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有来自政治跟制度方面的因素,更多的还有来自人为的因素。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大唐的国力达到巅峰,后期却开始沉迷享受,又因为流恋后宫,宠信亲近后妃的佞臣,先是有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有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私误国的杨国忠。而且唐玄宗本人甚至试图通过掌控安禄山和杨国忠来平衡政治势力,然而这两个人的权力之争,最终却成为了安史之乱最直接的导火索。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的一系列骚操作直接让人傻眼,简直堪比大明战神,本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无论是封长清、高仙芝还是哥舒翰,几乎所有的沙场宿将的共识都是据守潼关,等待各地方大军到达后形成合围之势再进行攻击必可大获全胜。
然后,唐玄宗却将封长清、高仙芝二人斩首,一代名将,常年在边关作战,经验丰富,还没发力就被自己人给砍了,
在杀了封常清,高仙芝二人后,唐玄宗又逼迫哥舒翰强行出战,导致哥舒翰兵败被俘,本来叛军是根本打不赢中央军的,最初只能算是一场局部叛乱,但通过李隆基的一顿骚操作,直接导致安史之乱扩大化,长安、洛阳等经济重地遭到严重破坏,要知道在哥舒翰指挥的潼关战役失败前,唐朝还有兵力和安禄山叛军相持于潼关一线,这说明,唐朝中央并没有虚弱到毫无还手之力,只是因为缺乏战备意识,被安禄山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以说,是李隆基把本可以局限于河南、河北的平叛战争直接打成了整个北方的战争,将朝廷仅有的一点生力军在潼关一战中全军覆没,不得不从遥远的西域调兵,一副好牌被唐玄宗亲手给打成烂牌,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乱。大唐帝国从历史的最高峰跌入了低谷,虽然最后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平息了这场战乱,但之后的大唐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而是成了苟延残喘、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的局面。
从开元盛世的英明睿智之君,到天宝时代的昏聩糊涂之君,前前后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判若两人,他把前半生给了政治和中兴盛世的大唐,后半生给了浪漫爱情与艺术。他亲手开创了盛世。但他又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我个人不太这么认为,要知道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清朝康熙时期的三藩之乱,一样来势汹汹,看起来也好像不可避免,但都被迅速平定,安史之乱本来有机会避免的,爆发后也有机会短期内平定,但都被玄宗的一顿乱操作给误了,我认为安史之乱唐玄宗至少要承担一大半的责任!你认为唐玄宗该承担多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