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十一代本田思域和大众速腾一直都是备受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车型。从销量数据来看,二者的表现却有着不小的差距。2024 年上半年,本田思域的销量为 59895 辆 ,而大众速腾的销量则达到了 110051 辆,几乎是思域销量的两倍。这样的差距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明明思域在外形和配置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为何销量却难以超越速腾呢?

十一代本田思域在外形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从以往的激进运动风格转变为如今的成熟稳重,这种变化可谓是颠覆性的。前脸部分,本田夸张的外扩设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简洁的造型。进气格栅面积适中,与两侧狭长且犀利的大灯和谐连接,拉伸了横向视觉宽度,营造出更加大气的感觉。车标变小,显得更加素雅,前包围立体感出众,大尺寸散热口和 C 字型饰条以及突出的前唇,又为车辆增添了不少运动气息 。
车身侧面,原本锋利的双腰线有所收敛,采用了平直的大腰线,打造出流畅简约的感觉。整车设计显得更低矮,溜背式的车顶弧线更加流畅,比例更加协调,贯穿式的腰线干净利索,配合黑色涂装的轮圈、门把手和外后视镜,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气质。车身侧面轮廓优雅,线条流畅,层次感丰富,车窗周围的线条圆润美观。
来到车尾,设计简单朴素,7 字造型的内部光源,点亮后辨识度高,看上去很舒服,与沉稳的车头设计相得益彰。熏黑处理后的灯组排布富有设计感,后包围简洁,双边共两出排气和黑色小尾翼的加入,让整个车尾的运动氛围更加浓厚。思域 HATCHBACK 还保留了海外版车型的整体设计,包括犀利的 LED 大灯组、熏黑前格栅、侧裙及轮毂,营造出极强的运动氛围,两厢版车型配备的车顶鲨鱼鳍和扰流板,也使得尾部更具层次感。
这种从激进到稳重的外形转变,本田或许是希望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然而,对于一些原本钟情于思域激进运动风格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改变可能让他们感到失望。毕竟,曾经的思域以其独特的运动外观,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彰显个性的选择。而现在,稳重的设计风格虽然能吸引部分家庭用户和商务人士,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失去了那些追求极致运动感的年轻粉丝。

在配置方面,十一代思域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在同价位车型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先看安全配置,十一代思域做到了全方位的防护。它全系标配了疲劳驾驶提示、被动行人保护、前后排侧气帘、前后排侧气囊和膝部气囊,在同级别车型中,这样全面的安全气囊配置实属少见。高配车型更是配备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道路标志识别和主动刹车等丰富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例如,当车辆偏离车道时,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会及时提醒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主动刹车功能能够自动介入,避免或减轻碰撞事故,为驾乘人员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此外,十一代思域全系标配了 Honda SENSING 安全超感系统,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控车辆周围的环境,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潜在危险,进一步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
再说说智能互联配置,十一代思域是首款搭载 Honda CONNECT 3.0 系统的车型,这一系统为用户带来了丰富且便捷的智能化体验。其语音识别控制功能十分强大,驾驶者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轻松控制天窗、空调、音乐播放等设备,无需手动操作,既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又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比如,在驾驶过程中想要打开天窗,只需说出 “打开天窗” 的指令,系统便能迅速响应并执行。导航系统信息丰富且精确,误差小,还支持停车场免密支付,大大简化了停车缴费流程。通过广汽本田 APP,驾驶者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如远程开门、开关后备箱和空调等操作。在炎热的夏天,提前通过手机远程开启空调,上车时就能享受凉爽的环境,非常实用。
相比之下,大众速腾在同价位车型中,部分安全配置和智能互联配置就没有思域这么丰富。例如,在一些同价位的速腾车型上,可能没有配备膝部气囊,智能互联系统的功能也相对较少,操作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都不如思域。所以,从配置方面来看,十一代思域无疑是更胜一筹的。
速腾的制胜法宝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高的知名度。自 1984 年大众携捷达和桑塔纳进入中国以来,就凭借着出色的耐用性和稳定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那句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广告语更是深入人心 。多年来,大众不断推出新车型,技术也在持续创新,是最早大规模应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缸内直喷技术的品牌之一,在双离合变速箱技术上也有突破,与博格华纳的合作使其在动力传输上表现出色,这些都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形象。
速腾作为大众旗下的一款重要车型,自 2006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收获了超过 350 万用户的支持与信赖 。它继承了大众品牌一贯的高品质和可靠性,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优先考虑大众品牌,而速腾作为该品牌下的热门紧凑型轿车,自然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青睐。相比之下,本田品牌虽然在技术上也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品牌底蕴和市场口碑方面,与大众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在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方面,速腾具有明显的优势。速腾的长宽高分别为 4791×1801×1465mm,轴距达到了 2731mm ,而思域的长宽高为 4674×1802×1415mm,轴距为 2735mm 。虽然思域在轴距上略长一点,但实际乘坐体验中,速腾的空间表现更为出色。一位身高 180cm 的体验者进入速腾的驾驶员座椅,将座椅调至最低位置时,头部还剩三指空间,保持前排座椅不变,后排头部空间有四指,腿部空间更是宽敞,达到了两拳的距离 。而同样身高的体验者在思域中,前排头部空间只剩一拳,后排的头部和腿部空间虽然也有一定余量,但与速腾相比则显得稍显局促。
除了空间宽敞,速腾在舒适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其底盘调校偏向舒适性,能够有效地过滤路面颠簸,无论是在城市道路的减速带,还是在坑洼的乡间小道上行驶,都能让车内乘客感受到平稳的驾乘体验。座椅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材质柔软且支撑性良好,即使长时间乘坐也不易感到疲劳。相比之下,思域的底盘调校更注重运动性,在过弯时的支撑性较好,但在舒适性上就略逊一筹,对于一些追求舒适驾乘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他们选择思域的阻碍。

