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2个操作:
1、场内加仓机器人ETF1万元。
2、场外加仓【基星高照-权益组合】1万元。
经过一番调整后,我目前持仓140万:固收60万,权益80万,具体如下:
1、场外组合100万:
(1)基星高照-权益组合,30万
(2)基星高照-稳健固收,60万
(3)全球权益精选,10万
2、场内组合40万,其中包括7万元现金,等跌一跌再买。
此前说过亏钱主要因素是追高买+拿不住。为此,构建一个能拿住的组合至关重要,上面的整体组合是个人能拿住的。
上面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股票、固收、海外产品的动态调整。
经过近期的投资,有一个能力非常重要,即:预判。
预判体系建立:
A[预判体系] --> B[宏观层]
A --> C[中观层]
A --> D[微观层]
B --> B1(PMI/PPI剪刀差)
B --> B2(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C --> C1(申万一级行业轮动规律)
C --> C2(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
D --> D1(龙虎榜机构席位溢价效应)
D --> D2(大宗交易折价率与后续表现)
A股是典型的“炒热搜”的市场,政策驱动明显、情绪化严重,目前市场属于情绪周期(冰点→复苏→高潮→退潮)的退潮期。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