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寄情,沪韵追思:孙徐春、马莉莉松鹤园忆王盘声!

奇妙的月 2025-04-15 09:52:39

在上海这座充满故事的城市里,沪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它是海派文化的生动体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情感。而王盘声,这位沪剧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和“王派”唱腔,更是深深烙印在沪剧发展的脉络之中。

2022年9月14日,天空飘洒着绵绵秋雨,仿佛是上天也在为这场追思增添一抹哀伤的色彩。沪剧名家孙徐春、马莉莉等王派弟子和舞台搭档,以及众多戏迷齐聚松鹤园,共同缅怀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宗师王盘声。这一天,距离王盘声因病逝世已过去整整6年,而今年又恰逢他的诞辰百年。岁月流转,可他留下的艺术瑰宝,依旧在舞台上熠熠生辉,通过一代又一代弟子的演绎,不断传承延续。

马莉莉与王盘声的缘分,早在她21岁初出茅庐时便已结下。那时,她有幸与王盘声一同前往北京学习移植《红灯记》,自此,两人在舞台上演绎了三年的“父女”情。回忆起初次见到王盘声的场景,马莉莉的眼中满是深情:“在上海火车站第一次见到王老师,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背着旅行包,穿着球鞋,裤脚还一高一低。”这样朴实无华的形象,与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沪剧泰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却也让马莉莉看到了老师最真实的一面。

此后,马莉莉与王盘声的合作更加频繁,他们不仅演过“父女”,还合作过夫妻、情侣。1999年,76岁高龄的王盘声甘愿为马莉莉主演的《宋庆龄在上海》充当配角,饰演一个联络员。这份对艺术的无私奉献和对后辈的全力支持,让马莉莉感动不已。当马莉莉担任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时,王盘声曾向她提出,希望能到戏校当老师,将自己的沪剧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虽然这个心愿最终未能实现,但王盘声对沪剧传承的那份执着,始终铭刻在马莉莉的心中。在追思会上,天空再次飘起雨丝,马莉莉抬起头,对着天空深情地说:“王老师,侬安心,侬的王派艺术唱腔,到现在都是最辉煌的。沪剧事业会有一代代人接力,你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会让王派艺术发扬光大。”

同样身为王盘声得意弟子的孙徐春,对老师的艺术造诣更是推崇备至。在他眼中,王盘声的唱腔儒雅、潇洒、飘逸,是喧嚣城市中一位清净、纯粹的艺术家。1978年,孙徐春跟随王盘声学习沪剧,老师教给他的第一句唱词“粮食本是宝中宝,人民生活少不了”,至今仍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孙徐春认为,王派艺术看似平实,不追求花哨的技巧,却蕴含着高级的艺术审美,“十生九王”的现象正是王派艺术魅力的最好证明,是艺术发展的自然选择。

除了艺术上的成就,王盘声在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也成为了弟子们回忆中的珍贵片段。孙徐春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在川沙,王盘声在饭桌上专注地给学生们讲唱腔说戏,全然不顾桌上的一盘清炒鳝丝已经变馊。学生们吃了一口便不再动筷,而王盘声却一筷筷吃着,直到学生们提醒,他才发现鳝丝坏了。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王盘声对沪剧的痴迷,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沪剧,只有艺术。

在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中,他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舞台形象,如《黄浦怒潮》中的林耀华、《金沙江畔》中的金明、《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雷雨》中的周萍、《被唾弃的人》中的柳文溪等。其中,他在《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和《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敲更”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了沪剧界代代传唱的经典唱段。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王盘声卓越的表演才华,更体现了他对沪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他在表演中,重视研究沪剧传统唱腔的特点,又善于吸收兄弟剧种唱腔的长处,将两者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王派”唱腔,其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就在追思会前夕的9月8日、9日,上海文慧沪剧团在天蟾逸夫舞台复排上演了王派代表剧目《断线风筝》。王盘声的弟子杨音饰演了他当初塑造过的谢格拉德一角。杨音回忆起10年前,王盘声坐在台下观看他演出《断线风筝》的情景。演出结束后,王盘声起初对杨音改动部分剧情表示不解,在听完杨音的解释后,他理解并认同了弟子取其精华的做法,还风趣地夸赞杨音:“杨音啊,你这个戏比我牛!”2013年,杨音凭借在《断线风筝》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次年,王盘声也获得了第24届“白玉兰”特殊贡献奖。这对师徒在不同时间获得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王派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可。

追思活动的最后,八位王派弟子共同唱起了“志超读信”“艰难的历程 -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熟悉的旋律在松鹤园上空回荡,那婉转悠扬的沪剧唱腔,仿佛穿越时空,将大家带回到王盘声曾经的艺术世界。这歌声,不仅是弟子们对恩师的深切怀念,更是对王派艺术传承的坚定承诺。

王盘声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王派”艺术,将永远在沪剧舞台上绽放光彩。正如马莉莉所说,沪剧事业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传承,王盘声的学生们,以及学生的学生们,都将肩负起传承和发扬王派艺术的重任。他们会在舞台上继续演绎王派经典,也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王派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沪剧这朵海派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0 阅读:0

奇妙的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