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古代为四会县西北部地区。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绥建郡,析南海郡四会县设新招、化蒙、化注、化穆四县隶属其下。
南朝时期广宁境内建置一览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广宁周边地形图
其中化注县治所在广宁县西南三十里,化蒙县治所在今广宁县东乡镇。唐贞观元年(627年)化注被废并入化蒙。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化蒙被废并入四会。
清代广宁县城图
此后直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因迫于官府压迫,四会西北部山区汉、瑶各族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四会地方围剿数年无果,反使起义军声势日渐壮大。
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广宁县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提督御史谈恺与提督侍郎王钫领七万大军进入山区镇压叛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叛乱平定后,肇庆知府卢璘向两位提督建议划出四会县的太平、橄榄、大圃、永义四都设立新县,以便于统治。户部复议批准,遂取“广泛安宁”之意,设置广宁县,属肇庆府。
50年代广宁县
同时将守御四会后千户所官兵并肇庆卫中、前二所屯兵移至龙口水,移屯耕守,立为屯田千户所。县治初设于潭圃,后经百姓提议,改设于大圃。
广宁县城范围示意
筑县城周长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六尺(东城墙又高三尺),开城门三座:东门长会、西门艮成、南门来会,三门之上建有城楼。北边不开门,但其上建有无敌楼一座。
民国广宁县全图
清乾隆五十八年,知县张泳将南门迁建于圣庙前。广宁是典型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明清时爆发过多次起义,山区亦容易滋生匪患,故而当地百姓为求自保,普遍习武,传至今日有“武术之乡”的美誉。
民国广宁县全图
解放后,广宁县城墙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