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
出自宋代陈亮的《水龙吟·春恨》,意思是春日迟迟地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雨。春至人间,日光渐暖,仿若一双温柔的手,悄然推动着花朵绽放。那暖烘烘的春日,不疾不徐,给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唤醒沉睡的花蕾,让它们在枝头争奇斗艳。而淡云悠悠,悬于天际,看似闲散,实则有着独特的使命。它们暂搁细雨,为大地留出一段干爽的时光,好让花儿们安心舒展身姿,不必在风雨中飘摇。这一催一搁,尽显春日的细腻与温情。

招我归来,和春醉去。
出自宋代方岳的《酹江月·梦雪》,意思是大自然的美景向我招手,邀请我归来,与它一同沉醉在春天的怀抱里。当春的气息弥漫大地,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都仿佛有了生命,向人们发出诚挚邀请。这邀请里满是诱惑,漫山遍野的嫩绿,枝头雀跃的新莺,风中飘散的花香。大自然敞开怀抱,呼唤着在尘世奔波的人们回归。回归到这纯粹的春光里,抛开琐事纷扰,与春天一同沉醉。在春的怀抱中,身心都能得到滋养,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余霞散绮,明河翻雪。
出自宋代卢炳的《鹊桥仙·七夕》,意思是即将消失的晚霞美丽,如同展开美丽的绸缎;银河白浪翻滚,如同雪在翻动。黄昏,虽已近落幕,却依旧散发着迷人光彩。余晖将天空染成斑斓之色,每一抹色彩都在诉说着白日的故事。夜幕,银河高悬,星河闪烁,仿若浪花翻涌,又似白雪舞动,浩瀚且神秘。这般壮丽的景象,让人感叹宇宙的奇妙与宏大。余霞与明河,一个是白昼的尾声,一个是黑夜的开场,它们交替更迭,构成世间永恒的循环。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意思是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人生之路,时光匆匆流逝,早年错失的机遇、错过的美好,已然成为过去。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此终结。正如一天之中,清晨的晨光虽已远去,但傍晚的余晖同样珍贵。在人生后半程,依旧能绽放光彩。即便曾在年轻时迷茫、犯错,只要此刻觉醒,重新出发,依旧能在岁月中收获别样风景。·············································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出自唐代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典雅》,意思是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落花时节,花瓣轻轻飘落,没有一丝声响,安静而从容。它们完成了绽放的使命,便优雅退场,不喧闹、不张扬。人若能如菊一般,在生活中保持淡然心境,实属难得。菊,于秋日开放,不与百花争艳,独守一份宁静。人淡如菊,是在纷繁世事中,不被功名利禄所扰,不随波逐流。以平和之心面对生活起伏,得意时不骄纵,失意时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