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青年张熹,原来在北京做一名程序员(码农),现在已经转行做网约车司机,三年赚将近70万元。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羡慕他的高收入吗?不,其实这更是一个悲催的结局。
首先,他为什么放着高大上的程序员辞职不做了?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北京不允许非本地户籍参加高考,所以无奈只能回浙江做网约车司机。

假如他的子女可以在北京高考,那么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放弃程序员的工作选择回乡。
第二,做网约车司机固然很赚钱,但是也牺牲了很多,他工作起来日夜颠倒,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接居然十多单,累了就吃个方便面,然后咪一会儿。
高强度的劳动,熬夜加上风吹日晒,让张熙看起来非常老相,头发也秃了,发福的脸上布满了块块黑斑,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却五十多岁的人。
所以,从这个事情,我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是城市应该允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所以现在全国所有城市应该不分户籍,一致对待考生,允许外地人参加高考,这才是公平的,也是符合《教育法》精神的。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如果不允许外地人参加高考,那么就会造成城乡二元结构,许多熟练工不得不离开所在城市回家,不利于留住熟练工和长期稳定的人才,不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从目前来看,上海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外地人不管有没有住房,只要符合条件,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那么他们的随迁子女就可以参加高考。

这个就很好,我也是外地人,但是我的孩子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否则我也要把她送回老家做留守儿童,想想都心酸,我根本舍不得啊。
第二,不管干什么工作,都不要太拼命,要学会保养身体,延缓衰老。
像张熙这样,虽然赚到了钱,但是吃的还是垃圾食品方便面,人也提前衰老了,失去了青春和健康,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