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海边礁石区看到浪起浪落的时候,我就盘算着改天要大早上再来一趟,因为外地土包子想象着,经过了一晚上的涨潮和退潮,礁石区或许会有一点"大自然的馈赠"留下。
起床的时候正好七点,其余的人还在睡,我揣了一块牛皮糖出门,走到海边的路上几乎没什么人,我以为门还没开,虽然是未开发的海滩,也是有开放时间管制的,还好我到的时候门已经开了,铁门旁边标注的封闭时间段是17:30-次日6:00,就是说我还可以更早来。
虽然心存幻想,但所抱的期待不大,不然我完全可以带一个塑料袋出来。
一开始我只在礁石堆的小水坑里逡巡,清澈的海水一眼见底,没看到任何鱼类和贝类的踪迹,想来也是,要是"馈赠"这么容易获得,大家肯定都不会睡懒觉了。
一无所获看看海景,听听海浪声也不错。
驻足一会儿,我又继续向前行进,在礁石间跳跃的时候,我瞥见了一颗很可爱的石头,两个圆润的坑洼像两只小眼睛,这到底是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呢,实在是太可爱了,我马上就决定把它带回家,这也是大自然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吧。
在发现石头的地方,我见大礁石浸在水下部分的旁边似乎有什么动了一下,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手先伸出去戳了戳,一戳就发现它缩回去了,呀!石头底下有活物,说不定还是道菜呢,我搬起挡住视线的小石头,发现有两只蚌并排吸附在石头上,一大一小,轻易掰不下来,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吃,一两个大概也不够吃,想想还是算了,把小石头放回了原处。
别看我对蚌这么慈悲,接下来发现的这个如果判断能吃,我明天肯定会带个容器过来捡一盘,在石头下发现蚌之后,我找到了诀窍,原来小动物们更喜欢藏在浅水区的石头底下,有点水足以生存,还不用浮出水面呼吸。
那是一种黑黑的软体动物,我搬开石头发现了很多,手指一碰就缩成一团,一头有炸花的不知是嘴还是屁股的器官,虽然看起来有点恶心,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富含蛋白质的虫子,味道肯定也很香啊,我百度了一下,不是沙虫也不是海肠,完全没有头绪,今天没带工具也不着急抓,况且肚子也已经饿了,先回家找个人问问再说。
回来的时候晶晶正在刷牙,刚好有客人退房,三个房间大家一起收拾,很快就收拾完了,干完活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开始由我做午饭,昨天的剩饭不够,先炒了一个蛋炒饭,接着煮了点面条,我问新新吃不吃得惯,他很上道地说很好吃,哈哈,中午的饭比较简单,晚上的正餐还是由滨哥来做。
吃完饭我才想起要找人问问早上的发现,晶晶让我问轩哥,就是房东的儿子,昨天说要带我去沙滩的,他说昨天进城了没回来,明天再带我去,我把蚌的图片发给他,问他能不能吃,他说没吃过不知道,黑虫子那个他没说能不能吃,只说它喷出的白色东西可以涂伤口,好吧,我暂时打消了捡海货做海鲜的念头。
下午新新要去大鹏办港澳通行证,晶晶说按照惯例,橘子会带义工去香港一日游,特种兵式的那种,我没带港澳通行证过来,晶晶说可以托家人寄过来,我还没决定,因为我不是很想去香港,"特种兵"旅游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在我的印象中,朋友们去香港都是冲购物去的,我没啥想买的。
坐上滨哥开的车,我也来到了大鹏,主要是冲打水来的,店里有两个水桶,之前就听晶晶说水是在一个庙里打的,我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庙。
这个庙在观音山公园里,叫做龙岩古寺,台阶下有两盆很好看的三角梅,花色很多,金色的我甚至都没见过,放在寺庙外看起来就非常的不俗。
我以为打水的地方是一口井,原来是一汪泉,看起来非常的清澈,有其他香客看我们打水,问旁边的保安能直接喝吗,保安说身体好能喝,身体不好他没说,我们采回来是烧水喝的。
路上滨哥还特地停车路边,跑进一家肠粉店买了一包炸货,他说这是附近唯一一家有点吃头的特色小吃,其他的都是没什么意思的预制品,回来拿给晶晶吃,她很高兴,说这家很好吃,橘子进城也会买,三两下就吃完了,我才想起没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