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朋友,四川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1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新闻发布会上,周海琦身着干练的西装,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彼时无人想到,一个月后,这位厅级女干部的人生将因一条“生活奢靡”的举报线索而彻底转向。
图源:政知见
这场戏剧性的转折,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荡开了中国反腐斗争中的“风腐交织”新战场。
一、奢靡线索:从名表到别墅,权力与欲望的失控一条举报引发的“蝴蝶效应”2024年6月,四川省纪委监委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直指周海琦“佩戴价值数十万元的名表”“频繁出入高档会所”。起初,这条看似普通的作风问题线索,却在“风腐同查”机制下成为突破口。纪委调查组从一张周海琦佩戴江诗丹顿腕表的公开照片入手,顺藤摸瓜查出其配偶名下多套房产、境外账户资金流水异常。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奢靡背后的权力变现调查显示,周海琦的“高消费”与其职权紧密捆绑:
项目承揽:为某企业获得技术改造资金审批“开绿灯”,收受价值80万元的翡翠手镯;
职称评审:为多名高校教师“破格”晋升,收取“感谢费”累计超200万元;
家族经商:默许丈夫开办咨询公司,承接经信厅下属单位业务,年利润超500万元。
“她把经信厅当成自家后院,连食堂供应商都要分一杯羹。”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周海琦甚至要求下属单位采购其亲戚代理的办公用品,价格高出市场价三成。
二、风腐交织:一顿饭局牵出千万贪腐链从“四风”到腐败的惊险跳跃纪委通报中“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这一细节,揭开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权钱交易。2023年中秋,某民营企业老板在成都某私房菜馆设宴,席间“不经意”提到正在申报的智能工厂项目。周海琦轻描淡写一句“材料再完善下”,三个月后该项目获得2000万元补贴,企业方则“回馈”了一套海南度假别墅。
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围猎者”的糖衣炮弹
情感投资:商人张某连续五年春节拜访周海琦父母,每次留下2万元“敬老红包”;
雅贿陷阱:以“鉴赏”为名赠送齐白石画作仿品,实际夹带50万元购物卡;
代持洗钱:通过堂弟代持某科技公司股份,三年分红超800万元。
“这些围猎手段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察觉时早已深陷泥潭。”四川省纪委监委干部在警示教育片中如是说。
三、以案促改:四川反腐的“破窗效应”一场震动全省的警示教育大会2025年4月,四川省经信厅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周海琦的忏悔视频:“我忘了第一次收礼时的手抖,忘了入党誓词,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场以案促改大会,成为四川整治“风腐交织”问题的标志性事件。
制度补漏进行时
利益回避:领导干部亲属经商需全系统报备,违规者一票否决;
智能监管:公务消费接入区块链系统,异常数据自动预警;
群众监督:开发“随手拍”App,市民可匿名举报公职人员高消费行为。
周海琦案就好像一面镜子,照见部分干部在物质诱惑前的心理失衡,也映射出反腐制度与时俱进的必要性。从一条名表线索到千万贪腐大案,这场反腐战役不仅清理了“害群之马”,更重塑着四川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正如中央纪委网站评论:“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斩断风腐交织链条,方能守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