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势如破竹,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关键阶段。越到最后关头,把握好每一次战机就越发的重要。
1948年,国共两党集合大量军队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对峙局面。蒋介石方面更是派遣了百万大军,对中原地区可谓是势在必得啊!形势实在太过紧急,毛主席立刻召集中央领导人就此展开会议。
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果断下令,让粟裕带领三个纵队的军队渡江,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接受任务后的粟裕没有听命行事,而是两次拒绝执行这个任务。
由于当时通讯不便,粟裕没能来得及与中央解释自己的想法。这不,在两次被拒绝后,中央便有人提出换掉粟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此话一出,参与会议的陈毅元帅坐不住了,他直接开口道:“无论用谁代替他,都会全军覆没!”
事实证明,陈毅元帅没有看错人。在与粟裕进行深入的交流后,陈毅也被粟裕的战略看法所说服,还转过头来帮助他一起劝说主席。最后在粟裕的建议下,解放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场争论的背景发生在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74师之后。国民党74师乃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精锐部队,拥有着极其先进的美式装备,师长也是蒋介石最为看重的将领之一。
凭借着此场战争的胜利,粟裕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军队中的战神位置。尽管已经获胜,但粟裕仍然在不断的对战争的细节进行着反复的推断。在多次反复的分析过后,粟裕发现了关键性的问题:我军在调动配合上面不如敌军。
因此在局面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粟裕就有预感,双方必然会在中原地区有一场困难的攻坚战要打。果然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蒋介石将大量的军队派往了中原战场,大战一触即发。
自己的猜测即将被验证,粟裕急忙将自己的看法写了下来,通过电报发送给了中央。只不过在中央收到电报的时候,他们刚刚对下一步的安排做出决定。
经过中共中央商量以后,虽然觉得粟裕的说法有可取之处,但是出于大局考虑,还是决定让粟裕带领着三支纵队直接渡江南下。吸引敌人的目光,将敌人给引到河波众多的江南地区,再通过游击战的方式来获取胜利。
收到中央的命令后,粟裕立刻采取了两手准备。他先是调动军队做着渡江的准备,而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向中央陈述自己的意见。并且在电报中,他首次用上了“斗胆直呈”这个说法。
在毛主席阅读完整封电报后,他显得有些凝重。因为上次为了说服粟裕执行命令,他已经就当前的局势进行了长篇描述。而粟裕如今再次发信来请求采纳他的想法,可见是对战场局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正好在此时,陈毅也在军区总部。陈毅可是粟裕的老搭档了,对于粟裕极其了解,想必他能够更好地分析粟裕此时的想法。
基于此,毛主席特意叫来了陈毅等领导人一起商量。会议上,陈毅也不能理解粟裕的坚持,本人也更加倾向于中央所制定的计划。尽管如此,当会议上有人提出想将粟裕换掉时,陈毅严词反对。
这次会议的结果还是决定支持党中央的原本命令,因此粟裕再次收到了渡江的消息。接连两次的反驳让粟裕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他立即在军部组织了一次会议,想要看看大家的想法。
恰好此时陈毅开完会从党中央回来了,他也全程参与了此次会议。当发现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要不要执行渡江战略时,陈毅显得有些难以理解。
他想了想,还是直接询问道:“这是中央军委主席亲自主持,并且你我反复商量的战略行动,你为何要改变呢?”
看着陈毅不解的表情,粟裕立刻就渡江的利害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在粟裕看来,我军武器力量已经不比敌军弱了,到江南进行游击战争却没有及时的武器补给,这对于我军来说是灭顶之灾。
紧接着,粟裕又严肃的说道:“中原少了三个火力强大的主力突击部队,其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在他的不断讲解下,陈毅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他不仅被粟裕说服了,还由衷的欣赏起粟裕这种不惧得失的勇气。
不过,陈毅也有一个担忧的地方,毛主席向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况且渡江计划早已通过了中央军委的一致认可,如今贸然改动会不会不太好?
在最后,陈毅考虑到今后的战况,还是同意了粟裕的想法。他加入到了劝说主席的队伍中去,二人一同写下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战情分析。
看着电报中的长篇巨幅,毛主席被打动了,他亲自发电文邀请陈毅与粟裕前来中央开会。
在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决定采纳粟裕的意见,让华野继续依托中原以及华东两个解放军与中野共同作战。并且在整训结束后的几个月内,暂时都不执行渡江计划,先集中全部力量消灭在中原的敌人。
就这样,粟裕按照党中央的策略继续留在中原地区,指挥军队与国民党主力部队进行交战。在年底时,粟裕发现了战机的变化,他发觉淮海战役的战机已经来到,便建议中央提前发动战争。
结果也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队遭到了一次重创。淮海战役的成功对解放战争而言意义重大,就连毛主席也高兴的夸奖过:“淮海战役,粟裕当论首功!”
不得不说,这粟裕真是一位优秀的指战员啊!他能根据战场上局势的变化而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在与中央军委出现意见不一时,他也会坚持自己的看法,三次斗胆上报,终于获得成功。
通过此事,也看出我党之所以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之处。我党的领导人会根据大家的建议及时调整决策,而国民党却从始至终在贯彻着“一言堂”的做派。如此一来,他们又如何与汇集群力的解放军抗衡呢!
参考资料: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0-11-21 23:33:31,粟裕为啥不执行毛主席制定的渡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