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试用版”亮相,美媒:轰20也在开发中,可能还不只一个型号

南斋孤风中 2024-11-12 20:16:18

珠海航展“彩虹7”的亮相。

这款采用飞翼布局的无人机,外形酷似美军B-2隐形轰炸机的“缩小版”,却是中国尖端科技。

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高端无人机。

二战时,德国率先研发的“飞翼”战机。

当时的霍滕战机,虽然未能实现量产,却开创了飞翼布局的先河。

今天的彩虹7,正是这一设计理念的现代演绎,只不过加入了隐形技术和人工智能。

从技术角度看,飞翼布局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这就像把一架普通战机的机尾、垂尾都“剪掉”。

只留下一个,流线型的三角翼。

不仅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还大幅提升航程和载荷。

更令人惊叹的是,彩虹7是一款“无人”轰炸机。

换句话说,它是一个会飞的超级电脑,能在高空自主完成侦察、打击任务。

美国知名军事媒体《军事观察》:

“彩虹7,是轰20的无人“试用”版本,轰20也处于开发阶段,据推测可能具备有人和无人驾驶版本。”

在现代空战中,隐形轰炸机能够悄无声息地突破防线。

彩虹7,性能有多强?

最新的轰-6K,搭载D-30KP2发动机。

航程从原来的6000公里,提升到8000公里,能携带最大15吨弹药。

1944年,美军B-29轰炸机的航程是5200公里,载弹量9吨。

今天的轰-6K,在这些指标上都已超越。

但在隐形性能上,轰-6K的雷达反射面积(RCS)据估计超过10平方米,相当于一架小型客机的大小。

而彩虹7,就是救星。

它的26米翼展,虽然不及B-2轰炸机的52米,但设计更加高效。

举个例子:

传统轰炸机,约30%的内部空间,要留给驾驶舱、生命维持系统等。

而彩虹7,可以把这些空间全部用于载弹和燃料。

1849年,奥地利首次使用无人气球投弹,到一战时期的“空中鱼雷”。

再到今天的高科技,无人战机。

短短170年,走完了载人航天100多年的进化历程。

2011年,美军RQ-170在伊朗被捕获时,曾轰动全球,其隐形技术让人震惊。

如今的彩虹7,在某些方面已经追平,甚至超越RQ-170。

从作战效能看,差异更加明显。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B-2轰炸机,曾40小时不间断奔袭,飞行员疲劳成为限制因素。

而彩虹7作为无人机。

理论上只要燃料充足,可以持续飞行50小时以上。

这种持久力,在现代战争中价值连城。

彩虹7的飞行高度,可达16000米,巡航速度0.7马赫,估计载弹量在2吨左右。

续航1万公里,最大起飞量13吨。

1万公里航程,意味着什么?

它可以从广州起飞,轻松到达关岛(约3000公里)后,还能返航两次。

16000米的飞行高度。

比民航客机巡航高度(约11000米),还要高出近5000米。

1938年,德国HE-178首次试飞时,航程仅有200公里。

80年后的今天,彩虹7的航程是它的50倍。

彩虹7的13吨起飞重量,2吨载弹量。

这个比例高达15%。

相比之下,B-2的载弹比例是11%(载弹18吨/起飞重量170吨)。

这说明中国在无人机效率设计上,已超越美国。

考虑到它是无人机,性价比可能远超有人战机。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7可能采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

现代战机的数据处理量,每秒可达10GB。

相当于,同时播放100部高清电影。

系统,可以在瞬间完成复杂的战术决策,这是飞行员难以企及的。

彩虹7探路

美媒把彩虹7,比作轰20的“孪生兄弟”。

当年F-117积累的隐形技术,为后来的B-2铺平了路。

今天的彩虹7,很可能也在为轰20探路。

就像在科技树上先点出一个“小技能”,为解锁“大招”做准备。

要知道,美军可是无人机技术的pioneer(先驱),连他们都没造出来,这说明彩虹7有多了不起。

对一二岛链的威胁很大。

以关岛为例,彩虹7可以从内陆基地起飞,完全避开近海防御,从意想不到的方向突防。

这种双线并进,(有人/无人)的研发策略很聪明。

彩虹7实战经验,可以为轰20提供宝贵数据。

让机器先试错,为人类探路。

一架B-2需要180名地勤人员保障,而彩虹7可能只需要十分之一的人力。

这种高效,正是未来战争的方向,载人轰炸机,可能也将让位于无人作战平台。

彩虹7,就像轰20的“缩小版”。

通过它来测试飞翼设计的各项性能,既经济又安全。

要知道,轰20的研发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亿元,而彩虹7,可能只需要其十分之一。

