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今年的315晚会上,报道了有关于那些短视频平台上的苦情戏套路,引起了很多人的转发和关注。
不少网友都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也曾经尝试过劝诫父母不要相信,可是,父母仍旧偏听偏信。
在他们眼里,那些自称为‘儿子’‘女儿’的带货主播,才是他们的亲生骨肉,可那不过是话术骗局而已。
1.我谈过了,可是他不听315晚会的报道中,有受骗老人的子女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的父母就喜欢看那种情感调节的直播。
直播的内容其实都是家长里短,或者就是家庭矛盾、婆媳关系之类的内容,几乎是万变不离其宗。
开头一定会因为某件事情造成矛盾,主播第一时间赶往某个地方,然后就是一些激烈的争吵。
随着直播收看人数不断攀升之后,主播们就会开始展示那些商品,并表示数量很少,还是亲情价格。
从而吸引很多的人去激情下单,买回家之后就会发现,商品和主播说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类似的事情,其实近两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仍旧还是有很多老人会花费大量的退休养老金去购买。
不为别的,只是他们相信了那些看起来眼神‘真诚’的主播,认为他们一定不会骗自己的。
哪怕在听到了孩子的劝阻之后,也不会在意。因为,种下的信任,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
2.为什么他们愿意相信陌生人很多人其实都会疑问:明明自己的父母有了比自己高的学识和能力,为什么还会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想起开心麻花的一个小品:父亲因为孩子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经常找各种理由骗自己儿子回家。
他听信了别人说的话,所以假装自己得了’小儿麻痹症‘,只为了让孩子多回来陪自己说说话。
对于当下这个社会来说,尤其是80.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所承担的压力,其实是很重的。
每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那么,要忙着照顾家庭、发展事业,自然就会忽略父母的感受。
而这时候,短视频的兴起,当父母隔着手机看着那些’面善‘的主播,悲惨的身世和遭遇的时候。
自然,他们会很容易在长年累月的观看后开始同情对方,从而也就产生了购买和相信他们的欲望。
又或者他们不是不知道那是一种利用,只是他们会开始认为,这些效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3.屡见不鲜的剧本套路从婆媳大打出手,到闺蜜反目成仇。以及昔日恋人因为各种原因,在结婚前吵架分手。
现在的人们,在这个审美视觉疲劳的年代,所需要的,其实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狗血的内容。
因为从这些内容中,会在不知不觉后中,观众就会将自己代入到某一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
可是,如果跳出直播本身,或许那些故事只是观众听过或者看过的某些内容的缩影而已。
那不过是个剧本,目的就是围绕某件商品进行带货营销,从而为主播和团队带来收益,这本质上无可厚非。
但是,那些很多内容其实早就不再仅仅是过分而已。他们已经涉及到了欺骗,甚至是诈骗的层面。
这也是为什么它会成为315晚会上,被曝光的一个片段的原因,因为,它真的引起了公愤。
4.揭露,不代表结束每年315挽回揭露类似事情之后,其实大部分的被揭露内容,都有一个相关的整合和整改措施。
可是,很多内容其实仍旧会被发现,在不远的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后,等到人们忘却,还会卷土重来。
尤其是对于情感这个领域,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它需要从来都不是一时的杜绝和禁止,而是不断地改善。
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并不是那么孤独,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必靠着陌生人打发无聊时光,这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微小,可只要可以保护自己爱的人,它就已经足够强大了。
以上,祝您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