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县域经济为什么发展迅猛?

城市迈向新时代 2025-02-18 04:44:35

浙江的县域经济能发展得这么猛,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有一整套“天时地利人和”的组合拳。

先说地理位置,浙江位于长三角南翼,和上海、江苏这些经济大咖挨得近,天然就是个“黄金地段”。靠着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浙江的县市能快速对接国际市场,港口多、交通便利,比如平湖市就靠外向型经济成了长三角的贸易口岸。

再加上浙江人脑子活络,从古至今就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儿,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民营经济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比如上世纪80年代,慈溪的小家电、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这些特色产业硬是靠着“一县一品”的模式闯出了名堂,到现在浙江9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的,贡献了全省67%的GDP和71.7%的税收。

政府也没闲着,政策上一直给民营企业“开绿灯”。比如余杭区为了留住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搞了“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成了全国标杆,光是2024年余杭就新增了5.86万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万户,稳居全省第二。

再比如浙江的“山海协作”机制,硬是把山区26县的经济也拉起来,2024年工业百强县里浙江占了25个,比江苏还多俩,山区县愣是靠产业转移和资源整合挤进了全国梯队。

产业升级这块儿,浙江玩得更溜。余杭就是个典型例子,十年前靠阿里巴巴带火的电商经济,现在又转型搞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这些“黑科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了GDP的70%,2024年直接飙到2000亿,成了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两千亿县”。

传统产业也没掉队,像纺织、化工这些老行当,靠着设备更新和研发投入,2024年增加值还涨了8%,比全省工业平均增速还高。

区域合作更是浙江的“杀手锏”。比如海宁一边抱紧杭州的大腿搞科创园区,另一边又和上海、苏州联动,把自己从皮革城变成了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的基地。再加上浙江四大都市圈的布局,90%的强县都被圈进杭州、宁波这些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网里,资源整合起来就像“拼乐高”,效率翻倍。

最后还得提数据说话!

2024年浙江GDP冲到9.01万亿,5.5%的增速比全国高出一截,出口破5万亿,民营企业出口占了10万家,连服务机器人的产量都暴涨93.8%。

这些实打实的成绩单,背后是浙江人“不等不靠”的拼劲儿,政府“放水养鱼”的智慧,还有产业链“从草根到顶流”的韧性。

说白了,浙江的县域经济能这么猛,就是因为把“市场的交给市场,政府的搞好服务”,再加上一群敢闯敢干的老板和永远“卷”在前头的创新基因,想不成功都难啊!

1 阅读:71

城市迈向新时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