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外长王毅访俄期间,普京向中方发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邀请,中方接受。与此同时,蒙古国也有新动态,其议会批准了搁置十多年的中蒙跨境铁路协定,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与经济考量。
铁路(资料图)
一旦中蒙跨境铁路顺利建成,两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将迎来更为紧密的合作局面。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未来,蒙古国每年超过一半的煤炭出口,或许都将借助这条钢铁通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铁路建设合作方面成绩斐然。中老铁路已经顺利建成通车,这条铁路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人员交流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泰铁路一期工程也在稳步推进,目前进度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泰国以及整个中南半岛的经济联系。此外,中柬铁路也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周边国家通过与中国铁路的联通,切实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些成功案例无疑对蒙古国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中国在铁路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
特朗普执政时期推行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的政策。虽然美国与蒙古之间的贸易体量在蒙古对外贸易总额中仅占约1%,从直接影响来看似乎微不足道。然而,中美关税战的不断升级,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对蒙古经济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间接影响。众所周知,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长期以来大量矿产出口至中国。美国对华加征34%的关税后,外界普遍预估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铁路(资料图)
而中国作为蒙古矿产的主要进口国,经济增速的波动极有可能导致对蒙古矿产需求的减少。在能够清晰预见这种潜在风险的情况下,蒙古果断选择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无疑是一种极具智慧的降低风险的有效策略。此次蒙古批准中蒙跨境铁路建设协定,将为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构建起更为稳定、高效的桥梁,从而有力地保障自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条备受瞩目的跨境铁路,全长19.5公里,起点设定在蒙古的嘎舒苏海图口岸,终点为内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蒙古第一副总理冈图木尔明确表示,建设工程将于今年正式开工,预计在2027年完工。届时,边境两侧的运煤中心也将同步建成。事实上,这个项目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蒙古铁路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加上过去对铁路日常运营存在一些误解和担忧,导致其被搁置长达十多年。
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方观念的转变,项目终于得以重启,各方对它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官方数据显示,去年蒙古国出口煤炭8370万吨,据专业人士预测,跨境铁路投入运营后,该国煤炭运输能力有望增加3000万吨,这将为蒙古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经济增长率有希望攀升至6%以上。由此可见,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将如同为蒙古的煤炭出口装上了强劲的引擎,极大地提高出口效率,进而有力推动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铁路(资料图)
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中蒙两国,对俄罗斯同样影响深远。从能源出口的角度来看,该铁路的建成能够让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路线得到进一步优化。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国已经重回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倘若未来俄罗斯经蒙古对华出口能源项目得以顺利落实,那么中蒙跨境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能源进入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通道,助力俄罗斯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能源市场份额,显著提高中俄贸易额。从地缘政治影响力方面考量,中蒙跨境铁路是中蒙俄三方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固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对于维护地区局势稳定能够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中蒙跨境铁路建设项目获批,无疑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它充分体现了蒙古国基于自身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的综合考量所做出的积极且明智的抉择,同时也生动展现出中国在推动区域合作进程中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随着项目的一步步扎实推进直至最终建成,有望为中蒙俄三国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全面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对于中方而言,在后续项目推进过程中,必定会充分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精心规划,科学实施,确保项目符合双方利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让这条跨境铁路成为联结三国友谊与合作的钢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