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耳其的洞穴酒店:设施讲究有泡池,房价却不菲

如松谈历史 2023-11-22 02:21:02
参战老兵看世界连载32:色彩斑斓的土耳其

上天对土耳其不薄,不仅在地利上让它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给了它一片多彩多姿的土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巴多奇亚风景区。卡巴多奇亚风景区位于土耳其中部安塔托利亚内陆,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400公里,从首都安卡拉乘车向西出发,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卡巴多奇亚集聚着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在蜿蜒曲折的山谷中散落着狭小的绿洲,光秃开裂的谷壁,宛若外星的地貌,嶙峋怪异的石柱,巧夺天工的石笋,褶皱扭曲的石峰,五彩点睛的山丘,涓涓细流的小溪,组成了美丽神奇山水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把它评为全球最神奇的十个地方之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中央高原洼地的图兹湖。图兹湖海拔925米,湖面隨雨水补入的多少而变化,大部分时间是1500平方公里,二、三月份可达2500平方公里。这个湖与我国的青海湖一样是咸水湖,面积只及青海湖的一半,但湖中食盐的含量达30%,高出青海湖50倍,土耳其70%的食盐都产自这个湖。世界上的咸水湖由于湖水中盐的浓度和所含矿物质的成分不一样,所以湖面呈现出的色彩也不一样,有的是褐红色,有的是青绿色,有的是灰黄色,有的是淡紫色,图兹湖水面的颜色更为梦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魔术般的变化。九月是观赏图兹湖美景的最佳时节,这时,湖面会呈现出粉红色,接近湖面的天空也是粉红色,站在湖边观赏,看到的是充满柔情的粉红世界。春季的水面则平静而宽阔,水天一色,清澈透明,宛若明镜,难怪有人把这个湖泊称作“天空之镜”。

距图兹湖不远,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这里的地貌是火山岩浆喷发出来冷却以后形成的,与月球表面的地貌极为相似,所以被称作“地球上最像月亮的地方”。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的取景地就在这里。这里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千七百多年以前,在现今土耳其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对基督教徒大规模迫害的事件,为逃避暴力迫害,一些基督教徒躲到这个陡峭无人的山谷之中,在岩石上开凿洞穴,修建石屋。进入洞穴的路也是在岩石中打凿出来的,这些石路弯曲、陡峭、狭窄,老弱体虚的人行进很困难。

在石窟中,可以看到基督教难民们烧火、煮饭、生活的遗迹。令人感叹的是,他们遭到如此惨烈的迫害,仍然忠笃宗教信仰,在这里一锤一凿地开掘出三十多个石窟教堂和修道院。在石窟教堂内狭小粗糙的石壁上,绘制了彩色的宗教图画。这些图画虽不及专业画师画的好,却表现着难民们对宗教信仰的执着,这些粗粝和充满张力的岩画震撼着参观者的心灵,他默默地告诉我们:人们可以受难,但是不能受辱;可以失去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不能失去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离开故园,但是不能摒弃信仰。

在石窟教堂中,比较著名的是拖鞋教堂,因石壁画中的人物穿着拖鞋而得名;神蛇教堂,因墙画上描绘了圣乔治与毒蛇搏击的场景而获得此称呼;苹果教堂因石壁画中的一个人手拿苹果而得名。还有一个教堂,没有窗子,关上门后,任何光线都射不进去,所以叫做黑暗教堂,正是因为洞穴内黑暗,所以教堂内的岩画色彩较为鲜艳,岩画上描绘的是基督耶稣的一生。

距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不远处,可以看到一片褐色突兀的石柱群,这些石柱千姿百态,怪骨嶙峋,有的单个耸立,有的两柱相依,有的几柱成团,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了这些奇兀怪石,人们可以任凭想象,给这些奇石取名。有的人叫它们精灵烟囱,有的人叫它们仙人烟囱,我则把它们看作是童话王国里的七彩幻景。看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奇异美景,不由自主地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呵护大自然,应该成为我们人类的共识。

再往前行,来到了公路边上的一个山谷,导游说这个地方是鸽子谷,顾名思义,就是众多鸽子生活的山谷。沿公路旁陡曲小坡下行几十米,我们来到一个篮球场大小的人工台地,观看鸽子谷风景。从观景的台地看对面山坡,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植被稀少的白灰色裸山,裸露的山崖“千疮百孔”。这些“千疮百孔”的东西,其实是密密麻麻的鸽子洞,成千上万只鸽子就棲栖在这些岩洞中。

