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提醒大家:少吃燥物,多吃3样忌1事,增强免疫平安过冬

活力源泉养护 2024-12-21 14:18:33

古人云:“冬至一阳生”,此时阳气开始回升,是新一轮生命力复苏的开始。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开始,对于人们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尤其在这个季节,调整饮食习惯对于增强免疫力、维持体温、规避冬季常见疾病而言,可谓至关重要。

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令的转换,也是人们在这一年中关注养生的最佳时机,为了能够帮助大家抵御寒冷,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侵袭,建议大家少吃燥物,多吃3样,忌1事。

一、冬至为什么要少吃燥物?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且干燥,这对人体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认为是藏精之所,并且在水液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季节,大家要特别注意养护肾脏功能,并且要避免体内的燥热之气过于积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而“燥物”在这个时节尤为容易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

燥性食物指的是那些具有较强发散性和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辛辣、油腻以及过度干燥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姜、炸物等。

这类食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体的活力,改善食欲,但若食用过量,却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冬季这一寒冷干燥的季节,更容易加剧一些身体问题。

燥性食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具有发散、行气的特性,长期食用会加速体内津液的消耗,打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带来一系列不适症状。

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来说,适量地了解燥性食物的危害,并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对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津液在中医学中指的是体内的水分,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

在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空气中的水分相对较少,这本身就增加了体内津液流失的风险。人体在冬季本能地进入一种“收敛”状态,以保存体内的能量和水分,保持体内的平衡。

此时,若过多摄入燥性食物,会进一步加剧津液的消耗,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比如,口干舌燥、皮肤干裂、眼睛干涩等,都可能是过度食用燥性食物的表现。冬季如果再因为饮食不当而伤津耗液,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也容易下降,容易感染外界的寒冷和病毒。

除此之外,燥性食物过多还会导致大便秘结,这主要是因为燥性食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容易消耗体内的津液,导致津液不足,从而影响肠道的润滑功能。肠道的润滑作用举足轻重,其确保食物残渣与废物能在肠道内畅行无阻,进而快速排出体外。

一旦体内水分缺乏,肠道润滑度便会下降,导致肠道蠕动减缓,从而诱发便秘。便秘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排便不畅,它还会干扰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流程,最终波及身体的营养摄取与代谢平衡。

长期便秘的影响更加深远,除了让消化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由于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毒素未能及时排出,反而被肠壁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导致体内毒素积累。

毒素积累会对肝脏和肾脏的排毒功能构成额外负担,肝脏和肾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处理这些毒素,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的下降,甚至增加患上肝肾疾病的风险。

燥性食物不仅会导致体内津液和液体的损耗,而且易于诱发中医学上所称的“火毒”状况,即体内热气的过度积聚,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病症。燥性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加速体内气血流动,若体内津液已被消耗殆尽,气血又不畅通,容易形成过多的热气,从而导致体内“火毒”的积聚。

火毒炽盛时,极易诱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之类典型的上火症状。

在冬至期间,我们要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而是要选择一些温和、滋润的食材,帮助身体抵抗寒冷和干燥,那么这类食物都有哪些?

二、冬至应该多吃哪3样?

冬至时节应多吃一些具有温阳、滋补作用的食物,尤其是能增强体力、补充能量和维持体内营养平衡的食物,以下是冬至应多吃的三样食物:

第一样:红枣

冬至是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节,气温寒冷,人体阳气受抑,需要更多温补的食物来调节体内的寒气。

红枣作为温补食品,能够增强体内的阳气,帮助驱散寒冷,维持体内温暖。

该食物富含天然多糖、氨基酸以及抗氧化物质,能够显著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寒冷的冬季,人体免疫力往往容易减弱,而红枣则能助力调节免疫系统,帮助人们抵御感冒及其他因寒冷天气引起的疾病。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食用10至15颗红枣即可满足温补需求。对于一些体质较弱或气血不足的人群,可以适量增加至20颗左右。

红枣最好选择泡水、煮粥或做成汤品食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其营养成分,帮助身体吸收。

