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就预示着已经年过半百,五十岁之前认为来日方常,五十岁以后认为人生苦短,距离古来稀的七十岁越来越近,生命照样高处不胜寒,年纪越大,跟老伴永别的概率越大,正所谓世事无常。等到老伴先走了,生活方式就需要从长计议,独居既不是首选,又不是上策,既然人往高处走,也就要用更多以及更好的方式替代独居。
一、孤苦无依
老伴先走不是婚姻生涯的终点,而是婚姻生涯新的起点,如若有条件,最好把重新寻找老伴提上日程,最起码日后能够相互照应,平日里说说话或者唠唠嗑,生活既过得其乐融融,又过得有滋有味,比起独居的生活要强得多。
一个人的生活即使做饭也没有劲头,做多了不是,做少了也不是,吃饭是能凑合就凑合,睡觉会孤枕难眠。在家里面身单影只,在家外孤苦伶仃,跟出双入对形成鲜明的对比。怕就怕头疼脑热,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比起无人问津,突发疾病却没能及时采取措施更可怕。
二、有心无力
到了退休的年纪,越来越力不从心,倘若没能重新找到情投意合的老伴,可以先请保姆作为过渡,有心无力的事情,保姆能够代劳。失去老伴就好比如失去的左膀右臂,保姆就好比如拐杖或者假肢,往后既便于活动,又降低了碰撞或者摔倒的概率。
钱是为生活服务的,不要成为钱的奴隶。把钱用对地方才能改善生活,除了可以请保姆以外,还可以请小时工,家里面既能助长人气,生活的难题又会迎刃而解。之所以有啥别没啥,是因为钱能把失去老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难以为继
有老伴,有自理能力,跟儿女分开住完全没有问题,反倒会感受到轻松以及自在,毕竟两代人有或多或少的代沟。如若没有必要的因由,非得跟儿女住在一起,那就能不跟儿女住在一起,就不跟儿女住在一起。
然而等到老伴先走了,一时半会儿既找不到合适的老伴,又没有足够的钱请保姆或者请小时工,此一时,彼一时,权宜之计是跟儿女住在一起,由此可以规避生活诸多难以为继的情形发生。你养儿女的小,儿女养你的老,在减少儿女担心的与此同时,还能跟儿女你来我往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