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几乎每个女孩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高跟鞋,高跟鞋也成了美丽和自信的代名词。那么你知道吗?其实古代女性早已经领略过高跟鞋的“魅力”,高跟鞋的历史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1956年,考古家在发掘定陵时,在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墓中出土了11双小巧的高跟鞋,其中造型多样、纹饰精美。
(墓中所出土的高跟鞋)
为什么在皇后墓中会发现如此多的高跟鞋?难道在明朝时期,高跟鞋就成为上流阶级女子的“钟爱之物”,它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我们沿着这一考古发现,去探寻高跟鞋背后的故事?
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到今,鞋子作为一种必需品,它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功能也由刚开始的实用性慢慢向美观主义发展。
(唐代永泰公主墓葬壁画中露出的女人的脚)
远古时代,人用兽皮、树叶裹脚,以此来减少对脚的磨损和伤害,到后来,鞋子的样式越来越复杂,材质也越来越昂贵,一双双样式精美的鞋子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其中记载此次出土的鞋子:其中的尖足凤头高跟鞋,是11双中保存较好的一双,鞋面为浅红色暗花缎,足尖缝内加素缎水缘,鞋口缝边和鞋口中钉一丝环鼻,内缀珍珠1颗。
鞋尖两侧用丝绣简单的莲蓬荷花纹。鞋底后部为暗花缎,前尖部分为红素缎,不加缝纳,绣松竹纹。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此时的鞋子已经成为一件装饰品,美观已经逐渐超越实用性,成为鞋子的最大特点。
据学者考证,这些鞋子除了精美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小,尺寸非常小,远远小于现代女性的正常尺寸。
定陵出土的鞋子其一仅仅长11公分,鞋跟圆柱形,宽约5公分,高约5公分。由此可见,这双鞋子的主人应该是属于“裹脚”。
(图源网络)
关于裹脚,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始于南唐。南唐李后主李煜一妃子舞姿曼妙,在金莲花台上起舞,可谓“步步生莲”,从此缠足便于金莲联系在一起。
由宋代到明代,缠足之风不减,明朝,也成为中国妇女裹脚的鼎盛时期,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几乎都有裹脚的。
(图源网络)
社会的流行进一步加剧了审美的驯化。缠足之风风靡一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文人的推崇。
在开始流行缠足的宋代,刚开始只是缠裹收敛,还没有那么夸张,后来逐渐形成了标准:莲步半折小弓弓。这句话明确地说出了缠足小脚的长度大约三寸,这便是成语“三寸金莲”的由来。
(图源网络)
于是,新的审美标准形成。当时的上层社会甚至追求“只见脚不见面”,以此可进行选择。当时的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喜爱,不得已接受“缠足”。小脚女人备受推崇,大脚女人则不受欢迎,甚至会被当时的人所耻笑。
渐渐地,整个社会的女性都接受了这种审美的驯化,对小脚的追求甚至超过的人类的生理极限。不仅追求越来越小的尺寸,甚至对脚的形状、气味都有了新的要求。每一个女子都在这条路上趋之若鹜。
(三寸金莲)
二、封建社会、身份象征除了人天生对美的追求之外,另一方面,鞋子也代表着身份的象征。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鞋子和衣服一样,也是人身份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穿什么鞋子,穿什么衣服,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图源网络)
明朝社会对鞋的等级样式做了严格的规定,不论是在朝为官的大臣,还是乡间种田的农民,都比较按照等级制度规定的方式穿着鞋服,在特定的场合也要穿特定的鞋子,不然就会被惩罚、甚至被问罪,明朝法律明确规定:商贾、平民不能穿靴。
相比于民间的鞋子,皇宫的鞋子制作更精美,也处处体现着阶级的规定。
一般来说,古代底层的民间妇女受缠足的影像比较小,一方面是家庭贫穷,支付不起昂贵的代价;另一方面,缠足的女人行动不便,干农活不方面;。
(图源网络)
而上层社会的女子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鞋子的底越来越高,鞋子也越来越小。
在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只是为了好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走光,女性的衣裙要包裹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住的同时还要不影响走路,但是鞋子的高度使得女性无法快速行走,只能小步挪动。
这一点反而很受宫廷贵妇和大家闺秀的喜欢,小步慢走更能展现女子的婀娜多姿,也将她们与平民女子区分开来。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明朝皇后墓中所出土的11所高跟鞋,绝不只是简单的陪葬品。它的背后,还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不仅是那个时代审美的载体,而且还是上层社会身份的象征。
三、穿出美丽、穿出自由在今天,高跟鞋依旧深受女性的欢迎。各种款式的高跟鞋层出不穷,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个女性都能买得起高跟鞋,它的存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物,而是每一个女性都能追求的时尚品。
相比于明朝所流行的高跟鞋,今天的高跟鞋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更加讲究舒适,我们穿什么样的鞋完全由自己的喜好决定,不必去迎合任何人的喜好,高跟鞋也成为了女性自信、勇敢、美丽的象征,高跟鞋的魅力依然强大。
(今天多种多样的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