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党员或者我们党里的重要干部,那肯定得对个人背景好好查一查。可工作人员照着刘东楚给的信息去核对时,却发现那些信息有点含糊不清。
可是,工作人员经过一番细致调查后,发现这位在广西赫赫有名的剿匪能手,早先竟是湖南那边的一个大土匪头子。
为啥湖南那个头目会转变成土匪呢?这些年他都经历了啥?
快来,咱们一起走进剿匪大英雄刘东楚和那些匪首们的精彩人生故事。
那个地主家的孩子
说起广西那位被当成剿匪英雄,结果却是匪首的事儿,工作人员是在翻查他资料时,无意间逮到了一些线索。他档案上写的地址是“湖南邵阳县荷叶乡毛山村”,但奇怪的是,那地方压根不存在,更别提有个叫“刘伯顺”的人了。
这让工作人员挺纳闷,这位剿匪英雄又不是啥不能见人的角色,为啥要用假名字来搪塞呢?经过工作人员一番细查,这才把这位剿匪英雄刘伯顺的真实底细和过往给挖了出来。
刘伯顺,本名刘东楚,老家在湖南隆回县的荷香桥毛铺乡刘家村。他小时候,家里拥有好几亩好田,算是当地挺有钱的地主,家庭条件相当不错。
刘东楚小时候过得挺滋润,可惜他妈妈身体不行,很早就走了,留下他一个人。
1920年的某一天,有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妇女,领着俩娃走到刘家大门口要饭。刘老爷子一看,这女的岁数不大,模样还挺俊,拿到吃的头一件事就是先喂给自家孩子,他心里琢磨,这肯定是个心眼好、疼娃的妈。
妻子走了之后,刘父一个人要管三个娃,可他一个大老爷们哪懂咋照顾孩子啊。这时候,有个女的来讨饭,刘父看她挺可怜的。聊了几句,刘父才知道这女的姓蒋,是旁边县的,以前家里日子还算可以,但五年前她老公突然没了,留下她和三个娃,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家里没了主要赚钱的人,加上几个娃娃都还小,这几年他们过得特别不容易。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两年前,蒋氏没办法,只能狠下心把亲生儿子送给别人家,自己带着另外两个小的过日子。
但是命运对他们并不手下留情,蒋氏长得太漂亮,引来了很多人的眼红。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她自己的安危,她只能带着孩子们逃离家乡,一路上靠要饭来到了隆回。
刘老汉瞧着蒋氏挺不容易的,就提出来要娶她,还拍着胸脯保证会照顾她的俩娃。蒋氏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带着娃到处讨生活,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现在有了刘老汉这个依靠,对她来说可真是最好的出路了。
蒋氏带着俩娃改嫁到刘家,刘东楚对这位后妈没啥好感,连带那两个新来的兄弟也看不顺眼。说白了,他就是从心底里不把他们当回事。
张光标和张光丽是蒋氏带来的两个孩子,虽说他们跟着蒋氏改嫁后,吃穿不愁,但刘家的几个兄弟姐妹对他们态度一般,所以他们其实过得就像是寄居在别人家一样。
后来,妹妹张光丽因为重病走了,蒋氏带来的孩子里头,就只剩张光标一个了。
1931年的时候,刘东楚还在上学,他在学校里头组织人玩赌博游戏,老师知道了特别生气,立马就把他给开除了。刘东楚呢,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他本来就不爱念书,再加上家里挺有钱,钱的事儿他从来都不愁。
刘东楚回家以后整天在家闲逛,啥也不干。刘父琢磨着,他好歹念过书,认识几个字,就费了好大劲给他找了个教小学的活儿。这活儿挺轻松,也不难,刚开始刘东楚干得还算可以。但时间一长,他心里就不太高兴了,觉得这份工作实在没意思,还特别挣钱少。
一冲动之下,刘东楚就直接去找了当地的土匪头子廖坤富,两人还拜了把子成了兄弟。在跟着廖坤富的那段日子里,刘东楚学到了不少武功秘籍。他们还一起买了枪,刘东楚不光学会了怎么用枪,而且枪法还挺准。
这俩家伙原本就不是善茬,他们买了枪就开始做起了土匪的坏事。不光抢当地老百姓的钱和东西,甚至还动手杀人。就这么着,他们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到处都是对他们的愤怒。
碰到那些特别猖狂的土匪,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刘东楚他们两人平日里看着挺横,但一碰到正规军的枪炮,立马就怂了。政府在围剿土匪那会儿,刘东楚一听到风声就连夜逃跑,而廖坤富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跑得慢,结果被当场打死。
瞅见兄弟那凄凉样儿,刘东楚打死也不敢再露面了。他怕政府找上门,索性跑到贵州藏了起来,一直等到抗日战争彻底打完,才敢偷偷摸摸回老家。
回到家,刘东楚还是老样子,整天闲晃。不过这次,他得知自己继母那边的兄弟张光标已经“混出了名堂”,心里盘算着去投靠他,重拾以前的“手艺”。
湖南地区的土匪头目
刘东楚在国民党追捕土匪时居然溜掉了,那他为啥还要回头干那老行当呢?
