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最新披露的《美乌战略资源协定》草案,将乌克兰推入历史性抉择时刻。这份长达87页的文件规定,美国将掌控乌克兰50%油气储量、全部稀土矿产及21处战略港口,相关收益优先偿还对美债务。面对这份被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称为"现代版奴隶契约"的协议,泽连斯基28日突然宣布愿与普京直接谈判,这场持续37个月的地缘博弈出现戏剧性转折。
协议细则显露美国战略野心。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乌克兰已探明页岩气储量达1.2万亿立方米,稀土氧化物储量占全球17%,特别是顿巴斯地区的锂矿资源可满足美国动力电池产业五年需求。美方提出的"联合开发基金"机制,要求乌方将85%资源收益注入由美联储监管的离岸账户,这种设计被基辅经济学院教授科瓦连科批评为"金融殖民新模式"。
泽连斯基的困境在数据中显露无遗。乌克兰国家银行数据显示,战争债务已达1570亿美元,其中82%债权属于美国金融机构。乌GDP萎缩23%,而美国承诺的610亿美元援助仅到账37%。更致命的是,美国国会3月通过《乌克兰重建法案》,规定所有国际援助须通过美控基金发放,变相剥夺乌财政自主权。
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持续加码。俄国防部通报显示,3月以来俄军已控制哈尔科夫州55%区域,先头部队距第聂伯河仅40公里。卫星影像显示,乌军东部防线出现多个10公里宽缺口。这种战场态势迫使泽连斯基承认:"我们无法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既要抵御外敌,又要防范盟友的掠夺。"
美国的政权更迭计划加速危机。3月25日,美国副国务卿纽兰秘密会晤乌前总统波罗申科,承诺支持其参选。曝光的国务院备忘录显示,美方正推动乌克兰宪法法院裁定"战时总统不得连任"。这种操作在2014年乌克兰政变中已有先例,当时美国投入50亿美元支持反对派颠覆亚努科维奇政权。
转向莫斯科成为泽连斯基的突围选择。3月28日,乌总统办公室向俄方递交非正式沟通文件,提议以"承认2014年公投结果"换取俄方安全保障。尽管克里姆林宫尚未正式回应,但俄外长拉夫罗夫29日表态称"准备好讨论任何严肃提议"。这种转变背后是残酷的经济现实:若按美方协议执行,乌克兰人均GDP将跌至2300美元,不及战前水平的40%。
历史教训警示乌克兰的抉择。2004年橙色革命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争端导致GDP年均损失3%;2014年广场革命后,克里米亚危机引发工业体系崩溃。如今,美国提出的资源控制方案,或将使乌克兰重蹈刚果(金)的覆辙——这个钴矿储量世界第一的国家,60%矿产收益被西方资本攫取,至今深陷贫困。
泽连斯基的赌注充满风险。乌国家安全局内部报告显示,若接受俄方条件,西部利沃夫等亲欧地区可能爆发武装抵抗;若继续依附美国,东部工业区或将全面倒向俄罗斯。这场关乎国运的抉择中,乌克兰的命运已不仅是地缘博弈的筹码,更是新殖民主义与主权独立的终极较量。
司机是俄乌战争亡灵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