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国三杰?是商鞅、吴起、李悝。还是张仪、苏秦、范雎。或者是白起、孙膑、廉颇、蔺相如……

揭秘今朝风流人物 2025-03-16 10:02:07

中国的“战国三杰”通常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位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或改革家。不过,“三杰”的具体人物组合在历史文献中并无统一标准,以下是两种常见说法及代表性人物:

---

### **第一种说法:变法图强的改革者**

#### **1.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

- **历史地位**:法家代表人物,秦国崛起的奠基者。

- **主要成就**:

- 在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前356年、前350年),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

- 颁布《垦草令》鼓励农耕,实行“连坐法”强化中央集权。

- 为秦国奠定“耕战立国”基础,使其逐渐成为七雄之首。

- **结局**:因触怒旧贵族,秦孝公死后被车裂,但其法度被延续。

#### **2.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

- **历史地位**:兵家与法家双栖的军事改革家。

- **主要成就**:

- 在魏国创建“魏武卒”,改革军制,使魏国称霸中原。

- 在楚国推行“吴起变法”,削弱贵族特权,整顿吏治。

- 著《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并称“孙吴”。

- **结局**:因变法触动贵族利益,在楚悼王死后被贵族射杀。

#### **3.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

- **历史地位**:法家先驱,魏国变法的设计师。

- **主要成就**:

- 制定《法经》,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

- 推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经济,确立“平籴法”稳定粮价。

- 为魏国奠定战国初期霸权基础。

- **结局**:善终,其思想影响后世法家。

---

### **第二种说法:纵横天下的谋略家**

#### **1. 张仪(?—前309年)**

- **历史地位**:纵横家代表,以“连横”破“合纵”。

- **主要成就**:

- 游说六国瓦解反秦联盟,助秦国扩张势力。

- 以“诈楚割地”等计谋削弱楚国,扩大秦国优势。

- **结局**:因秦武王不喜权谋,退隐魏国病逝。

#### **2. 苏秦(?—前284年)**

- **历史地位**:合纵抗秦的核心策划者。

- **主要成就**:

- 佩六国相印,组织六国合纵对抗秦国。

- 延缓秦国东进数十年,维持列国均势。

- **结局**:在齐国被刺杀身亡。

#### **3. 范雎(?—前255年)**

- **历史地位**: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设计师。

- **主要成就**:

- 提出“远交近攻”瓦解六国联盟,助秦国逐步蚕食邻国。

- 强化秦昭襄王集权,削弱外戚干政。

- **结局**:因荐人失误失宠,辞官病逝。

---

### **其他争议人物**

1. **白起**(战神,长平之战歼赵军45万)

2. **孙膑**(军事家,围魏救赵、马陵之战破庞涓)

3.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文武组合)

---

### **为何中国“三杰”无定论?**

- **时代跨度长**:战国历时250余年,人物辈出,难以限定三人。

- **领域多元**:改革、军事、外交各有代表人物,侧重不同。

- **文献差异**:《史记》等史书更倾向分领域记载,未明确“三杰”概念。

若需探讨具体人物或事件,可进一步细化提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