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元元,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这是我的第172篇原创内容,接下来的几分钟希望你阅读愉快,有想法可以留言哦,祝好。
文章图片来自《三悦有了新工作》说起来,在33岁这个年纪,本科毕业没考过研,只全职工作过八年并不算长,但在这八年期间,我干过各式各样的工作,每次换工作就是一次转行。
01.
「商场盘点文员,1年2个月。月休2天,包吃包住,月薪3300元」
这份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我干得最开心的一份工作,当然不排除这份最开心是因为它伴随我完成了第一次的社会独立。
我得承认,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并不是乐于接受的,但我找不到其他的工作。
我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最多同学的去向是银行,在2013年那绝对是个看起来非常体面的工作,不像现在这样形容为“金融民工”。
我没有进银行不是因为我不想,而是我进不了,我进不了大部分意向工作的面试,我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都讲不好,我实诚得不好意思(也有可能是自卑)在简历上或者自我介绍上夸自己一点。
就在我对未来快要绝望的时候,家乡小镇的那个商场来我们学校招聘了,离校时间近在眼前,我想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大概看我是本地人,我顺利拿到了offer,同我一起的是其他9个女生,她们中的大部分也都是本地人。
商场的领导是个和蔼的老人,他为我们改造了一间大的宿舍,我们还是像在学校里面一样睡上下铺,每天一起结伴吃饭、上班、下班、逛街。
商场的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我每月负责管理各柜组的盘点账务,除了工作时间拉得有点长,休息日太少,其他的都很开心。
变化是从小伙伴们陆续离开开始的,有的要去男朋友的城市,有的家里找了更好的工作,随着人越来越少,我也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
财务室里面都是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她们还都是本地媳妇,家里一个娃,正准备错开要二胎,平时工作相互配合,下班了带娃一起玩,可以说是安居乐业的模范。
我上班快一年了,亲戚就有介绍相亲的,照此下去,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马上就会结婚生娃,加入到财务室姐姐们的行列中。
这有什么不好。
是啊,现在看来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归宿,但年轻的时候,总是不甘心困于一隅,想要去外面更大的世界看看,于是我就以这个理由辞职了。
(没想到两年后,财务室的主管姐姐打来电话问我外面的世界看够了没有,邀请我回去接替她的位置,因为她要生二胎了,此时正值我第二份工作裸辞,但我还是婉拒了她的邀请,一方面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恐怕没有那个能力,另一方面我还没有折腾够)
02.
「薪酬统计员&外贸单证员&工厂跟单员,1年4个月。每周日休,月薪3500元」
这份工作经历促使我后来产生了文职类工作不值得做,要转行技术类工作的想法,因为它又累又没钱途。
第一份工作裸辞之后,我跟家里说要出去闯闯,有个关系不错的大学室友在上海,我想去找她。
家里人总是没那么好说话的,他们不同意。父母想让我考教师或者公务员,10年后考编会变得这么卷,这在2014年我是完全想不到的。
考就考吧,不考一次,他们是绝对不会放我出来的。读了十几年的书,老师我是绝对不想当的,我选择考公务员。
看了快半年的书,没什么把握地去竞争1:800的岗位,结果可想而知,但好在父母没有执着地继续让我考编。
第二年3月,我来到了国际小商品交流中心城市——义乌。
父母不让我去上海,我有个表哥在深圳安了家,他们觉得亲人比同学放心,顺便可以照应一下我,只允许我去深圳。
起初我确实到的深圳,还在表哥家住了一周,表哥跟我说他有个同学开公司,可以介绍我去,我想着要尽快从表哥家搬出来,于是就去了,然后那个老板说深圳的公司不缺人,他在义乌有个工厂,缺个会计,问我愿不愿意去。
我当然愿意去,要是在深圳,为了让父母安心,我肯定要定期到表哥家报到,离开深圳,我就能真正意义上一个人在外面闯了。
(年轻的时候不懂,有人照应是好事,但那时叛逆,不屑于求人,总以为靠自己无所不能)
在义乌工作的地方是个小的化妆品工厂,表哥同学的深圳公司接到的一些欧美订单会下给义乌这个小工厂,我前期主要负责制作报关资料,联系货运公司过来取货进仓,以及兼顾给员工算工资。
厂里有宿舍,但卫生条件极差,我在附近的村里租了个一居室,550元一个月,5000元包年,水电按月房东过来收,家具几乎没有,后来我陆续添置了很多。
在厂里等出货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出货日,货总是出不来,不是短材就是少料,好不容易赶出来了,质检又过不了。
每天我不是在等供应商补货过来收尾,就是在等产线返工不良品,货车司机也是等得不耐烦了,我还要时不时安抚别人的情绪,深圳公司那边的船务早已联系好了货代订舱,货要是没赶上截仓时间,租船费也是不退的。
我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但下班时间不得而知,货要是出得早就晚上七八点下班,货要是出得晚,十一二点都是常态,更有一次拖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
我实在是不想再干这个工作了,申请了内部转岗到跟单部门,当时想的是,有了这份跟单经历,我以后或许能到外贸公司工作。
随着一个人在外面漂泊的时间变长,我越来越感到孤独,我想家想得厉害,特别是每次一个人回到出租屋里,没有一点声音的房间,我想回到武汉,于是再次裸辞。
(回到武汉之后,我做了个小手术,大概是熬夜➕不开心,我乳房张了个有点大的结节,这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长期情绪不佳会损害健康)
03.
