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最烂综艺,又出来「作妖」了

独立鱼电影 2025-04-11 09:00:36

前几天,演员培训竞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3》上线。

结果刚播一期就被骂上热搜,一星差评不断。

起因是,节目让演员王星表演被绑架。

众所周知,王星数月前刚经历过被人口贩卖。

他被骗至泰缅边境的诈骗园区,被剃光头、强制接受诈骗培训、吃不饱、没时间如厕……

若非女友及时发起网络求助,后果不堪设想。

事发不过仨月,就在综艺上被要求重演这段痛苦经历。

许多观众批评这一操作是「吃人血馒头」,为了流量揭当事人伤疤。

但也有人说,这是演员本人的选择。

不必因此大骂节目。

情况到底如何?

鱼叔觉得,咱们索性借节目,好好聊聊这其中的争议。

近几年,内娱出现了不少演技综艺。

《无限超越班》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至今,已播出三季。

先后召集到尔冬升、吴镇宇、惠英红等前辈演员作为导师。

后又请来不少内地资深演员。

可惜,节目争议总是大过内容。

第一季,「迪幂孟扎」「鲜肉能不能拍吻戏」等话题被吵出圈。

第二季,又有「综艺恶人」等剧情给观众气出结节。

连续两季,口碑烂到底。

到了第三季,便是开篇提及的王星表演内容争议。

但鱼叔认真看了节目,发现情况与舆论中提及的略有不同。

当导师与学员逐一到位,首次面试考核开始。

轮到王星时,导师态度都变得较为和善。

甚至表演未开始,郝蕾就因为共情演员经历湿了眼眶。

在王星真诚地自我介绍后,大家聊起他的遭遇。

同为演员,导师们其实更明白,王星身陷险境,只因为对机会的重视。

开启表演任务,是谈及「真实经历对演员的影响」。

王星说到,先前的经历确实加深了他对表演的认识。

接下来的表演题目就是「男主角被绑架,随时可能被撕票,打最后一通电话给家人或女友」。

王星的表演确实让在座所有人动容,也因此拿到了红卡认可。

而后,导师向华强问王星,是否有其他资源找到他,重拍这段经历。

王星表示确实有很多,但因为不想消费自己,一直在拒绝。

这档综艺,是他自主选择的。

原因是,王星觉得这本质是一档磨砺演技、聚焦演员职业性的节目,没有偏离自己的演员梦初衷。

他想让更多人看到他的演技能力,而非单纯的话题性。

翻看王星的社交平台,也能看到他表达了对节目的正向肯定。

这样看来,确实没有舆论骂声中那么不堪。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对此表示质疑。

有人觉得,王星接受表演安排,是因为他没办法拒绝。

毕竟,先前事件发生后,王星就曾在采访中表示。

对于像自己这样的小演员,最需要的就是机会。

节目中,王星同样提到,事发前自己一天就能投五十份简历,绝大多数杳无音信。

如今来参加节目,依然是视为一次宝贵的机会。

而这档演技综艺,确实是一堆冲着其热度来的项目里,为数不多与其专业相关的。

换句话说,王星至今的名气,来源于新闻事件,而非作品。

所以当节目组通过行业前辈给出考核内容,哪怕内容刺痛,似乎也不容拒绝。

毕竟沾染上不专业的名声,机会就更难了。

就像节目中,吴镇宇也支持王星善用这段经历,不必惧怕表演,去获得更多机会。

毕竟对于演员来说,生活经历与关注度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比如2004年发生的演员吴若甫绑架案。

吴若甫被歹徒绑架勒索,险些遭到撕票。

历经22小时生死救援,才虎口脱险。

让其重新思考了人生规划,改变了生活重心。

事发十一年后,他参演了以其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解救吾先生》。

这部作品所获荣誉颇丰,是演员对这段经历消化的结果。

但一部分网友觉得,节目组很有可能就是利用演员的这种心态让其「愿打愿挨」。

本质上仍是追名逐利,拜高踩低。

不信,换个大咖试试,还敢不敢这么搞?

演员的释怀不能靠外力逼迫,否则就是伤口撒盐。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部分网友认为。

可以理解演员自愿,也能明白导师们所说的,如今舆论环境下「接不接演都会被骂」。

但仍觉得节目组其心可诛。

也有人认为,若是要展示演员演技,为什么不提供客观一点的情景。

如此有针对性的考题,明显在追求噱头。

其次,且不说演员有可能出现创伤反应,节目真的有为观众考虑吗?

观众真的想看真实的事件受害者,在台上重演被伤害的场景吗?

哪怕不是真的被伤害,让人产生相关联想,也是残忍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就有探讨新闻伦理的内容。

传播领域的从业者都该遵从一定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

不能嘴上说着为人谋福祉,做的却是牺牲人的事。

「新闻传播应秉持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尊重隐私、避免歧视、不以权谋私、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权益、不进行商业炒作、不进行恶意攻击等原则。」

《热辣滚烫》中,杨紫饰演的表妹豆豆,答应帮女主角乐莹上节目找工作。

在后台指导乐莹回答问题,说是为了制造笑点,观众不会在意。

实则是把他人当工具,只是为了节目热度满足自己的KPI。

不顾乐莹被网暴,坚持播出恶剪片段,制造抓马情节。

而当我们知道真相再看这段情节,就会因明知当事人被折磨,还不得不做这些事感到更加心痛。

更何况相比虚拟剧情,王星的情况已是严肃的社会事件。

让其站在台上揭露伤疤,几乎也是在挑战着观众的自我道德要求。

鱼叔觉得以上这些争议,确实值得讨论。

比如演员要不要把创伤也作为表演机会?这跟敬业与否有无关系?

或是现在综艺制作的底线在哪?这到底算不算折磨嘉宾......

不过,鱼叔觉得王星这次表演被绑架,之所以引发观众这么大的情绪反感,不仅仅因为上面这些争议。

最重要的是,观众早已不信任,内娱演技综艺真的在打磨演员。

换句话说,这些所谓的培训结束后,真的有在向行业输送好演员吗?

还是闹剧过后,糟烂依旧?

说起来,内娱演技综艺距离初次热度大爆,已经过去数年。

直至如今,同类型作品仍然层出不穷。

然而回头一看,有几段以好的表演出圈的内容?

2017年的《演员的诞生》。

恶剪事件、「海娃」演技、「蚂蚁出走十年」等撕叉乐子,占据了节目主要讨论空间。

三季《演员请就位》,从开播到停播。

每一季都能撕出新花样,连导师、主持人都加入战斗。

甚至,所谓的「表演」本身也频频刷新观众三观。

2021年的综艺《我是女演员》中,现场直接上演强暴戏片段,并以此噱头营销,让人观感极度不适。

更别说一档女演员培训选拔类节目,却以男导师、男观众、男导演为主。

极少专业讨论,偏重外形展示,内核严重变味。

这些综艺不仅没能让观众看到表演的专业性。

反而成了争议人物的花样洗白场所,拉好演员下神坛的是非地。

但即便如此,类似的演技综艺仍是王星这样的底层演员为数不多能抓住的机会。

甚至是,只有出了名才勉强上车的奢侈机会。

这样一看,甚至有点悲凉。

要怎么对待一个演员以生命为代价追梦的真诚,才不算辜负?

要怎么平衡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与观感,才不至于厌弃?

要怎么让演员与作品结成正向循环关系,才不至于浪费?

这大概要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更值得下心思。

3 阅读:1235

独立鱼电影

简介:电影从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