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

俊德看文化 2023-02-23 20:24:11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盗墓其中几种的方法;打洞,在决定打探洞之前,也就是下洛阳铲之前,还有一个观察的过程:即如何从地表植被来判断地下是否有古墓,这是盗墓贼必须要学会的。试想,青山处处埋尸骨,总不能随处打探洞吧,像野外地质勘察一样随便动土,那不早被人发现抓住,还能容你去“探地雷”?

图:地表植被(图中人与盗墓无关)

清末南派盗墓高手焦四,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绝招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绝就是“看”——“观草色泥痕”。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其技术含量却十分丰富,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和掌握的,要给师傅“提包”几年。

“观草色”,就是观察地表的植被生长情况,如果附近的地上植被生长不好,草色枯黄,就要注意了,如果地下有古墓,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大墓,往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当地正是古代墓葬区,这判断基本上就不用怀疑了。

图:古墓群惊现盗洞

为什么有古墓不长草,或是长不好?古人寻穴和造墓的技艺均很高超,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大陆核专家,他们在寻找核废料的库址和封存核废料时,便曾以秦汉时期的古墓作为标本,作了深入研究。发现,古墓所在地方地下水位很低,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和雨水都很难渗进墓穴。再进一步研究,还与封土的方式有直接关系。原来古人将棺材埋葬时,并非用普通的土,而是使用了干燥的木碳、粘稠的白膏泥、以石灰为主的三合土,由下向上,由里及外,逐层覆盖、回填、夯实。

图:唐中宗李某某陵夯土层(剖面)

由于此土经过人工处理,土壤板结,根本就没有肥,土壤中的水份含量很低,故而植物很难生长。还以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为例,此墓的地表植被就是这样,此墓坐落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5公里处的南指挥村。墓址及四周,不管春夏时节,也不管雨季旱季,庄稼就是长不好,成了一块没有人愿意耕种的荒地。

古墓上草长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与墓中过多地使用了朱砂、石胆、雄黄、矾石、磁石、礜(yù)石这些有毒性的金石之物。古人常用这些“毒石”来炼丹药,魏晋及以前时代的人特别喜欢服用,名为“五石散”,文雅地说法是“仙丹”,秦始皇寻找的“长生不老药”,也可能就是这玩意儿。此药实际是壮阳的春药,服用后浑身发热,下身也有生理反应,服后要吃冷食,要穿着木屐,穿宽松的衣服,以免药性发作损伤皮质。还要披头散发,以方便体内毒气散发,名为“行散”。时间一长,随葬的这些“毒石”的毒素也会随气挥散到地表,影响地表植被生长,甚至会把植被“烧”黄,致枯死。图:有古墓的地方植被生长不好。

焦四“观草色”,找古墓的原理就在这里。这一招其实最不神秘,早在曹操的三国时期就有人知道了。

《太平广记·墓冢》 (卷三百八十九) “王粲”条,便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时间长了,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下面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磐石。

焦四“观草色”,

王粲的神奇判断也透露出,魏晋时士族喜欢服用“五石散”的情况,不然,王粲也不会有此“经验之谈”。

当然,地下有古墓也不定就是植被长不好,有的情况正好相反,植被长得特别好,需要结合地形来判断。反正,地下有古墓,地表植被的生长情况呈异常现象。图:风雪之后

另外,如果在冬天,地面没有植被,则要采取另一套判断方法。在下雨下雪天,由于古墓所在的地层温度与地面水吸收速度,与周边地块不同,根据雪、水融化情况,也可以看出来。有古墓的地方如果是平地,雪层较容易形成,潮湿速度却比其它地方慢;如果地面高洼不平,或是有一定的海拔,这便更好判断了,让风一吹,积雪很难形成,看得更清楚了。

这些情况在刚下雪下雨的时候,表现特别明显。所以,过去有经验的盗墓贼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出来“拾粪”,或是披上雨具出村头“看大田。。。

以上介绍的只是文章,不能做实地盗墓用资料,如有人拿文章当盗墓参考,后果自负。

0 阅读:7

俊德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