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后,土叙感谢中方援助,布林肯连发声明,试图挽回美形象

爱车的娜娜酱 2023-02-11 20:58:50

近日,发生在土耳其的7.8级强震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该地震已造成了两万多人死亡,与此同时,受伤人数超过8万。由于地震核心区所处位置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交界处,叙利亚边境地区此次也遭遇地震波及,这无疑对还处于战乱的叙利亚来说是雪上加霜。此外,在地震发生后,当地气温低下以及雨雪天气的发生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即便如此,国际社会纷纷在第一时间向受灾地区伸出援手,大量救援人员及物资接连涌入地震灾区。

在危急时刻,中国的救援力量也已火速抵达受灾地区,其中到达土耳其重灾区的队伍已有15支,几百人奋战在救援第一线,还有灾区人民需要的生活保障物资也一并送达土耳其。在中国的仗义相助下,土耳其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感谢的回应,尤其是一处细节值得关注,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官方媒体账号不仅感谢中方,还意外地将之前发布的涉疆的负面消息言论全部移除了,或许是中方的不计前嫌让土方感动以及醒悟了,毕竟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此前对华做出了不少消极和挑衅动作。就在土方改变对华态度之际,叙利亚也连发感谢。据观察者网2月11日报道称,叙利亚外交和侨民部外交研究所所长伊马德·穆斯塔法表示,患难见真情,在艰难时刻,中国总是与需要帮助的朋友站在一起。

不仅如此,包括叙利亚驻华大使的多位叙方官员也对中方的捐款捐物表达强烈感激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中国援叙的首批5000人份的医疗物资已到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多位官员积极到场迎接,后续的援叙物资也在运送中。另一方面,中方向叙方提供的3000万紧急援助方案着实让叙方感动不已。事实上,目前国际舆论的主要焦点是在土耳其方面,叙利亚糟糕的困境很难被外界全面获悉,相应的援助严重滞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叙利亚地震灾区现阶段还处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掌控之中,显然政治方面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地区的救援进程。

不得不说,叙利亚当前的人道主义通道依旧过于狭窄,很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美国。自叙利亚内乱以来,美西方扶持叙利亚反对派势力与叙利亚当局抗衡,在此过程中,叙利亚政府在美方的强力制裁下很难开展有效的施政工作,导致叙利亚人民在战乱中饱受苦楚,如今在地震区域受难的民众不仅生活保障难以维持,还得在设备和工具缺乏的情况下徒手挖掘出被困的人员。在大灾大难面前,国际社会争分夺秒为地震灾区的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紧急协调,希望在各方努力下及时开放更多的边境口岸,让外界的援助尽早送达灾区人民手中,特别是叙利亚相关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外界普遍在谴责美方在对叙制裁上的执念,在舆论的强烈质疑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社交平台上极力为美方的行为辩解,其大言不惭地称美方对叙方的关怀是存在的,此举遭到了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的严厉质问:那么为什么他们还在挣扎?

确实如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向来的逻辑就是,我对你的政府不满意,认为你们国家不自由不民主,那我就要制裁你。而美国制裁一个国家政府的内在逻辑是,通过让你的国家受困、经济上受到极大的影响,最好人民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就一定有人民起来反抗和推翻政府。而至于人民是否是无辜的,是否要对此付出血泪和生命的代价,美国政府并不关心。事实上,我们去看常年被美国制裁的那些国家政府,朝鲜、伊朗、叙利亚、俄罗斯,没有一个国家因为被美国制裁而垮掉,反而激起了人民反美的情绪,加大了国内民众的团结。所以,美国这一套制裁的说辞,与其说是推行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不如说就是打压遏制别国的发展。

毫无疑问,美方的谎言掩盖不了事实,如今还在苦难中的叙利亚人民就是最恰当的例证,狠狠地打了美方一个“耳光”。或许是外界的批评声越来越大,长期傲慢的美国也抵不过舆论的压力,布林肯近日连发声明以此来挽回美方受损的形象。从布林肯发布的三条声明中,我们发现,皆是在解释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地震灾区的援助动作以及美方的援助计划,还着重提到了叙利亚,表明,美国正在研究如何让美国国际开发署向叙利亚人提供紧急援助。布林肯这明显是在缓和舆论上的质疑情绪,毫无诚意。大家都知道地震救灾,黄金72小时内才是最佳救援时间,在美国方面慢吞吞研究计划期间,又得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被灾难剥夺呢?

相比之下,中方在地震灾区的举动则显得尤为让人鼓舞。最近社交媒体平台有一则小故事很暖心,中方救援人员到土耳其的一家超市采购物资, 土耳其老板坚持不收钱,感谢中方救援人员的千里支援。而我们中方人员坚持,不收钱就不买东西,最后双方合影,这也是无国界的爱心“双向奔赴”。虽然是小事,但是“积小步行千里”,我们就是通过这每一小步,树立起在国际上积极正面的形象。而不是美国那样,不断挥舞着制裁大棒,却喊着空洞的价值观口号。

0 阅读:123

爱车的娜娜酱

简介:一个简单的爱车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