「黄金交易经纪人,6个月。双休,月薪2200元」
这份工作算是误入歧途,回武汉之后,基于我在义乌外贸小工厂的经验,我本想找外贸公司上班,但机会太少,唯一面试的公司,给出的待遇是单休,月薪2800元。
结束了前两份工作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文职类工作的弊病,没什么技术要求,可替代性强,工资低还可能加班,但我本身也没有什么技能傍身,除文职以外,能考虑一下的也只有销售方面的工作。
该做什么方面的销售呢,我当时天真地觉得金融行业就不错,为什么呢,因为股市交易每天不到五个小时,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都不交易,最豪华的大楼基本都是金融机构的,只要做得好,有钱有闲应该不是梦。
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两三年,我认为自己不再是刚毕业时怯懦的小菜鸟了,我有信心在销售领域干出一番成绩,然后我就误入了那家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良公司。
这个公司靠着别人对股票投资的兴趣,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走向黄金交易,黄金交易所确实是存在的,也是合法交易的,但黄金交易的资金门槛较股票高,涨跌幅的金额震荡也比股票大,所以佣金自然比股票要高得多,他们就这样套路着客户,一次又一次地交易,客户多数亏钱收场,只有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在公司呆了半年我手上积累了两三个客户,但我总是不能违心地套路他们进行交易,所以我一直拿着底薪,我提出离职的时候组长挽留我,我说我不喜欢这个工作,他说你都工作多少年了,还抱着这样的想法,工作不就都那样吗,重要的是赚到钱,我说我不这样认为。
第三份工作结束之后,我发觉我还是无法喜欢销售类工作,因为或多或少,它都要使用一些手段。
04.
「商业杂志编辑,三天。无薪试工」
这份工作是我短暂地考虑个人喜好之后找的,我一直对文字心存好感,想着与文字为伍应该不赖,找这个工作的时候,因为完全没有与之相关的工作经历,所以主动争取了一下,获得了一个试工的机会。
办公地点在居民楼里的我也是第一次见,我试工三天的日常就是在各大社交网站上疯狂的@别的学校约稿,这个杂志社就靠要发表文章的毕业生投稿赚钱,经理说以后也会让我学习做编辑,待遇是底薪3500元,有稿件提成,单休。
三天以后我就没有再去,因为我觉得理想幻灭了,经理特地打电话过来跟我说底薪涨到4000元,我还是没接受,不久经理再次打电话过来,说老板想跟我谈一下,我还是婉拒了。
05.
「Java程序员->产品经理,总共将近4年。宣称双休,月薪5500元(入职)->9500元(离职)」
这份工作是我跨度最大的一次转行,在当时看来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之前,我的工资没有超过过3500元,但也是这份工作把我为数不多的上班热情直接耗光,乃至枯竭再不复生。
我是从发小那里得知,即便非专业出身,也是可以转入软件开发行业的。2017年我脱产上了半年的培训班,年底找到了一份Java开发的工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也不是标准的Java开发,只是一个小众但成熟的产品平台,封装了一套自己的开发语法,以致于我干得越久越熟练,从培训班里学来的Java开发知识就忘得就越多,最终变成如果我离了这家公司就再难找到真正做Java开发的岗位了。
其实我入行晚,非科班出身,也是没大可能干成技术专家的,所以另谋出路也是迟早的事,正好我在深圳项目出差的那两年,因为缺人兼顾了需求分析和程序设计的工作,领导发现我有这个潜力,就慢慢让我接手了更多此类工作。
我原本觉得是个转岗的好机会,更加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但长期的加班终于让我感到厌倦,从前以为的领导赏识,最终发现不过是PUA,手上的活越来越多,压得人喘不过气,再加上身体出状况,整个人几近崩溃,最终只能裸辞,并再也不想上班了。
06.
「写在最后」
裸辞休养一年之后,其实我明白我已很难再找到工作了,一是八年的时间,从文职类到销售类,最后到技术类,我认为基本已尝试遍了各种工作,我对上班厌倦了;二是中国人是不允许休息的,简历上的空档,总会首先被拷问。
于是我从2021年9月17日开始,再没有回去上过班,尝试了多种自由职业之后,现在正做着自媒体写作,也算是一种创业吧,比起降低要求去找工作,随时担心行情不好被裁,我更愿意尽早建立起自己个人的价值变现体系。
(感谢你耐心地读到这里,今天这篇有点长,还有很多未尽之意,有机会我会专门再来逐个写写)
作者简介:
全网同名「元元在慕」
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裸辞三年尝试了各种自由职业,现在深耕自媒体写作,分享职场经历,日常感悟,自由职业探索经验。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