第二样:羊肉

羊肉尤其适宜冬至时分享用,其温热的性质,加之显著地补气血与温阳驱寒功效,能有效协助人体抵御严寒并增强体质。并且,羊肉蕴含着高品质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成分既全面又丰富,堪称冬季进补的绝佳之选。

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使得人体阳气容易受损,羊肉能有效地补充阳气,帮助身体维持温暖。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羊肉是一种理想的食物,能够增强抵抗力,调节体内的气血,避免因寒冷天气导致的身体虚弱和疾病。

羊肉的烹饪方式多样,可制成羊肉汤、羊肉火锅及羊肉炖菜等多种美味佳肴。

第三样:生姜

生姜不但是烹饪中常见的调味品,还因其诸多保健功效而备受推崇。

其性温煦,有温阳散寒之功,可调理脾胃,亦能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食用生姜可以帮助防止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对于一些已经出现风寒感冒症状的人来说,生姜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生姜能够帮助排汗解表,缓解头痛、鼻塞、喉咙痛等感冒症状。

不过,食用生姜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空腹食生姜用可能对胃壁产生刺激,导致胃痛或不适;最好是在餐后或做为烹饪调味料使用。

而对于一些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如有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的人,食用生姜时要谨慎,避免食用过多。

寒性体质的人则更适合食用生姜来调理身体。

生姜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样,可以将新鲜生姜切片泡水喝,或者放入炖汤、煮粥、做菜时加入。它的辛辣味不仅能提味,还能让食物更加温暖滋补。

除了建议多摄入上述三类食物之外,冬至时节有一件事情,最好是避免去做。

三、在冬至要忌做哪一件事?

在冬至时节,除了调整饮食外,还应注意避免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其中,最需要忌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熬夜。

冬至,人体进入了一种内在“收敛”的生理状态,适应这种状态的关键之一就是保持充足的休息与恢复。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许多人在冬至时节常常忽视了休息的重要性,熬夜成为了不少人的常态。

在一项关于低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睡眠质量与体温调节息息相关。

正常情形下,人体于入睡前核心体温会逐步降低,此情形有助于入睡及进入深度睡眠。寒冷的天气或许会对这一自然的生理过程造成干扰。

外界温度较低时,人体需要花费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这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不够顺畅,从而影响入睡的速度和睡眠深度。

而充足的休息是维持免疫力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如果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修复与休息,免疫系统无法充分恢复,免疫力逐渐下降,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引发感冒、流感等冬季常见的疾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这一过程通常在夜间进行。

尤其在夜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免疫相关激素,如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这些激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如果熬夜,身体的这些修复机制就会受到干扰,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

长期下去,熬夜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出现失衡,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另外,熬夜还会导致生理紊乱,使得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让人感到寒冷和疲惫,尤其在清晨起床时,常常感到四肢冰冷、精神不振。

加之熬夜会削弱体内阳气的恢复,使得身体对外界寒冷的适应能力大打折扣,容易导致感冒、关节炎等冬季常见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存在慢性病的人来说,熬夜的危害更加显著。

在冬季,由于气温和湿度均处于低位,空气变得异常干燥且污染物众多,这些因素本身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峻考验;而熬夜行为不仅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节律,还会削弱免疫系统的效能,进而使慢性病的症状更加严重。

比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寒冷条件下,人们更易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如果熬夜,更加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道症状,这是因为熬夜使得体内的免疫反应不稳定,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甚至可能引发急性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冬至时节,为了避免熬夜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我们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持规律地作息,确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维持规律作息的同时,我们还需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心态的平稳,以防情绪过于激烈或长时间处于紧张之中。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确保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

冬至是我们关注身体健康的关键时期,通过优化饮食习惯与调整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强化免疫系统,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少吃燥性食物、多吃羊肉、红枣、生姜等温热性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季节的变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红枣益处多.2020-12-18

2、人民网.冬至:阴极阳生,固藏养正(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2024-12-20

3、人民政协报.冬至时节话养生.2023-12-21

1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