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南药王”,13岁拜师孙思邈,最后竟骑着乌龙得道升仙

姜戈笔记 2022-09-16 13:31:47

中国古代中医出现了很多传奇的人物,比如扁鹊、华佗、李时珍、葛洪等,说到药王,我们都知道是孙思邈,事实上孙思邈还有一位徒弟,在民间被称作南药王,他就是唐朝的著名道医韦善俊。

孙思邈

古代道医不分家,学中医的同时都会研习五行、道家的养生修行之术,这也是为什么中医的高深之处,古时候的道士除了会要懂易经之外,还要懂药学、人体经络等等医学知识。

韦善俊(595——694),生于唐代,是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人),民间尊其为“药王”,据说,韦善俊13岁时,拜师孙思邈,跟着他学医。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韦善俊跟着孙思邈学习了医学很多知识,对道法也是极度痴迷。

韦善俊

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韦善俊像道教的许多祖师一样,非常痴迷于黄老之术,经常背诵经典,并坚持长期的修行。随着年龄的增长,韦善俊参观了嵩阳观,拜见了道士黄元赜,师事黄元赜出家也成了道士,进一步研习了道教。后又从临汝洞元观韩元最习学秘旨,他的道法造诣更加精湛。在此期间,他从医学和道法里,领悟贯通到了很多东西,在医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和临床经验。

在唐天授统治年间,韦善俊受命去皇宫帮助武则天治疗,获得了皇帝的赞赏,然后被称为太医。然而,韦善俊对于深宫官场里的尔虞我诈并不感兴趣,他把目光投向了山林,就像孙思邈隐居终南山一样,不久他就辞去了太医一职,归隐民间,继续为人民治病。再后来,他就去洛南开荒种药,总结草药配方,一边治病救人,一边继续修行。韦善俊因此被后人称为“南药王”,与师父“北药王”孙思邈并称。

书籍记载

关于南方药王韦善俊,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就是“狗化乌龙,还债成仙”。

这件传说在《太平广记》和唐朝末年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中都有记载,据传韦善俊周游各地访道时,找遍了名山。期间遇到了一位神仙,授予他三皇徵召的文书,因而获得了神仙变化的道术。

人们看见韦善俊的时候,他有时静静地栖息在山林荒野之中,有时又喝醉了睡在道路上。此外,他经常随身还携带着一条黑狗,并称呼它为“乌龙”。韦善俊跟这只黑狗形影不离,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有吃的,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来一部分给黑狗吃。但是有一天,这只黑狗忽然得了疥疮病,全身的毛都脱落了,很难看,而且浑身散发恶臭,看见的人们没有不厌恶它的,所以人们对这奇怪的一人一狗也是敬而远之。

三皇寨景区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韦善俊有个哥哥在嵩山的寺庙里做了和尚,因为长久修持,功劳最高,于是做到了寺庙里的长老。有一天韦善俊突然感觉自己即将得道升天,但是一直难有突破,他也意识到自己人间还有债务未还清,他在人间还有哥哥这个牵挂,他对身边的人说:“我还有一点债,没有偿还。不还清债务,哪怕只差一点点,我也是无法修道成功的。”

于是,韦善俊便专门进入嵩山,去见他的哥哥。寺庙里的和尚都因为他是长老的弟弟,而且见他也是修行之人,虽然是修道,与佛门虽是不同,但对他还是很尊敬,大家对待韦善俊都很小心,勤恳地侍奉他。韦善俊一一接受,每次登上殿堂在佛前吃斋时,韦善俊就牵着那条黑狗在自己身边,而且将自己的食物分出部分给它吃。

说法

前面讲到,这只叫做“乌龙”的黑狗,得了疥疮,长相变得十分难看,起初还好,大家觉得怪异也并不会说什么。但是日子稍微长了,和尚们觉得韦善俊实在是不雅,对佛不敬,所以就颇有微词。众和尚见韦善俊每次与黑狗分食,黑狗还浑身长着疥疮,触目十分恶心,久而久之,就都讨厌起韦善俊来,甚至商量着把这事儿告诉了长老。

长老就是韦善俊的哥哥,对这个弟弟他一直也是多有照顾,听完众和尚对他讲述韦善俊的无礼行径后,大怒,于是立刻叫来弟弟韦善俊,斥责他,还拿藤条打了他十下,然后扬言要把弟弟赶出寺庙。

韦善俊没有辩解,对哥哥行礼致谢说:“我过去的债已经还完了,这回终于可以离去,以后我不会再来了。”他又乞求哥哥,让他洗一次澡,然后就离去。

龙形象

哥哥答应了他,吩咐和尚们为韦善俊准备洗澡水。韦善俊和黑狗这一道一狗洗完澡出来,牵着黑狗准备离开时,和尚们突然看见那黑狗已经长到了六七尺,浑身的疥疮开始脱落,等他们走到大殿前面,黑狗又忽然变化成为一条黑龙,长几十丈!众和尚看到惊奇的一幕,纷纷发出惊叹,说时迟,那时快,却见那韦善俊骑上龙背,倏的就驾龙升天而去。

看了南药王韦善俊和他的乌龙的传奇故事,不禁想起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能想到浑身长满疥疮的黑狗竟然是乌龙转世呢?而韦善俊有债必还的操守,不也是践行着道法的教旨吗?正是:修行将成仙,旧账必须还。即使差一点,也难得圆满,不欠一粒债,心中了无憾,两袖清风去,飘然好升天!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