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是在战火纷飞中艰难诞生的,厉害的共产党领着咱中国人民,把外来的侵略者都给赶跑了,还除掉了国内那些搅乱和平的家伙。然后,咱们就一点一点地,慢慢建起了现在这个特别强大的国家。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出现了好多了不起的英雄,他们每个人都有让人动容的经历,都为革命能够成功,立下了大功。
这些在黑夜中给中国照亮道路的英雄,都是国家的顶梁柱,更是我们心底里敬佩、学习的好榜样。
在他们那一堆里,有个军人厉害得不得了,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家伙,三次捧回了“特等战斗英雄”的大奖,九次立下了特等功,更牛的是,他还四次被毛主席亲自接见过。要说解放军四百万大军里,除了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这么风光的人。
这位超级厉害的“兵中王者”名叫张英才,说起他的故事,光是那些数字就足以让人大吃一惊。
张英才经历过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他曾带领一个连的士兵,成功挡住了敌人一个师的猛烈进攻。他所在的部队和他个人,赢得的战斗奖章和荣誉真的特别多,数都数不清。
不过,上面提到的那些事儿只是张英才伟大事迹的冰山一角,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位英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到底是啥子动力让他能在战场上那么勇猛,一点都不怕呢?
在这些让人竖大拇指的奖项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紧张刺激的经历呢?
【加入共产党】
张英才老家在山西万荣县,他出生在1924年的12月份。
他小时候过得特别糟糕,家里穷得叮当响,还得受那些地主恶霸的欺负。再加上战火连天,说不准啥时候就打过来了,真是没有一天消停日子。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张英才一家而言,能踏踏实实耕田、牧羊都成了难以企及的梦想,就更别说拿起书本习字,期盼着过上更美满的日子了。
不过,无论是张英才,还是那会儿中国每一个穷苦老百姓的心中,都藏着一份希望,那就是新成立没多久的红军。他们可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的好队伍,张英才也老能从爹妈那儿听到关于他们的英勇故事。
张英才一直对地主豪强的欺压感到愤怒,不知不觉中,他被共产党的理念所吸引。心里头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加入红军,这个愿望在他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
1936年那会儿,万荣县可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等来了一支共产党的队伍。
他们就像老一辈人口里讲的那样子,把周边的日本鬼子给赶跑了,还在村子里动手收拾了那些地主老财,分了田地给大家。张英才一家从那以后就摆脱了被压榨的日子,过上了安稳生活。
另外,这支团队在当地搞了个辅导班,家境不好的张英才因此有了上学的机会。
这些做好事的行为,让张英才心里更加确定,他想成为共产党的一员。
七七事变发生后,张英才心里头就憋着一股劲儿,想为国家出力,于是他兴冲冲地去报名参军。但可惜啊,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部队的头儿看他年纪太小,就客气地跟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让他先在家里头把书念好了再说。
张英才并没有因此沮丧,他接受了别人的意见,决定在学校里继续拓宽眼界,同时刻苦练习那些对将来参军打仗有帮助的技能。
到了1939年那会儿,15岁的张英才总算是圆了他的梦,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成了一名战士。
他之前学的那些东西和训练真没白搭。没多久,他就靠着扎实的基础,在新兵里头显得特别出众,被选进了212特务连。
张英才凭着他平日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乐于付出的态度,赢得了连队所有领导的共同赞赏。他们都觉得,这小子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可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看起来还挺幼稚的张英才,日后竟然能取得那么惊人的成就。
张英才初次显山露水是在1941年9月份,那时候,日军已经把手伸到了太岳山以南的地盘。
【初露锋芒】
看到敌人气势汹汹地扑过来,打算一举拔掉这里的抗日据点,八路军指挥员迅速做出决定,让大家赶紧撤离。
可日军手里的家伙事儿比子就变得特别紧急。
这时候,张英才他们连突然接到了个急活儿,那就是得给212旅的指挥部打掩护,让他们安全撤退。
大家拼尽全力一次次地击退敌人的冲锋,可惜敌人太多,我们人少,最终还是被逼到了佛庙岭周边,动弹不得。
大战眼看就要打响,鬼子仗着装备好,不停地往咱们阵地上扔炸弹。
尽管情况严峻,但那些勇敢的八路军战士们并未自乱阵脚,而是在旅长的带领下,坚定地展开反击,死守着自己的阵地不放。
