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孙立人回答蒋介石问题的7个字,让蒋介石彻底起了杀机

之昂阁 2025-02-17 17:21:16

1955年的台中市街头,行人时常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步履蹒跚地拎着一筐玫瑰,辛苦地叫卖。没过多久,一筐玫瑰便被来照顾生意的国军士兵抢购一空。

可鲜为人知的是,这名卖花女的真实身份,其实正是孙立人的妻子:张美英。

因为孙立人在国军中显赫的身份,她贩卖的玫瑰在当时被台湾称为“将军玫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孙立人一家在1955年落魄到如此地步?

或许,张美英也没想到:孙家后半生的潦倒,都能从1949年孙立人回答蒋介石的7个字里找到答案。

今天小昂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孙立人兵变”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又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孙立人回答蒋介石的7个字,让他动了杀心

“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历经第二次四平战役挫败的林彪,对孙立人有着这样极高的军事评价,就连美国也称赞孙立人:是国民党内稍有会打仗的人。

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晚年的蒋介石视孙立人为眼中钉,肉中刺?难道“鸟尽弓藏”四字,就足以说明蒋孙二人的矛盾吗?

1949年败退台湾之初的蒋介石,曾十分倚重孙立人的军事才能。命孙立人担任台湾防卫司令一职,全权负责台湾防务。

1949年10月,孙立人率第201师参加金门战役。在孙立人的指挥下,国民党成功守住金门,并俘虏我军3900人,是国军在1948年后少有的军事胜利。

得知“金门大捷”的蒋介石大喜过望,随即在军事会议上建议,由孙立人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准备“反攻大陆”事宜。

但蒋介石对孙立人的“信任”并未持续多久。一次,蒋介石询问孙立人能否确保解放军不登陆台湾岛时,孙立人爽快地回复道:“有我在,绝对安全!”

从孙立人的回复中,不难看出他“恪尽职守”的决心,但他“有我在”几个字,让蒋介石心中很是不适。

有了桂系军阀李宗仁争夺“总统”一职的前车之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就急不可耐地收拢手中的权力,此时的他对一丝一毫动摇自己根基的言辞都十分敏感。

倘若台湾的安全,都靠孙立人,那么台湾岛究竟是姓蒋,还是姓孙?

怀揣着疑虑的蒋介石,最终轻哼一声,让两人的讨论不欢而散。

但是,身为政治动物的蒋介石,真的就会因为孙立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而自断臂膀吗?

一场不存在的兵变,让孙立人失去自由

在国民党内看孙立人“不爽”的,不止蒋介石一人。1947年国军在东北作战期间,杜聿明就曾多次致电蒋介石,称孙立人满身“骄狂之气”,且“目中无人”。

但对蒋介石来说,孙立人身上的“狂”和直率,都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

毕竟,蒋介石对1935年执枪杀妻的张灵甫都尚能宽容,还容纳不了孙立人?

真正让蒋介石对孙立人动杀心的,是1950年为确保台湾“绝对安全”的孙立人,开始在台湾尝试建立征兵制度,并积极主导军队“国家化”。

在孙立人看来,国民党“党军不分”、“外行指导内行”,是国军在解放战争中兵败如山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立人不知道的是,蒋介石一直视“兵权”如大忌。倘若国民党实行军队“国家化”,那台湾的兵权岂不是由孙立人一人说了算?

与此同时,蒋介石为给蒋经国做好“接班”的准备,令蒋经国在军队内积极发展“政治作战”系统,这就注定了蒋、孙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加之1953年蒋介石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常年封锁台湾海峡,这让孙立人在台湾防务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1954年6月,蒋介石命孙立人为“总统府参军长”,以“明升暗降”的手法对孙立人正式开刀。

孙立人依旧没有嗅查到危险的来临,反而以升迁为契机,积极与台湾政界人士往来,这就让蒋介石对“不谙世事”的孙立人更加反感。

1955年5月25日,孙立人麾下的军官郭廷亮,以“参与兵变”的名义被被捕。

在毛人凤长达十天的严刑拷打下,被扣上“兵变”帽子的郭廷亮,依旧不肯指认自己的长官。

此时的蒋介石已顾及不了这么多,很快他便令毛人凤以“包庇匪谍”的罪名,开始秘密监视孙立人的一举一动。

起初,孙立人坚持认为郭廷亮参与兵变是被人诬陷,但在侄子孙克刚等人的劝说下,孙立人认为蒋介石要的不过是自己的“认错态度”,一旦拒不“认错”,必然会牵连更多的亲属和部下。

1955年8月3日,孙立人亲笔写信给蒋介石“认错”,并主动辞去总统府参军长的职务,可此时孙立人“放权”为时已晚。

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孙立人军中势力的蒋介石,在批准孙立人辞呈的同一天,正式拘捕孙立人,并将孙立人送上了军事法庭。

经过毛人凤严密的调查,蒋介石除了发现孙立人曾收容了一批被我军俘虏后又放归的国军士兵外,着实拿不出任何孙立人“谋反”的证据。

但蒋介石依旧以“驭下不严”的罪名,将孙立人长期监禁,受孙立人牵连的更是多达300余人——这便是震惊海内外的“孙立人案”。

每当后世回顾这场骇人听闻的台湾“冤案”时,或许会感到疑惑:既然蒋介石明知孙立人“冤”却还要抓他,为什么不直接取他性命,除之而后快呢?

软禁令解除后,依旧在恐惧中度过余生

从蒋介石把孙立人押到军事法庭受审,其实就不难看出,最初蒋介石或许真的想要了孙立人的命。

孙立人之所以会在台中的软禁中度过余生,而不是一命呜呼,很大程度上也和美国对蒋介石施加的舆论压力有关。

孙立人案爆发后,蒋介石令顾维钧询问美方太平洋舰队指挥官雷德福的看法。雷德福听闻孙立人被捕后,愤怒地说道:“孙将军是对蒋介石最忠诚的人,你们怎么能把他抓起来?”

蒋介石逮捕孙立人的消息传至美国军界后,有不少美国军人对孙立人十分同情,甚至称呼他为“东方的隆美尔”。

显然蒋介石不想像希特勒那样,在国际上臭名昭著,更何况当时台湾的防务还要仰仗美国。所以蒋介石出人意料地放了孙立人一条生路。

但孙立人在台中被监禁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在长达33年的软禁生涯中,孙立人一家过着十分拮据的生活。

好在孙立人有一个心疼他的妻子张美英,她在孙立人被囚禁的后院种满玫瑰,玫瑰盛开后,她就把这些花采走,到街头卖花为生,补贴家用。

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孙立人才被“赦免”,重获自由之身。

或许是蒋介石的“死亡威胁”给孙立人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即便他获释后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蒋介石的问题时,也会用晦涩的英语回答,生怕隔墙有耳。

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即便孙立人晚年受到蒋介石种种不公的诽谤和排挤,可他依旧保持着对蒋介石的忠诚。

晚年接受采访的孙立人,尤其强调了“自己没有和美国勾结,没有做政治领导人的想法”,他只是一名纯粹的军人。

当被问到:“可如果美国人支持您,让您做台湾的地区领导人呢?”

87岁的孙立人坦然自若地答道:“就算美国人支持,我们也不能丢掉自己的骨气啊!”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给【之昂阁】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08-25:孙立人:从"台湾王牌"到蒋介石的囚徒

人民网:2011-01-25:蒋介石的囚徒孙立人:陷兵变谜案 遭软禁33年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