大鼻头和厚嘴唇拧成肉疙瘩,眼睛瞪下老大,眼球都快要凸出眼眶

······他显然有点吃惊,但脸上的表情马上又恢复原样,冲着我殷勤道:

“这可是笔大买卖,老哥可不是跟你闹着玩。”

“啥大买卖小买卖,你有话就说,别跟我兜圈子。”

三角眼看我不太搭理他,于是赶忙从衣兜里掏出一盒中华烟,麻利地抽出一支殷勤地向我递来。

“老弟,来一支”

我瞅了一眼“三角眼”不客气地把他递上的大中华接过来。

心说:“人不怎地这烟倒不孬,这家伙倒是个有钱的主。”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抽起中中华烟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一盒烟相当于普通职工好几天的工资,再说那会儿就是有钱也很难买到那种“特供”货。

我把烟点着后狠吸了一口,烟从鼻孔里悠悠吹出去,向空气中袅袅散发开去······

三角眼瞪着大眼珠子皮笑肉不笑地道:

“怎样?够味儿吧?这包烟就归你了,劳你帮我把老板请出来吧”

我不由地乐了,啊哈,这家伙还是不相信我的话。

“不蒙你,我真的是老板,老板就是老板这还有假”

我态度严肃地再次告诉他。

“这年轻就当老板了,不简单,不简单”

他连说了几个不简单后一屁股歪在了旁边的沙发上,看样子他这次是相信了我的身份。

“怪我有眼无珠不识真龙身份,老弟原谅啊···那我就直说了····”

“三角眼”开始向我交底。

他大名叫谷满囤,是临县一个搞长途贩运的暴发户,拿当时的时髦词来讲,叫“走私犯”,一提“走私犯”,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对这个名儿有点概念模糊,以为走私犯就是避开国家海关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专门从事跨国生意的那种现代版的大官倒,因为在当今社会能干走私买卖的人绝对不可能是遵纪守法的普通老百姓。

没有雄厚的资金,广泛的社会人脉,白道黑道的鼎力相助,你就是有走私的胆也无走私的门。

可要知道,80年代初的走私犯与现在的走私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那时的改革开放刚起步,社会经济秩序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框架内,所有物资分配供应都要按国家整体计划进行统购统销,老百姓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全部要凭票供应,粮食有粮票,布匹有布票,肉类有肉票·····

类似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衣服等高档物品更是凭票供应十分紧缺,一般的老百姓有钱也搞不到票,在这种买方市场大于卖方市场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头脑灵活不安现状的人开始从南方沿海一些开放比较早的城市往北方倒腾一些日用品,诸如:电子手表,石英钟,皮鞋,衣服,小家电等······。

用时下的话说,倒腾这类玩意儿的人实质就是搞活市场经济的企业家,可当时的政策却把这类人定性为经济犯罪,并归罪为刑法的“投机倒把罪”。

“投机倒把”顾名思义即是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的犯罪,“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七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统配价,同时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并按市场价格出售,形成了特殊的“价格双轨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投机倒把行为逐渐趋于市场经济正常化直至淡出法规范畴····

再后来随着那批干“投机倒把”生意的人买卖越做越大,涉足的范围越来越广,国家便又给其定了个“走私犯”的罪名。那时所谓的“走私犯”实际上几乎都是在国门内溜达,跨出国门的时候很少,这主要是缘于当时的社会腐败现象还不像今天这样严峻,国家各部门官员大都清廉敬业,相应制度管理也严格,再就是人们的思想还处于保守状态。

谷满囤这次来的目的已很明确,他收购了5大车羊毛,准备运到河北白沟卖给羊毛贩子,那边已谈好价格,利润非常可观,到地儿了还能往回运一批紧俏的日用百货再赚一笔,要知道那时羊毛属于国家统购统销计划范围内的事,私人是严禁倒腾的,他愁苦的是沿路要经过政府设置的许多检查关卡,一旦被发现就面临倾家荡产蹲大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动起了歪脑子,想利用阴间的通道进行走私买卖,而后便顺藤摸瓜找上门来,为证明他对我祖辈的了解程度,还特意给我讲了段我爷爷鲜为人知的下阴往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