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罗强正在曼德勒珠宝市场挑选翡翠原石。剧烈的晃动中,三层高的商铺轰然倒塌,扬起的尘土遮蔽了视线。他在混乱中摸到两名受伤的缅甸店员,将她们拖到开阔地带后,手机突然收到华人自救群的紧急通知:"高速路断裂,速往仰光方向撤离!"
此时的曼德勒街头已陷入瘫痪。罗强在商会微信群里迅速组建起四车编队,携带仅有的饮用水和压缩饼干,于 29 日下午 4 时踏上了生死未卜的逃亡之路。据中国救援队事后评估,这条曼德勒至仰光的 "死亡公路",全程存在 37 处塌方、12 座危桥,更有武装势力设置的 18 个关卡。
车队刚出城就遭遇第一个挑战 —— 震后开裂的柏油路面如同狰狞的伤疤,越野车在颠簸中数次险遭侧翻。夜幕降临时,手机信号完全消失,导航系统因电力中断陷入瘫痪。罗强回忆:"我们只能跟着运送救援物资的军车尾灯前行,车灯扫过路边时,能看到不少抛锚的车辆和徒步撤离的人群。"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午夜时分。当车队行至内比都近郊,六名持 AK-47 的武装分子突然拦路。"他们用缅语大喊 ' 留下买路钱 ',黑洞洞的枪口就指着车窗。" 罗强说,多亏同行的缅甸籍翻译用方言谈判,加上商会会长紧急联系当地人脉,最终以 5000 美元 "通关费" 换取生路。这并非孤例,据不完全统计,震后三天内共有 23 支撤离车队遭遇武装勒索,涉及金额超过 120 万美元。
30 日凌晨 5 时,车队抵达仰光外围的最后一道关卡。此时距出发已过去 13 小时,车内食物早已耗尽,所有人嘴唇干裂渗血。检查站的士兵检查证件时,罗强注意到对方制服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 —— 后来得知他们刚从曼德勒灾区救援归来。
当第一缕阳光染红伊洛瓦底江时,罗强终于在后视镜中看到仰光大金塔的轮廓。全程 356 公里的撤离路,他们实际行驶了 512 公里,绕行小路导致燃油耗尽,最后十公里不得不推车前进。"看到机场跑道那一刻,大家都哭了。" 罗强说,他立即预订了当晚经吉隆坡转机的机票,而此时他的妻子正在娄底家中焦急等待。
截至 3 月 31 日,已有超过 1.2 万名华人通过仰光国际机场撤离,但仍有数千人滞留灾区。据中国驻缅使馆统计,曼德勒地区滞留的华人中,65% 为玉石商人,他们的店铺和仓库在地震中损毁严重。更严峻的是,震后持续高温导致尸体腐烂,曼德勒总医院已出现霍乱疑似病例。
在这场生命大撤离中,民间互助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缅甸湖南商会通过加密通讯设备建立 "撤离路线图",标注安全通道和临时避难所;在曼德勒经营餐馆的福建籍商人林明,将自家地下室改造成临时医疗站,三天内救治伤员 147 人。正如联合国人道协调厅官员所言:"中国侨胞展现出惊人的自救能力,他们的撤离行动本身就是一部生命史诗。"
当罗强的航班穿越湄公河上空时,他透过舷窗俯瞰这片曾让他魂牵梦萦的土地。此刻的曼德勒,救援直升机的轰鸣与废墟下的呼救声交织,而他裤袋里还装着两块未送出的翡翠原石 —— 那是准备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这场灾难教会人们:在自然与人性的双重考验下,生命的韧性总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