旅长可能因为全神贯注地指挥战斗,压根儿没留意到一颗炮弹正朝他这边飞过来。他依然扯着嗓子大喊,让远处的战士赶紧撤离那片危险地带。
张英才真是个勇士,打仗勇猛不说,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旅长的安危。就在那万分危急的时刻,他眼疾手快,猛地一跃,把旅长按倒在地,躲过了一劫。
就在旅长刚站过的地方不远处,炮弹轰然炸开。幸亏张英才眼疾手快,不然的话,旅长就算能逃过一劫不死,也肯定会受重伤。
但现在情况可大不一样了,旅长一点事儿都没有,张英才呢,也就是腿上蹭破点皮,没什么大问题。
随后,那俩摆脱困境的战士又立刻加入了战斗,张英才连伤口都顾不上处理,直接抄起机枪,拼命地朝敌人开枪射击,一点也不含糊。
这个行动大大提振了大家的斗志,大伙儿像铁打的一样,咬牙坚持,就是不肯退缩。在阵地上硬扛了好几个小时,总算是把援军给盼来了。接着,大伙儿一块儿使劲儿,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打完仗以后,张英才浑身挂彩,衣服被血给浸透了。
张英才以前因为年纪小,没怎么上过战场,经验也不算丰富。但这次打仗,他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胆量,比很多大人都强。这事儿让旅里的领导特别夸奖了他,还告诉所有战士,都得向张英才看齐。
要说佛庙岭那一仗只是让张英才稍微崭露头角,那上党战役可就是让他在全军里火得一塌糊涂了。
【名声大振】
1945年8月十几号的时候,国民党军队朝着上党解放区发起了攻击。咱们解放军战士们为了守护好不容易得来的胜利,立马就进行了反击,打算尽快地把这些来捣蛋的敌人给收拾掉。
根据战斗部署,咱们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占领长治。所以,得赶紧先把长治边上的那些关键要地给打下来。
那时候,张英才已经是57团九连的头儿了,他带着的部队任务是拿下北关,整个团打算从东和西两边一起动手,把北关给包围起来打。
行动那天晚上,大雨下得跟瓢泼似的,城门外面积满了深深的水。张英才没办法,只好领着战士们硬着头皮,踩着水往前走。
幸运的是,一切都有惊无险,我们全连的战士都成功地从北关西北边悄悄溜进了关门里。
张英才照着战斗安排,带着队伍去抢占那个重要的高地,还要找出一条新路来。可就在大家忙活的时候,出岔子了,有个战士不小心弄出了动静,结果把大家的位置都给暴露了。
敌人很快就察觉到了情况,眨眼之间,枪声大作,手榴弹的爆炸声在街道上此起彼伏。张英才一看这架势,立刻大声喊话,让大家就地开始反击。
尽管时间紧迫,但解放军战士们从行动一启动,就紧绷着神经,战斗状态满格。因此,碰到任何突发状况,他们都能轻松搞定,应对起来毫不含糊。
但是国民党军队那边情况大不相同,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打仗,心里也没底觉得能赢。结果解放军战士们一猛烈反击,他们立马就乱了套,乱成一锅粥。没过多大会儿,也就十分钟左右吧,全给收拾干净了,一个不剩。
趁着大家斗志昂扬,张英才顺势拿下了好几处院子,接着转头朝街道东边那股敌人发起了冲锋。
尽管张英才指挥的九连一路获胜,但这可不代表他们能放松警惕,毕竟,敌人还占据着他们后方的那片高地呢。
由于其他计划进攻北关的兄弟连队还没赶到,结果,九连就碰到了个大麻烦,被敌人从三面围攻了。
不过还好,碰巧那晚月亮躲了起来,风也挺大,敌人心里没底,不敢随便出手,这样张英才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他指挥着战士们,把现在守着的这几栋小房子给挖通了,接着又在墙上凿出了好几个用来打敌人的小孔,以防敌人突然发起猛烈的反击。
接着,他又跟连队里其他的头头们一块儿,把兵力安排得更为合理,想法子让这点儿人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大伙儿就等着天亮了。
事情的发展真就跟张英才想的一样,天一蒙蒙亮,能看清东西了,敌人立马就对九连守的那个地方发起了猛攻。
他们被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给震慑住了,因此一开始就不敢靠近,只能靠着猛烈的炮火来攻击。
不过这些人压根儿没想到,院子里头压根儿就没解放军战士的人影,他们早就通过事先挖好的地道,悄悄埋伏在屋子里头,就等着轰炸一停,敌人一踏进能打着的范围呢。
一顿猛烈的炮火过后,国民党士兵觉得院子里应该没啥活人了,就乱糟糟地往前凑。这时候,张英才眼疾手快,大声命令所有战士一起开枪,把敌人打了个手忙脚乱,完全没反应过来。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急忙想再发动攻击,可九连的战士们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周全的战斗布置,硬是没让他们得逞,半步也没推进。
尽管九连的阵地让国民党军束手无策,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并未轻易打退堂鼓,而是一直在发起冲击。
张英才那边一直瞅着实际情况,不停地改动阵地里的防守安排。他每次改动,都好像知道敌人接下来要干啥一样,特别合适也管用。
就这么耗着,从天刚蒙蒙亮一直顶到太阳快下山,敌人愣是一次都没能越过九连的防线,就连他们自以为的人数众多,也差不多快拼没了。
这次在特别不容易的时刻,九连用少数兵力战胜多数敌人,真的是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为了赞扬九连勇敢杀敌的行为,上级领导给了他们“钢铁九连”的荣誉。而张英才呢,因为他表现特别出色,也第一次拿到了“顶尖战斗英雄”的奖章。
