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最大粮商,中粮全球仓储能力3300万吨,印度FCI呢?

七七看体育 2025-04-17 20:58:37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而言,吃饭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粮集团就一直守护着我们的米袋子。几十年风雨过来,中粮集团早已将触角伸向全球,构建起一张庞大的粮食安全网。

而在亚洲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他们的粮食安全又是如何保障?印度食品公司(FCI)的全球仓储能力又如何?

中粮集团:全球粮食安全守护者

中粮集团几乎与新中国同岁,从其成立开始,就肩负起为国家出口创汇、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咱们的粮油供应的重任。

那时候不比现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得很,需要高超的腾挪周转本事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改革开放之后,中粮也开始转型,决定亲自下场搞实业,走市场化的路子。

进入新世纪,大家生活好了,消费升级了,全球粮食格局也在变。

这时中粮提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

中粮粮食仓储

从种子落地开始,到种植、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再到最后的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为啥要这么干呢?

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粮价比咱们国内低30%-50%,另一方面是咱们国内的粮食供需结构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现在大家吃肉多了,对大豆这些饲料作物的需求猛增,光靠自己种就不太够了。

咱们的粮食自给率从2000年的93.6%降到23年的的81.1%左右。

国家决定借鉴国际大粮商的做法,到全球去建仓储物流,掌控粮源。

于是中粮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

中粮国际完成了巴西大豆产品的试点装运

2014年中粮斥资超30亿美元收购荷兰尼德拉(Nidera)和香港来宝农业(Noble Group),在南美、北美、黑海等核心产区,拥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和运营网络。

这不仅仅是多了几个工厂、几个仓库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人家的国际采购平台、物流网络和咱们国内强大的加工、分销能力结合了起来。

如今中粮的贸易网络已然覆盖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粮商。

那么这位国际大粮商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实呢?

咱们来看几组数据,感受一下。

中粮在世界各地的设施

先看加工能力。

中粮在全球的油脂加工、糖料加工、乳品加工、小麦加工、饮料加工等多个领域,都形成了千万吨级别的加工能力,全球总加工能力超过了惊人的1.2亿吨。

再看物流中转能力。

目前它的全球中转能力达到了7400万吨。

为了打通关键节点,中粮还在不断加码。

比如在巴西的桑托斯港,这个南美最大的港口,中粮正在升级码头,预计到2026年,光这一个港口的中转能力就能从现在的350万吨上升到1400万吨。

中粮在巴西的糖厂生产糖和乙醇产品,供应当地和国际市场

国内的长江口的靖江码头项目也在推进,建成后通过能力将达到1400多万吨,将占据长江口粮食物流规模的四分之一。

中粮手底下还有一支全球领先的国际散粮运输团队,每年调度的粮食散货船运量超过5000万吨。

最后看看仓储。

中粮在国内的仓储能力是3000万吨,在海外也有400万吨。

两者相加,中粮在全球的总仓储能力达到了3400万吨。

从一个外贸窗口,到布局全球、掌控全产业链的国际大粮商,中粮集团 一直在为咱们的粮食安全努力。

中粮集团位于巴西桑托斯港的码头预计将于2025年开放

参考信息:

1、维基百科.《中粮集团》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度报告——70周年】中粮七十年 敢为天下先》

3、中粮官网.《中华粮网:国际大粮商重新洗牌!中粮集团持续全球布局》

印度FCI,庞大的公共分配系统

说完了中粮,咱们把目光转向印度。

同是人口大国,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点儿也不比咱们小。

但与咱们不同,印度没有一家像中粮集团那样明确被定义为国家最大粮商的单一企业。

印度的粮食体系,更像是一张大网,处于正中是政府机构,牵引着多个私营企业。

在这张网里,唱主角的政府机构是印度食品公司(Food Corporation of India,简称FCI),主要负责粮食收购、储存以及分配等工作。

FCI仓库的工人们正搬运从货车上卸下的大米

FCI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严重的粮食危机。

那时候的印度,刚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脱身不久,农业基础薄弱,粮食产量不稳定,严重依赖美国的粮食援助计划。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印度政府,决心要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于是就有了FCI。

FCI有三大使命:一是确保农民获得最低支持价格,二是为消费者提供粮食保障,三是管好国家的粮食储备。

为了完成这些使命,FCI自然得有足够强大的仓储能力。

印度卡纳谷物市场

目前的粮食储存能力大约3719.3万吨。

但与中粮遍布全球的仓储网络不同,FCI的仓储设施,几乎全部集中在印度国内。

FCI的仓储设施主要分为三大类:自有仓库,租用仓库,以及露天储存场地(覆盖着防水布的粮堆)。

其中,自有仓库约占总容量的40%,租用仓库占60%。

这种储存结构,也折射出印度粮食储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大问题——现代化仓储设施不足。

FCI的运作模式,与中粮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更偏向于一个政策执行机构。

FCI通过电子拍卖控制管理小麦价格

每年到了收获季节,FCI就按照政府定好的最低支持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小麦和稻谷,然后把这些粮食储存起来,通过遍布全国的超过54万家平价商店,以补贴价格分配给大约8亿低收入人口。

这套庞大的公共分配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安全网之一,确实为印度的粮食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种模式也使得FCI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首先是储存损失问题。

由于现代化仓储设施不足,储存过程中,每年都要损失7%-10%的粮食,价值数十亿美元。

FCI 通过 PPP 在三个州加强仓储和运输基础设施

其次是运营效率问题。

FCI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复杂的运作流程,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地推进FCI的改革进程。

比如在2015年成立的高级别委员会,对FCI进行评估并提出改革建议。

印度也开始搞起了仓储现代化计划,目标是在2026年,新建1000万吨那样的现代化仓储设施。

同时印度正积极引入卫星监测、电子采购平台等技术手段,希望能提高粮食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参考信息:

1、krishijagran官网.《印度史诗级粮食储存革命:农业格局的改变者》

2、印度新闻信息局.《印度食品公司拥有 1923 个仓库,总容量为 371.93 LMT,用于储存中央储备粮》

2 阅读:1723
评论列表
  • 2025-04-18 18:14

    世界老赖绝非浪得虚名! 印度一直打着反华旗号、拼命表演、以获取西方援助,作秀多必成为骨子里的真情,很难改变的;联美制华、联俄压华为印度赢取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七七看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