从历史来看,这种策略屡试不爽。

1940年代,美国研制B-2隐形轰炸机前,先用小型的“有人导弹”验证飞翼概念。

德国在研制Me-262喷气战斗机时,也是先用He-178这样的小型验证机探路。

“小步快跑”,比“一步到位”更稳妥。

技术层面,彩虹7的贡献可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空气动力学数据。

飞翼布局是一把“双刃剑”,隐身性好,但操控难度大。

彩虹7的每一次试飞,都在收集宝贵数据,这些数据比风洞试验更真实。

第二层,是控制系统。

飞翼飞机没有尾翼,全靠精细的控制算法。

彩虹7积累飞行控制经验,数据显示,一次典型试飞可以产生数百GB的飞行数据,相当于一部4K电影的大小。

第三层,是人工智能。

从自动导航到目标识别,彩虹7就像一个飞行的实验室。

这些技术,经过实战检验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轰20上。

大型项目一旦出错,损失就大了。

典型的军机研发周期,长达15-20年,成本动辄上百亿美元。

而通过彩虹7这个“试验田”,可以把很多潜在问题提前发现并解决。

这种渐进式创新,特别聪明。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彩虹7不仅是一款出色的无人机,更是为轰20研发路上的“探路”。

每飞一小时,都在为中国航空工业积累宝贵的技术。

未来的轰-20

1989年,首飞的B-2,造价高达23亿美元/架。

最终,仅生产21架。

其飞翼布局,虽带来极致隐身性能,航程可达11000公里。

但也暴露出明显短板:

维护成本高昂,每飞行小时维护成本约17万美元,任务单一,实战应用受限。

那么,中国的轰-20会步B-2的后尘吗?

显然不会。

解放军空军,正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备”转型。

以台海距离为例,从福建到台湾仅130公里,就算要打击第一岛链外的目标。

3000公里航程,也够用了。

中国空军,需要的是一款实用战略轰炸机,而不是一掷千金的“奢侈品”。

因此,无需追求B-2那样的超远程性能。

据推测,轰-20的造价约在8-10亿美元之间,计划量产40-60架。

它能携带,国产的YJ-12反舰导弹和CJ-10巡航导弹,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能与歼-20等新一代战机协同作战。

就像歼-20,没有简单照搬F-22的设计一样。

轰-20,必将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不追求面子,而是着眼实战。

如果把传统的飞翼式轰炸机,比作“飞行的三角板”。

那么未来的轰-20,可能更像一条“优雅的飞鱼”——修长的身躯,相对细长的翼展。

B-2这样的飞翼布局轰炸机,擅长低调潜行。

但速度并不惊人,最大速度仅0.95马赫。

当今,这种“慢条斯理”的作战方式,可能难以适应。

轰-20,很可能会采用“大展弦比”设计,通俗来说就是机翼长度明显短于机身。

就像苏-27战斗机的优雅身姿。

不仅能突破音障,还能灵活机动。

更重要的是,修长的机身能像“空中航母”一样。

装载各种新型武器,特别是体型硕大的高超音速导弹。

1935年,德国设计师阿道夫·布塞曼,首次提出“后掠翼”概念,彻底改变了高速飞行的可能性。

如今的轰-20,同样可能在设计上实现跨越。

据空军方面透露,轰-20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它的出现,可能会刷新人们对战略轰炸机的认知:

不再是,单纯的“隐形轰炸机”。

而是一款能够突防、快速奔袭、精确打击。

正如美军F-35开创了“第五代战机”的概念一样,轰-20可能会为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1132
评论列表
  • 23 5
    2024-11-13 07:29

    超越1944年的b29[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