不过,张英才的故事这才刚拉开序幕,他后来的表现简直让人惊叹不已。他凭借一个连的兵力,就敢跟敌人一个师硬碰硬,最后竟然还赢了。
【屡建奇功】
1946年11月份,国民党打算偷袭延安,张英才接到紧急任务,他得赶紧带着连队跑到吕梁的东阳村,去挡住敌人的路。
通讯不畅导致九连很快跟其他连队断了联系,一时间他们孤立无依。不过,不管碰到啥难关,解放军战士心里头根本就没有“惧怕”和“退缩”这两个概念。
张英才绝对是个例子,他领着九连的弟兄们,豁出性命,就凭手头那点人马,跟国民党的一个整师拼了个你死我活。
战场上的打斗极为惨烈,不过张英才带头冲锋,那股勇猛无比、毫不畏惧的劲儿,不光激励了身边的兄弟们,还吓得敌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心里发憷。
所以,即便处于劣势,战士们还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拼命战斗,死死守住了阵地长达4个小时。
当增援部队终于到达,九连的人数已经锐减到三十几人。不过,在张英才的指挥下,他们仍旧与赶来的大批援军默契配合,一同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
打完这场仗,九连又一次赢得了表扬,张英才也第二次捧起了“顶尖战斗模范”的荣誉。那时候的张英才,才刚刚22岁,他不断创造奇迹的路还在往前延伸。
1948年11月那会儿,淮海战役打得正激烈,张英才已经当上了营长。他带着手下那一个营的兄弟,愣是把敌军两个旅加两个师给堵住了,没让他们逃出去。说得直白点,就是用咱们500号人,硬是把2万敌军给挡了下来。
张英才还是靠着他那战场上的机灵劲儿,早早就把战术计划得周周到到。他胆子大,晚上摸黑跑到敌人阵地那儿,把他们的重机枪队伍给端了。
另外,就在大军全面进攻的那一刻,张英才带着战士们干掉了敌军的头头,还顺手把国民党军部给拿下了。
在淮海战役期间,张英才带着他的一营部队表现超群。他们凭借人数上的劣势,却成功打败敌军,干掉了、抓了好几千敌人,另外还搞到了不少武器装备。
一营赢得了“铁军”这一荣耀头衔,营长张英才再度荣获了“顶尖战斗模范”奖章。
张英才自打投身革命后,就一直冲在战场的最前头,一回回不顾一切地跟敌人拼命。他就是这样,拿自己的命去搏,跟敌人死磕到底。因为这些,他赢得了无数的战功。
1950年9月份,全国首届战斗英雄模范的大聚会在北京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张英才是个大腕儿,也被请了过去,他还在会上讲了话。
要说在四百万解放军里,那可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但张英才这家伙,绝对是里面最闪耀的一个。他拿了9次特等功,还3回被评上“特等战斗英雄”,这纪录,往前翻没人比得过,往后看估计也难有人超。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很热情地跟张英才见了面,大力夸奖了他一番。到了大家一块儿吃饭那会儿,毛主席还特地吩咐,要让张英才坐在自己旁边。
新中国一建立,张英才就持续不断地给党、国家和老百姓出力。他始终坚守初心,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为人民生活改善贡献力量。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就这样,张英才一直默默地奉献着,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他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曾经参与平定土匪,也上过朝鲜战场打仗,后来毛主席还特别关照他,让他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深造。学成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等职务,并且成为了中共第九届、十届的中央候补委员。
1983年,张英才卸下了副军长的担子,正式步入退休生活。但他对国家的付出并未因此画上句号,他的孩子们,在老爸身体力行的熏陶下,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军队发展的重担。
【结语】
张英才全家都是军人,家里三个娃也不例外,他们各自在岗位上,为国家拼尽全力。
2017年7月份13号那天,这位大家心中的英雄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他活到了93岁高龄。人虽然走了,但他的那种精神一直都在。
张英才和那些跟他同样伟大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付出和生命,给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好日子。他们是我们心里永远的英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他们留下的故事肯定会持续激励着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儿女。在前进的新路上,咱们得挑起前辈们的担子,不让他们失望,把咱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