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出处:《隋书·列传·卷三》释义:处于尊贵地位时要警惕奢侈,保持富足就要遵从节约。此句强调了节俭和节制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节俭、慎微的态度,才能使富贵长久。
14、至道深微,惟人是弘,天命无常,惟德是与。出处:《南史·本纪·卷四》释义:最高的道深奥微妙,只有人才能把它发扬光大。上天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命运,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国君。指天道深不可测,但会有有才之人去弘扬,天命无迹无常,但总是会眷顾有德之人。
15、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出处:《北史·列传·卷十二》释义:恭敬节俭是承载福禄的车子,傲慢奢侈给祸患提供了契机。告诫做父母的要正确培养教育孩子,养成恭敬节俭的品质。
16、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出处:《旧唐书·本纪·卷七》释义:法令不统一,奸邪伪诈之风就会兴起;政策不统一,结党营私之徒就会出现。·············································

17、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出处:《新唐书·列传·卷四十一》释义:不才的人得到晋升和重用,那么有才之士就不会得到施展。此句说明了选拔、任用有才之人的重要性,社会当给有才之人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机会。
18、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出处:《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二》释义:善于处理事理尚且不能完全成功,善于修身的人尚且不能没有过失。此句说明人无完人,就算是圣贤之人也会失误、犯错。
19、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出处:《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九》释义:经常见到善良的人或事,就对行善的事情感到快乐;经常见到邪恶的人或事,就对作恶的事情感到快乐。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20、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出处:《宋史·列传·卷四十三》释义:自身不作表率,别人就不会服从;不以自身为先,别人就不能相信你。·············································

21、识者以谓合住一言,贤于数十万兵。
出处:《辽史·列传·卷十六》释义:有见识的人往往说一句话的力量,就能胜过十万军队。此句展现出言辞的力量,说明一个精辟的语言表达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22、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出处:《金史·本纪·卷四》释义: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23、以我之镇静,御彼之猖狂。出处:《元史·列传·卷五十五》释义:用我方的沉着冷静,来抵御对方的肆意妄为。此句体现了以静制动的富含哲理的思想。
24、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出处:《明史·列传·卷十四》释义: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