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七年,全球科技领域最激烈的较量莫过于中美之间的“芯片战争”。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技术封锁,联合盟友限制芯片设备出口,试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
这场看似一边倒的压制,却意外激发了中国的技术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已接近1600亿美元,关键美国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产品使用的是中国芯片,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国防工业产品。
这种情况,使得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芯片的制裁力度。3月11日,美国还召开了一场听证会,计划再度增加中国芯片关税!
美国“芯片铁幕”下的中国突围
自2018年起,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其获取高端芯片和技术。此后,美国进一步拉拢日本、荷兰等关键设备供应国,要求停止对华出口光刻机及提供设备维护服务。
2025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起针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调查,计划加征关税。路透社分析称,此举可能加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动荡。
虽然中美芯片战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可事实证明,美国的封锁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韩国《每日经济》指出,三星、SK海力士等在华设厂的韩企已开始担忧,若美国对中国芯片加税,自身业务也可能受到波及。
更戏剧性的是,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66%的芯片商品依赖中国供应,甚至国防领域也出现“来源不明”的中国芯片。
显而易见,即便美国再怎么制裁,也掩盖不住中国芯片的优势。
美媒:美国将付出代价
中国芯片产业的爆发,某种程度上是被美国“逼出来”的。
2018年制裁初期,中国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良品率不足70%,但到2024年,14纳米工艺良品率突破95%,基本满足汽车、家电等市场需求。
华为推出的堆叠技术芯片,更是通过结构创新绕开先进制程限制,被外媒称为“打破摩尔定律的奇招”。
在光刻机领域,中国同样进展迅速。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进入测试阶段,计划2026年量产。尽管与ASML的尖端设备仍有代差,但足以支撑成熟制程芯片的大规模生产。
与此同时,中国AI企业另辟蹊径,深度求索所打造的语言大模型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用较低算力实现与英伟达GPU相当的性能。
其产品问世后,英伟达市值几度暴跌,蒸发了上万亿,很显然,美国的制裁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发展的速度。
市场数据印证了中国芯片的崛起,2024年,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全球28%,预计2027年将达39%。
凭借价格优势,中国企业正改写行业格局,美国Wolfspeed的碳化硅晶圆售价1500美元,而中国同类产品仅500美元。
价格战压力下,欧美厂商利润大幅缩水,Wolfspeed股价三年暴跌96%,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企业接连裁员。
其实早在2023年,还在拜登执政之时,美国政府当时计划升级对华芯片战,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开始限制出口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金属。
当时,美媒把美国政府的举动评价为:“美国将付出代价”。
以如今的情况看来,这场中美芯片战,中国绝对不是输家。
中美芯片战争蔓延至“成熟制程”
2月27日,根据外媒的报道,由于中国成熟制程芯片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发展,使得美国以及欧洲的厂商面临着巨大危机。
上文也提到了,美国和欧美厂商面对销售压力,不得不大幅度裁员。
中国芯片的崛起,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决定攻克芯片难题的决心。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芯片进口量出现了大幅度削减,直接减少了3500亿。
这一招表面是“壮士断腕”,实则为国产芯片腾出市场空间。
根据外媒统计,正是由于中国的政策推动,使得中国企业大幅度扩产,发展方向也迅速转向了成熟制程。
虽说成熟制程科技含量相较于5纳米这种级别的芯片来说,差距非常大,仅能满足工业、汽车、家电这样的需求。
但毫无疑问,坐拥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以及最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有很大的优势。成本低、市场大、销量高,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得他们能够继续往更精密的芯片进行研发。
虽然外媒预测在中国企业齐发力之下,可能会导致未来成熟芯片市场爆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短期来看,中国这一步并没有走错,因为对美国来说,想要保住市场就不得不与中国企业开启价格战,利润空间因此变小,减少研发投资,未来发展受阻,更严重一点的那便是厂商被迫倒闭退市。
美国对华芯片制裁的七年,恰似一剂“催化剂”,迫使中国加速技术自主化。如今,成熟制程领域已成中美博弈新战场,美国斥资补贴本土厂商,中国则凭借产能和成本优势反攻全球市场。
这场较量尚未落幕,但趋势已然清晰,技术封锁无法阻挡创新,市场规律终将打破人为壁垒。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中国硬刚美芯片管制?3500亿订单不要了 速看前沿2025-03-10
美媒:升级对华芯片战,美国将付出代价 环球网2023-07-07
中美芯片战争蔓延至“成熟制程” 新浪财经2025-02-27
瞄准中国传统芯片,美国想进一步增加关税 环球时报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