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工业机器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中国不行”。确实,这块市场长期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安川的天下。但近年来,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现在发那科、库卡、埃斯顿市场占比分别是多少呢?
日本发那科:黄色帝国的坚守提起发那科,恐怕没人会对那抹明亮的黄色陌生。
这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标志,代表了技术的巅峰与行业的地位。
从1972年从富士通独立出来,发那科用它的技术创新一步步搭建起了自己的黄色帝国。
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它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
发那科的起步并不算抢眼,当年只是靠着数控机床(CNC)在制造业里开了个好头。
可是光靠CNC显然不够,到了上世纪70年代,它敏锐地捕捉到工业机器人的巨大潜力。
当时全球制造业如日中天,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开始显现。
发那科果断出手,靠着技术积累和精准布局,把工业机器人这块蛋糕切得又快又稳。
从那时候起,它家的机器人就以轻负载、高精度闻名,尤其是在3C电子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屏幕贴合、零件组装,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有发那科机器人的身影。
时至2023年9月,发那科累计交付的工业机器人已突破100万台,而从50万台到100万台仅用了6年时间。
发那科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它的全球市场布局,这一招玩得特别溜。
在美国,它与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合作,在汽车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
在欧洲,它靠开放式接口拉拢了大量中小企业,市场覆盖得相当全面。
这样的多手准备,让发那科在全球都能吃得开。
不过靠技术吃饭的发那科也不是没有烦恼。
近年来全球市场风云变幻,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来势汹汹,尤其是中国品牌的崛起,让发那科明显感到了压力。
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发那科的全球市场份额下降到了11.1%,比2023年的12.3%缩水了1.2个百分点。
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订单额同比减少17%,其中中国市场下滑高达36%。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本土品牌正在步步紧逼,抢下了不少地盘。
发那科也没有坐以待毙,迅速调整策略,加快了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
联合西门子推出了一款搭载AI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优化生产流程。
此外还把业务拓展到医疗器械、食品加工这些新兴领域,试图用多元化布局为自己开辟新的增长点。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4年全球数控系统行业龙头企业分析 发那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组图】》
德国库卡:橙色巨人的突围库卡代表色是耀眼的橙色,是汽车工厂里的标配。
焊接、搬运、喷涂、组装,这些流水线上少不了它在旁边挥舞机械臂的身影。
这家诞生于1898年的老牌德国企业,最初只是做照明设备的。
后来发现工业自动化才是真正的大蛋糕,于是果断转型。
1973年库卡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全电动六轴工业机器人,一时间风头无两,自己也顺势成为了行业里的顶级玩家。
凭借着高负载、强灵活的技术优势,库卡一步步从欧洲打到了全球,成了工业机器人界的老大哥。
库卡能走到今天,靠的可不只是技术过硬,还得益于它的市场眼光和布局功夫。
早年它就和宝马、戴姆勒这些欧洲车企打成一片,在汽车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
后来又把眼光投向了北美和亚洲市场,把自己的橙色机器人卖到了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库卡的身影愈发频繁。
2016年它被美的集团收购后,如虎添翼,既有资金撑腰,又借着国内市场的东风再攀高峰。
不过库卡这些年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全球经济放缓,制造业投资缩水,高端机器人市场也难免受到冲击。
库卡加速了在协作机器人和柔性制造领域的布局,推出了一系列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产品,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
不过说到底,那些能搬能焊、能喷能组的高负载机器人,依然是它在行业里傲视群雄的资本。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库卡的全球市场份额又涨了3个百分点,达到7.7%。
尽管风云变幻,这位橙色老兵依然还在续写自己的辉煌。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2023年Q1-Q3-2024年Q1-Q3工业机器人出货品牌份额TOP10(按销量,%)》
中国埃斯顿:自主创新的追赶者说起埃斯顿,可能不少人觉得陌生,但这家低调的企业,近几年却成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一匹黑马。
和那些百年老店的国际巨头相比,埃斯顿起步晚了不少,1993年才成立。
工业机器人,说到底拼的就是核心零部件的实力。
伺服电机是心脏,减速器是关节,控制系统就是大脑。
这三大件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卡着脖子,让国内企业不光成本高,技术也受制于人。
埃斯顿一开始就瞄准了这块硬骨头。
从伺服电机到控制器,埃斯顿用了整整十几年的时间,不断研发、不断试错,终于在这些关键零部件上实现了自主化。
到了2015年,埃斯顿终于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不仅价格亲民,而且性能稳定,完全能和国际品牌一较高下。
它们的心脏和大脑都是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洋货的掣肘。
无论是汽车制造还是电子装配,埃斯顿的机器人都能派上用场,这才是真正的硬核国货。
不仅如此,埃斯顿的目光早早瞄向了海外市场。
通过收购英国Trio、德国M.A.i和Cloos,补齐技术短板的同时,还打通了欧洲的大门。
这几年,埃斯顿的机器人已经走进了欧洲和东南亚的工厂,用中国智造告诉世界,咱们不仅能造便宜货,还能造高精尖。
市场表现是最直观的晴雨表。
2024年前三季度,埃斯顿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8.4%提升到了9.4%,销量突破2万台,营收33.67亿元,同比上涨4.38%。
不过话说回来,埃斯顿目前还是个追赶者,和发那科、库卡这些行业巨头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国际品牌的技术壁垒依然难以撼动。
而且国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他本土品牌都在抢市场,埃斯顿能否继续保持优势,还得看它接下来的表现。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2023年Q1-Q3-2024年Q1-Q3工业机器人出货品牌份额TOP10(按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