在我们站立的台地下方几十米,有一个细长狭窄的台地,供游客向下抛撒食物,数百只鸽子聚集在这里觅食。游客们到这里观光,往往会购买食物向下抛撒,不时有吃饱的鸽子飞走,不断有寻觅食物的鸽子飞来,构成一幅人和鸽子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在台地靠公路的一侧,有两间销售旅游纪念品和鸽子食品的路边店,吸引着游客前往购物,看来生意不错。在台地前沿的地上有两棵三米高的树木,一棵树上挂满了瓦罐,另一棵树上挂满了“蓝眼睛”。

“蓝眼睛”是土耳其家喻户晓的僻邪神器。在穆斯林文化中,蓝色能够净化恶浊邪气,眼睛能够识别真假善恶。把两者结合起来的“蓝眼睛”,是能够识别和抵制灾难的天眼。“蓝眼睛”既是避邪的灵物,又是人们的饰物。有“蓝眼睛”做成的手镯、胸针、纽扣和钥匙扣,也有悬挂在室内外的天眼石。我入乡随俗,也购买了蓝眼睛饰品,算是土耳其之行的一件纪念物。

在卡巴多奇亚还有一个叫做玫瑰谷的山地,两百多年前这里发生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了150多米厚的石灰熔岩层。这些熔岩在山谷四周形成环形山丘,经过雨水侵蚀,强风剥离,洪水冲刷,一些山丘变成了圆锥形、蘑菇型等形状的彩色山体,还有一些岩洞和峡谷。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山体会呈现出红、粉、黄、灰各种颜色。这里是大自然馈赠给土耳其的神奇地方。

到土耳其不能不去卡巴多奇亚,到了卡巴多奇亚一定要记住三个看特色项目,一是人工开掘的洞穴奇屋,二是凄凉神奇的独特地貌,三是温柔浪漫的热气球,缺失任何一个项目都会留下遗憾。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洞穴酒店,但是,名气最大的要数卡巴多奇亚。这里的洞穴酒店不仅是当地旅游的一个特色,而且与逃难的基督教徒在这里凿掘洞穴而居的传奇有关。

人类以洞穴为屋,在洞穴中生活,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比如我国北京地区远古的人类就是在洞穴中生活,人类学家称他们为山顶洞人。所不同的是古人类居住的山洞是天然形成的,而卡巴多奇亚的山洞则是人工一锤一钎开掘出来的。为了满足游客追逐避难基督教徒穴居生活的猎奇心理,精明的商家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外形迥异的洞穴酒店。

洞穴酒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依照原有的山体设计建造,由于山体的形状和岩石的状况不同,所以,酒店的外形和设计建造也不同,不可能达到同质化、标间化。洞穴酒店不仅外形不一样,露台、大堂和餐厅的布局、大小、形状也不一样。通往房间的石梯陡峭、宽窄、弯曲度也都不一样。房间的布局错落有致地分散在不同的高度上。

客房内部的高度、形状、大小都不同,有的天花板成拱形,有的成平型,有的成多棱形,墙面大都保存着打凿的痕迹。绝大多数客房都没有窗子,屋内全靠灯光照明。洞穴内住宿设施完备,有加热器、电视机,卫生间、浴室和电话。住在这样的房间里,没有住在现代酒店的标间舒适,只能象征性地满足在洞穴中居住的猎奇心。据说,当地还有豪华型的洞穴酒店,房子空间大,设施讲究,有泡池,有套房,但房价不菲。

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热气球旅游胜地,分别在南非、肯尼亚和卡巴多奇亚。只有在热气球上欣赏卡巴多奇亚的美景,才能享受到其中的美妙。我和妻子虽然年过古稀,却不愿给这次旅游留下缺憾,于是与女儿及孙女一起报名,参与乘坐热气球旅游。

进行这项活动半夜就得起身,从酒店乘汽车出发,先到热气球公司安排的小店稍事休息,店内准备了简单的早餐,导游让大家多少吃一点,以防空中虚脱。吃完早点后,即登车前往乘坐热气球的地点,到达目的地时天空仍未明亮。在周围的小山丘之间,我看到几个热气球正在喷火充气,闪闪发光的火焰,照亮了各种颜色的热气球,使寂静的山谷增添了几许生气。没过多久,天边翻起魚肚白,但山谷周围还是漆黑。充满气体的热气球一个又一个地从地面腾空升起,我眼睛能看到的就有几十个,这些漂浮在天上的热气球,就好像撒落在低空的星辰,这种突然呈现出来的壮丽景象,使我的内心泛起一阵莫名的激动。

