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枪杀日本人,聂荣臻含泪签署判决书,晚年回忆:他是被冤枉的

鹤观云史 2025-03-22 10:02:14

1950年,随着一声枪响,一位身着解放军军装的年轻男子倒在了血泊中。在其死后,行刑人员将其遗体装进了一口早就准备好的棺木中,并安葬在石家庄郊外。

年轻男子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就在枪响的那一刻,他最敬爱的聂荣臻将军心痛如刀绞,正难过地掉着眼泪。

聂荣臻将军之所以对年轻男子的死感到难过,不仅是因为男子是晋察冀有名的摄影师,还是因为男子是他的好友,而他却亲手签下了对好友的判决书。

直到晚年,聂荣臻仍然记得与年轻男子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那是七七事变发生后不久,一群斗志昂扬的年轻人来到了晋察冀军区提出参军入伍。聂荣臻刚好抽出了空余时间,便决定接见他们。

一名带着摄像机的年轻人引起了聂荣臻的注意,他上前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响亮地回答道:“司徒传。”

聂荣臻满意地点点头,指着他胸前的相机问:“你应该拍了不少照片吧,能让我看看吗?”听后,年轻人欣喜不已,忙从背包中翻出自己的作品递给聂荣臻。

只见照片上面,日军的飞机在天空中无情地扔着炸弹,地面上的村庄瞬间变成废墟。仅仅通过一张照片,就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大地的满目疮痍,可见拍摄之人技巧之高超。

聂荣臻对这位叫司徒传的年轻人刮目相看,当即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我批准你加入八路军!不过,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你必须改一个名字。”

年轻人十分激动,同时大脑飞速旋转,一个名字在他脑海中形成,之后脱口而出:“沙飞,这就是我今后的名字。”

从此,八路军中多出了一位叫沙飞的新闻摄影记者,聂荣臻也多了一个知心朋友。

沙飞入伍后,他就以特派摄影记者的身份被聂荣臻派到了杨成武支队进行采访,之后他四处奔波,拍照片,办影展,引得官兵和群众争相参观,就连聂荣臻也亲自到现场观看。

聂荣臻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懂,如果能放大,那就更好了。”展览过后,聂荣臻还将照片送到了延安,让毛主席也欣赏欣赏。

随着沙飞的摄影工作越来越好,聂荣臻表示会全力支持。1939年,他在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创立了新闻摄影科,点名沙飞为科里的负责人,足见他对沙飞的重视。

而沙飞也不负聂荣臻的期望,冒着炮火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为了拍好照片,沙飞时常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战斗的最前沿。

老摄影家高粮就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

那是1939年9月的一天,高粮所在部队正在攻打涞源的敌人。就在打得正激烈的时候,沙飞来到团部,说要随连队进行采访。

关键时刻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文化人”,高粮很不高兴,认为沙飞是个累赘,会影响战斗发挥。于是,他把沙飞安排给司务长,要求保证摄影师的安全。

沙飞一听就急了:“我是来参加战斗的,跟着司务长在后方怎么能完成任务呢?”高粮只好说怕他出危险,沙发更急了:“怕危险我就不来了!”

无奈,高粮只好默许沙飞跟着部队上战场,但当看到沙飞在战场上的表现时,高粮彻底放下了偏见。

在沙飞来之前,部队几次冲锋都没能成功,这时有一次冲锋被敌人压了下来。高粮和其他战士商量着作战方案,沙飞突然凑上前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派一个班偷偷从左侧的石碓子小沟摸上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提点让指战员们眼前一亮,便按着这个计谋行动,果真把敌人打了下去。而沙飞,就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从不怕危险,大步流星地冲在前面,近距离拍下了这场战役。

高粮后来说:“只这一次,就让我彻底佩服了沙飞。”

为了革命,沙飞“抛妻弃子”,忍痛与心爱的妻子离了婚。好在他与妻子是真心相爱,几年后他们又复婚。可就在沙飞重获家庭的温暖时,他的身体却一落千丈。

1948年,沙飞因长期劳累患上了肺结核,住进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了治好他的病,聂荣臻又请了医院最优秀的日本医生津泽胜为其治疗。

津泽胜虽然是一个日本人,但他非常痛恨日本人的暴行,所以战后他便留在了中国,想要赎清自己国家犯下的罪孽。津泽胜在治疗肺结核病是一把好手,可他没有注意到另一种病在折磨着沙飞。

悲剧就在1949年12月的一天发生了,这天上午,津泽胜像往常一样为沙飞诊治,他开了处方后转身出门,却被沙飞用手枪在背后开了一枪。

津泽胜顿时倒在门口,沙飞从床边走到他跟前,对着头部又补了致命一枪。

案发后,和平医院当即将沙飞逮捕,押送到驻石家庄的高级步校保卫部监管审理。经过审问,沙飞对自己杀人一事供认不讳,问起原因,他表示:“我住院一年多,经常发烧、呕血、咳嗽不止,一点儿好转的迹象都没有,一定是津泽胜害的,他是日本派来的特务。”

办案人员了解到,沙飞因怀疑津泽胜居心不良,故每次津泽胜为他治病时,他总是采取缄默不语或答非所问的态度。

在病情渐渐加重的情况下,沙飞联想到了日寇对中国的种种暴行,民族仇恨在此刻被激起,于是暗下决心,要亲手杀死津泽胜,为民报仇。

沙飞的计划成功了,但他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有错,还表示可以接受对他的判决,但要经过聂荣臻将军的批准,他只相信聂荣臻将军。

1950年,审讯结案后,高级步校党委研究,一致同意判处沙飞死刑,并呈报华北军区批准。报告很快就送到了聂荣臻手中,当看到对沙飞的判决,他心痛如麻,但还是在报告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快,沙飞就被押往刑场执行枪决,据执行人员回忆,沙飞在最后一刻还在确认是否为聂荣臻将军批准。当他看到聂荣臻将军的亲笔签名时,沙飞沉默了,良久说了一句:“聂总的决定,我一定服从。”

沙飞就这样长眠在了石家庄,从此世人只知其作品,不知其人。直到1985年,北京市精神病医学鉴定小组的医学鉴定书正式签署,证明困扰沙飞的另一种病其实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也可以说沙飞患上了战后综合征,枪杀津泽胜时,沙飞正处于疾病期。

得知真相的聂荣臻元帅悲痛不已,他说:“原来沙飞是被冤枉的。”

1986年,沙飞正式平反。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