要不是知道弟弟张光标在当地成了大名鼎鼎的山大王,刘东楚可能就不会选择走这条路。刘东楚本来生活得好好的,但一听说张光标那小子在当地闹得风生水起,成了个响当当的土匪头子,他心里就开始琢磨了。或许,自己也可以试试这条路子。
张光标和刘东楚的情况不一样,他并非刘父的亲生儿子,所以刘父只负责让他吃饱穿暖,不会花钱供他上学。在家里,他还经常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和排挤。到了16岁那年,因为和母亲吵了一架,张光标心里憋着一口气,干脆离家出走,跑到浙江那边去当了几年兵。
然而,他在军队里并未闯出什么名头,退伍后尝试搞点小买卖,却也都不见成效。瞅着自己这般失意落魄,张光标索性咬了咬牙,决定上山当土匪去了。
张光标有个土匪叔叔,名叫张云卿,于是他就去找这位叔叔投靠。但这位叔叔对他并不怎么上心,只是碍于情面,给了他一个小班长的差事,许多核心事务都不让他插手。
张光标心里憋得慌,一不做二不休,拉着几个哥们儿自个儿出去打拼。虽说他在外头没混出个大名堂,但干起土匪这行当来还挺顺手,好歹也在当地闹腾出了点名气,成了个让人头疼的角色。
刘东楚一听说自己的哥们儿当上了“山头老大”,心里就琢磨着要去投靠他。张光标一听刘东楚这想法,马上热情地回应,说刘东楚好歹念过几年书,算是个有墨水的人,这正是他们这帮土匪缺的。
刘东楚和张光标两兄弟很快就达成共识,当下就商量好,要用他俩的名字在当地拉起一支土匪队伍。说到他俩当土匪那会儿,简直坏得没法说,就一个字——“劣”。
从1949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也就短短四个月左右,这两个人在当地疯狂抢劫,次数不少于200回,还残忍地杀害了26条人命。
这两个人当土匪时嚣张得很,不光对老百姓下手,连我们党的人也不放过,公安干警、地方上的干部以及他们的家人都遭到了他们的毒手,这事情做得太过分了。
1949年11月份,解放军派队伍到湖南去清除土匪。其他土匪一瞅见解放军来了,都使尽浑身解数想逃跑,但刘东楚和他的同伙却觉得自己能和解放军较量一下。这俩人非但不害怕,还胆大包天地把独立15团的许连长给害了。
第二个月,那两个人纠集了二十多个土匪,摸黑去了黄桥铺的三区政府搞突袭。他们在政府里面见人就砍,一通乱杀,结果害死了十多个干部。
1950年开头那会儿,这帮家伙在沙路塘拦路抢东西,一听到有土匪在那儿闹事,护车的公安人员立马带上队伍赶去收拾他们。可没想到的是,好几个公安人员竟然被土匪给害了。这一连串的事儿,真是让人火大。
湖南那边剿匪有了新进展,刘东楚和张光标这俩家伙,眼瞅着就蹦跶不了多久了。他们手下的小喽啰,要么死了,要么被抓了,整个匪帮现在就剩他们俩光杆司令。他俩怕一块儿逃太显眼,就商量着分头行动。
1950年3月份,张光标被抓了。刘东楚一看这情形,心里就明白,自己在家乡是待不下去了,要不然迟早也得被抓。所以,他当晚就赶紧收拾东西,第二天一早,背着包袱就匆匆走了。
刘东楚拼了命地逃到广西那边。那时候,路不好走,消息也传得慢,再加上湖南那地界土匪横行,解放军整天忙着到处抓土匪,根本顾不上一直盯着他。这样一来,刘东楚就瞅准机会,成功溜走了。
跑到广西那边后,他肯定是不敢再用真名刘东楚了,就改名叫刘伯顺,干起了沿街叫卖货物的活儿,成了个走街串巷的货担郎。
货郎不呆在一个地方做买卖,他整天扛着担子在乡下的小路上晃悠。这样既能赚到钱,又能悄悄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刘东楚是个货郎,平时得经常补货,所以他跟批发商王鸿兴挺熟的。巧了,当地的武工队炊事员向延炳也经常到王鸿兴这儿买东西,一来二去的,向延炳也经常能碰到刘东楚。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结果发现都是湖南的老乡。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遇到老乡,亲热得很”。在那个时候,交通很不方便,能在外地碰到自己家乡的人,心里头别提多激动了。聊着聊着,两个人就熟络了起来。
