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岭大战是发生于1984年7月12日的一场大战,是越军最大规模的一次师团级进攻,也是老山拉锯战中最为惨烈的一仗。
战后,一位越军中校在回忆松毛岭大战时,仍心有余悸,惭愧地说道:“战前准备了大量绳子捆绑中国兵,开战后,却只见一车车的越军士兵尸体。”
这场战斗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当时,越南不思悔改,趁中国军队撤军之机,侵占了边境线上老山等多个战略要地,其中就包括松毛岭。
为了中国的领土安全,解放军于1984年4月对老山等被越军侵占的阵地发起攻击,经过18天激战,成功收复包括松毛岭在内的全部老山阵地。
两个月后,贼心不死的越军,偷袭了老山阵地,给解放军守军造成了巨大牺牲,后来,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才没有让阵地落入越军之手。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秘密调集了包括第312师、第316师等约5万兵力,企图单独对中国军队驻守的松毛岭阵地发起突袭。
越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一举夺回失地,重新获得地位优势;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越军甚至准备了大量绳子,妄想将中国士兵俘虏。
由于之前的越军偷袭,解放军提高了警惕,炮兵指挥员赵扣斌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凌晨3点还组织了两轮试探性射击,甄别是否有越军埋伏。
这两轮精准的炮击,直接击毙了越军两个营长,造成大量伤亡,然而,越军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伤员们忍痛不出声,依然保持着严密的伪装,骗过了解放军。
凌晨5点整,越军发起了全面进攻,越军先是炮轰松毛岭,密集的弹道划破天际,如同流星雨般倾泻而下。
解放军119炮群立即展开反击,各型火炮齐射,就连师属坦克营的坦克也一字排开,在阵地前200米处来回扫射,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火墙。
地面上,战斗异常惨烈,越军不顾伤亡,一波接一波地发起冲锋,解放军使用密集的火力网予以坚决阻击,每一进攻都有大批越军死亡,硝烟中泛着诡异的红色。
中午时分,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弹药消耗巨大,119炮群已经打光了所有炮弹,这短暂的火力真空期,越军一个营抓住机会占领了松毛岭高地。
下午1点,随着新弹药的到位,119炮群对松毛岭高地展开了疯狂轰击,在炮火的掩护下,解放军冲上阵地,很快就收复了高地,越军一个营守军仅存活6人。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越军的伤亡惨重,根据后来统计,仅这一天,越军就有超过3000人伤亡。
越军指挥官还下达了“不准后退”的死命令,越军士兵被迫频繁发动冲锋,在解放军密集的火力打击下,如同割麦子般倒下,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坡。
松毛岭战役的惨烈程度,让后来观看战场录像的叶剑英元帅不禁感叹:“自淮海战役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
这场战役不仅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和国威,也给越南上了一堂教训深刻的课,他们原本准备的绳子没能派上用场,反而自己的士兵在战斗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