我们乘坐的热气球即将升起,我们按顺序爬进垂悬在热气球下边的载人篮筐,篮筐不大,只能承载15个人,人与人之间擦身而站,转动身体都较困难。热气球以每秒数米的速度匀速上升,没有惊险的感觉。不一会,东边地平线的空隙处出现了一线白光,刹那间,火红的太阳跳出山谷,染红了旁边的晨雾,映衬出美丽的彩霞。太阳慢慢升起,天空渐渐明亮,地上的景色越来越变得清晰,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空中的热气球和脚底下的地面景色上。

我四周的天空漂浮着上百只五颜六色的热气球,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或大或小,飘弋其间,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和地上奇形怪状的山谷,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场景壮观的画面,我仿佛置身在立体的图画中,内心兴奋不已。热气球操纵员娴熟地驾驭着热气球,掌控着高度、方向和路线,带我们徜徉在美好的景色之间,从缓慢悬浮的空中观看卡巴多奇亚的景色,会产生强烈的猎奇冲动。

我看到火山液凝结的龟裂褶皱的山丘,山丘的模样像张牙舞爪的巨型八爪魚;看到垂直坍塌形成的彩色断壁悬崖;看到像波浪一样起伏的山峦;还看到形状不同突兀出来的独立小丘。我看到了卡巴多奇亚多彩、美妙、梦幻、神奇的地形地貌。在这片多情土地的上空,我们漫游了五十分钟左右。

热气球降落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当热气球接近地面时,地面上的辅助人员会抓住篮筐下方的绳索,帮助篮筐平稳的落地,游客依次从篮筐中出来,待气囊放完气体变瘪后,将气囊折叠好,放在皮卡车上。在皮卡车的旁边,放着一张小桌子,桌面上放着打开的香槟酒,工作人员把杯中的酒送到每一个游客手中,大家一齐干杯,庆祝这次完美的空中旅游,每个游客还会获得一份签有操纵员名字和乘坐日期的纪念证卡,纪念卡让这次热气球旅游画上完美的句号,成为永久的记忆。

棉花堡是土耳其人引以为傲的一个风景区,大多数旅行社都会把它列入土耳其精品旅游线路。风景区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帕穆卡尔村,棉花堡这个名称形象地诠释了景点的地貌特征。这种特殊地貌是富含碳酸钙的温泉水汇集到的台地上的水池之中,经过千百年的钙化沉积形成的。这些大面积白色石灰岩半圆形堆积物,一层叠加一层,散布在长2700米,高差160米的台地上。远远望去,好似一个棉花堆积起来的城堡。

这里的泉水温度不高,常年保持在36℃-38℃之间,含有钙、镁等矿物质,对风湿病、皮肤病、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温泉流入台地水池之中,吸引着不少人到这里泡脚,台地水池很浅,只能淹没脚踝,最深处可到腰部。当地传颂着一个美好的爱情传说,使棉花堡景区成为有温度的自然人文景观。在远古的时候,年轻的牧羊人安迪贝恩,与希腊月神瑟莉妮产生了恋情,安迪贝恩沉迷在和月神幽会的温柔甜蜜之中,忘记了时间,忘却了挤奶,致使羊奶遍地泛滥,覆盖了山坡上所有的台地,形成了现今的棉花堡。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发现这里有温泉,并把白色石灰岩和流淌着的温泉看作是神的力量所致。在棉花堡附近的土地上,建盖了希拉波利斯古城。在希腊语言中,希拉波利斯是圣城的意思。古城始于公元前二世纪,是典型的希腊建筑风格,由阿塔利基王朝的帕伽玛国王所建造。城市不大,但名气不小,是几代罗马国王的消遣度假胜地。城市布局呈方形,长宽各两公里,两侧的小街与主街成直角,城中热闹繁荣,游玩的东西很多,有大剧院、运动场和温泉浴场。

公元17世纪,一场大地震将这坐圣城夷为平地,如今能看到的只有大剧院、运动场、纪念门、陵墓和浴场的断壁残垣。1988年联合国把它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在遗址当中,保存较完好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澡堂,现在辟为帕姆卡莱博物馆。博物馆的入口处就是古代澡堂的进出口处。进入博物馆要经过铁栅栏,铁栅栏与入口处之间,是一个宽大的方形庭院。

进入大门,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大厅,一个是供王室使用的浴室,另一个是用来举行仪式的地方。博物馆内展出了一些制作精美,雕刻精细的古建筑残柱断壁,由此可以窥探当年这座城市的繁华。住在景区附近的酒店里,可以体验土耳其温水浴。可能是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够顶级,所以并不觉得新奇。进入浴池前先进行淋浴,浴池分大、中、小池,各个池子的水温不一样,进水处连续地向池中放水,出水口不断地向外排水,流动的池水保持着浴水的干净。这样的大澡塘在我国大中城市比比皆是,而且设施更加豪华。

【欢迎关注“老兵看世界”连载,求书请私信或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