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史上最远的快递单,在2.25亿公里外取回了一捧火星土壤。中国已然按下了确认键,预计在2031年左右就能够收到这份来自火星的土特产。美国那边发出的待取件,啥时候能到呢?

咱们的火星路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虽然起步不算早,但咱有后发优势。
2020年,天问一号那是相当争气,头一回就实现了绕、落、巡三步走。
这开门红,给后面的火星采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咱们又安排了2025年的天问二号小行星“卡莫阿莱瓦”采样任务。
先拿个小目标来练练手,将地外天体采样的各个关键技术,都逐一磨合到位。

祝融号火星车和天问一号着陆器
原本咱定的是2030年出发,现在发射时间提前了两年,也就是2028年发射,2031年返回。
当然,咱也不是盲目提速,这背后靠的是嫦娥五号月球采样的经验打底,还有天问系列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升级。
这次火星取样,咱们选择了相对稳妥的两次发射+火星轨道交会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用两枚火箭,一枚负责发送着陆器和上升器,另外一枚负责把轨道器和返回器送上去,然后在火星轨道上来个鹊桥相会,最后把装满火星样本的返回舱送回地球。

嫦娥五号探测器正在月球表面采样
这方案的好处是啥?
能用上天问一号的着陆经验,嫦娥五号的返回技术,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风险自然就小多了。
而且核心技术咱都是自个儿攥在手里,不用看别人脸色。
至于在哪儿下手,目标初步锁定在了克律塞平原或者乌托邦平原。
科学家们判断这两个地方或许有远古生命的痕迹。
采样方式包括表面采集和钻探,可能还会有直升机和六足机器人辅助。

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水手号峡谷
中国航天走的这条路,其实是深谋远虑。
咱们充分利用了探月工程这个练兵场,在月球上积累了大量地外天体采样的经验。
同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技术的复用,不但降低了研发成本,也缩短了研制周期。
中国航天并非一味追求技术上的高大上,而是更注重任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与其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虚无缥缈的技术创新上,不如踏踏实实,把现有的技术做到极致。
2031年,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见证中国航天再次创造历史。
参考信息:
1、太空网.《中国首辆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着陆火星》
2、太空网.《中国将火星样品返回发射时间提前两年至2028年》
3、中国日报网.《中国计划在2031年左右取回火星样本:实验室》

天问三号任务简介
美国NASA:完美主义的代价说完了咱们的火星取样计划,再来瞧瞧美国这边的情况。
要说美国航天也是老司机了,但这次火星取样任务,也是犯了难。
美国从1970年代就开始琢磨火星采样的事儿,90年代那会儿,更是提出了好几个火星采样返回的方案,可谓是磨刀霍霍,准备多时。
2021年2月,毅力号火星车终于成功着陆火星,开始了采样工作。

毅力号火星着陆示意图
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43个样本,等待着被带回地球的那一天。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NASA的原计划,是在2031年返回地球,不过由于预算超支、技术协调复杂等原因,这个日期被一推再推。
现在看来,得等到2035年到2039年之间了。
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2024年4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等到2040年才能返回样本是“不可接受的”。

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行驶时的轨迹
美国这次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是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的,原本是想强强联手,事半功倍。
可没想到,这反而增加了任务的复杂度。
不同机构、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时候比搞技术还棘手。
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很容易扯皮。
相比咱们的火星取样计划,NASA的这个要复杂很多。

装载了毅力号火星车和机智号直升机的阿特拉斯V火箭
按照NASA最初的计划,要在火星上发射火箭,把样本送入火星轨道(这将是人类首次从另一个行星表面发射火箭),然后由欧洲航天局研制的地球返回轨道器将在火星轨道捕获样本容器,并将其安全送回地球。
样本将通过地球再入舱返回地球表面。
这种方案,技术难度高,容错率低,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任务就得泡汤。
面对这些困难,NASA在2025年1月,提出了两个简化方案。

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火星
一个方案是改良天空起重机系统,就是之前送毅力号和好奇号登陆火星的那套。
另一个方案就是找Space X或者蓝色起源这样的商业公司来救场。
美国就是陷入了一种“技术完美主义”的陷阱。
总想着一步到位,用最先进的技术,搞最牛的项目。
但问题是,航天这种事情,不是光靠技术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高效的组织协调,更需要务实的态度。

火星探测器家族
NASA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确定最终的火星样本返回架构方案,目标要在2030年代返回样本,成本在55亿至77亿美元之间。
至于到底能不能成功?
咱们一起期待吧。
参考信息:
1、CNN官网.《美国宇航局收集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现在它正在制定新的计划来取回这些缓存》
2、维基百科.《美国宇航局和欧空局火星样本返回》
3、NASA官网.《美国宇航局将探索两种火星样本返回着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