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记者同时举手,普京临时打断大秘的安排,让中国记者先提问!

熊爸爸前沿 2023-12-16 05:26:40

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年度记者会上,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当现场多名记者举手提问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让《纽约时报》的记者提问,但被普京打断,让新华社的记者先问。

——“不,先让新华社的记者提问,然后再给《纽约时报》。”

“不,先让新华社的记者提问,然后再给《纽约时报》”

普京这一举动,显然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话筒先给中国记者,再给美国记者。在处理中美俄这一三角关系时,普京现在也是以中俄关系优先,美俄关系次之。如今的俄罗斯,跟中国聊得更来,更有共同话题。

实际上,关于这一点,从新华社和《纽约时报》记者后来的提问,以及普京的回答中,就可见一斑。

俄罗斯总统记者会每年举行一届

新华社记者的问题是:“中国和俄罗斯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的协调行动有怎样的意义?您对两国明年的合作有怎样的展望?”

对此,普京表示:“中俄的合作水平非常高,今年的贸易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与此同时,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在迅猛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域。有一点我们曾强调过多次,那就是我们希望中俄2024年的贸易额能达到2000亿美元,但现在不用等到明年,今年双方就突破了这个目标。”

中俄的合作水平非常高,今年的贸易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

普京强调:“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保障。中俄既在军事领域,也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合作,但两国并不结盟,中俄之间的友谊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中国记者从宏观的角度就中俄关系进行提问,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提出最重要的问题。而普京也非常乐意回答这样的问题,借此机会对外展示了中俄关系过去一年的成绩——这就是中俄之间的一种默契,一问一答之间的对话很舒服,不会互相为难对方。

反观美国记者,问的问题就非常没有水平。《纽约时报》记者就就被关押在俄罗斯两名美国公民——保罗·惠兰和埃文·格尔什科维奇进行提问。这位记者称,让这两人回家,可以改善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

被俄罗斯关押的美国公民保罗·惠兰

对此,普京回答道:“俄罗斯并未拒绝交出这两人,但这需要双方协商。对话并不简单,美方应听取俄方的意见,采取折中的决定。”

为什么说美国记者的提问没水平?美俄现在的外交联系基本断绝,总统记者会向一贯爱茬的美国媒体开放,已经是足够给面子了。按道理说,美国记者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就美俄关系中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军控问题。毕竟美俄关系的走向,关乎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否。

但结果《纽约时报》记者却向普京询问两名被押美国公民的事情——不是说这个事情不重要,而是真没什么必要提问。

实际上,美俄都互相关押着对方的一些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互相交换——比如去年12月,因走私毒品而被关押在俄罗斯的美国女篮运动员格莱纳,就与被关押在美国的俄罗斯军火商维克托·布特进行了交换。

被关押在美国的俄罗斯军火商维克托·布特

也就是说,美国如果想要俄罗斯放人,那么美国也得放人。至于放谁,什么时候放,有没有其他条件,都是需要两国政府自己来谈。一个普通记者的提问,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连施压都算不上。普京回答也就是用几句话敷衍过去,因为暗处的交易不可能放在明面来谈。

至于美国记者强调的“让这两人回家,可以改善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更是无稽之谈。美俄关系现在的紧张情况,怎么可能是放一两个美国公民就能解决的?俄罗斯如果主动放人,放弃手中的筹码,最后只会显得自己软弱。

回过头来看,中美记者的提问水平,可以说高下立判了。而普京选择让中国记者先提问,也是知道中国记者才是更值得对话的那个,而美国记者大概率就是来找茬的。

普京知道,美国记者大概率就是来找茬的

以小见大。俄罗斯很清楚,在如今中美俄的三角中,中国才是那个值得对话,也听得懂俄罗斯声音的那一方,双方更聊得来。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外交和安全领域,双方之间都有许多共同话题。今年中俄两次举行元首会晤,以及各种频繁的高层接触,都印证了这一点。

而相比之下,美俄关系相较于去年,并没有太大的改善,由于巴以局势升级中美关系回暖等种种原因,美俄现在只是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战期”,但仍然处于沟通中断的状态,双方之间没有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普京要先把话筒递给中国记者了。而且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在未来几年的俄罗斯总统记者会上,中国记者的提问顺序都将被排在前面,优先级高于西方记者。

0 阅读:27

熊爸爸前沿

简介:熊爸爸为大家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