这时,刘东楚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货郎这行当,整天大街小巷地跑,不仅累人,还容易被人盯上。要是能想办法加入武装队,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还能顺便给自己换个“干净”的身份。
碰到状况
刘东楚靠廷炳的关系,成功进了武工队,在里面当起了厨师。虽然干的是做饭的活儿,但好歹也是个正经差事,挺稳定的。
当地的武装工作小组整天忙着打击土匪,而刘东楚他们呢,就管着给大家张罗吃的喝的。就这样,日子平平淡淡地过了好一阵子。
几个女同志根本斗不过那些土匪,她们心里害怕,根本不敢反抗,因为反抗的话土匪肯定会下狠手。眼看着她们就要被土匪强行带走,就在这紧急关头,突然有人大吼了一声,抡起扁担就把土匪手里的枪给打掉了。
土匪们还没从枪被夺走的惊愕中缓过神,拿扁担的家伙眼疾手快,一下丢了扁担,捞起枪就对着一个土匪的脑袋“啪啪”两下,土匪的头骨直接就被打碎了,倒在地上。一见这情形,刘东楚立刻调转枪口,对准了剩下的土匪。
那帮土匪压根儿没想到这儿还藏着个“硬茬子”,他们哪里敢跟他豁出命去干,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几个女同志获救后,不停地向她道谢。等队员们回来,都纷纷赞扬刘东楚的勇敢行为,夸个不停。这样一来,刘东楚就从炊事员的岗位,转成了正式的武工队成员。
刘东楚以前当过土匪,所以对土匪的那一套门儿清。他带着大伙儿不断改变行动路线,常常能让土匪们措手不及。就算在广西大规模剿匪那会儿,刘东楚的打击行动也是相当出彩的。
刘东楚不仅在带兵剿匪上有一套,劝土匪投降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可能因为他以前也当过土匪,特别懂那些人的心思。他就瞅准这点,一点点瓦解土匪的心理,结果没动一兵一卒,就让好几个土匪投降了。
刘东楚在抓土匪时表现特别出色,这事儿武工队全给上报了。没多久,刘东楚就成了广西融安的大名人,人称“剿匪高手”。在那半年里,刘东楚战功赫赫,组织上对他那是一个劲儿地夸奖。
1951年春天4月份那会儿,广西的匪患问题慢慢不那么严重了。上头觉得刘东楚挺有本事的,就打算正式让他当国家干部。刘东楚在打土匪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出色,而且“剿匪英雄”这个头衔在当地特别响亮。所以呢,刘东楚就被派去当融安县龙虎乡的副乡长了。
第二年,刘东楚又当上了融安县的公安帮手。那时候,他的档案其实有些猫腻,但每当有人问起他过去的经历,他就简单说父母早就没了,小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牛,后来跑到广西做了点小买卖。这些话听起来挺平常的,乱世里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再加上他是出了名的剿匪能手,大家伙儿心里头就认定他不是啥坏人,也就没往深了查。
从法律角度看,刘东楚这种匪头子本该被判死刑。不过呢,在广西那阵子剿匪,他还真立下了不少功劳,干掉了一大批土匪。所以,法院在给他定罪的时候,确实有些纠结。
商量过后,刘东楚得为他以前干的坏事担责。但看他自从跟武工队打交道后就没再胡来,还立了大功,最后就定了他个无期徒刑,没让他上断头台。
刘东楚在牢里蹲了整整25年,因为里头表现挺规矩,最后给放出来了。出狱以后,他就跟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