速腾的市场定位非常精准,它既满足了家庭用户对空间、舒适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又兼顾了商务用途对车辆外观和品牌形象的要求 。其外观设计稳重、大气,内饰精致、豪华,无论是日常家庭出行,还是商务接待,都不会显得掉档次。
在营销策略方面,速腾也做得相当出色。一汽大众经常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如在节假日、店庆等重要销售节点,推出限时优惠、购车礼包等,吸引了大量潜在消费者 。同时,大众还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进行广泛的品牌广告宣传,提高了速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大众还通过举办新车发布会、试驾体验营、车主俱乐部等营销活动,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加深了消费者对速腾品牌的情感联系。在社交媒体时代,大众也积极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速腾的最新动态、产品亮点和车主故事等内容,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转发,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而思域在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上,虽然也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精准度和力度上,与速腾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影响销量的其他因素
消费者在购车时,心理和偏好对最终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众心理在汽车消费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参考身边朋友、家人的意见,以及市场上的热门车型。如果身边的人大多选择了大众速腾,那么他们在购车时也会更倾向于速腾。这种从众心理使得速腾凭借其高销量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对车辆外观和品牌的偏好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虽然十一代思域的外形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但一些消费者可能仍然更喜欢大众速腾那种经典、大气的外观设计。在品牌方面,大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很多消费者对其产生了较高的信任度,认为购买大众车型更加可靠。而本田品牌虽然也有自己的忠实粉丝,但在品牌影响力上,与大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消费者,在购车心理和偏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年轻人通常更注重车辆的外观、运动性能和科技配置,他们可能会对思域的运动外观和智能互联配置更感兴趣。但十一代思域外形风格的转变,可能会让一部分追求极致运动感的年轻人转向其他车型。而中年人则更注重车辆的舒适性、空间和品牌形象,速腾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其更能满足中年消费者的需求。
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消费者可能更关注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而女性消费者则更注重车辆的外观、内饰和安全性。在地域方面,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由于生活节奏快、交通拥堵,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小巧灵活、燃油经济性好的车型;而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者,由于出行距离相对较远,对车辆的空间和通过性要求更高,速腾的大空间和良好的舒适性,更能符合他们的需求。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合资紧凑型车市场也未能幸免。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凭借着先进的电池技术、丰富的智能配置和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例如,比亚迪秦 PLUS DM-i 以其超低的油耗和出色的性价比,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首选。这些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购买合资紧凑型车的消费者,使得思域和速腾的销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合资紧凑型车市场中,除了思域和速腾,还有其他众多竞争对手。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等车型,也都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份额。轩逸以其舒适的驾乘体验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受到了很多家庭用户的喜爱;卡罗拉则凭借着丰田品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信赖。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思域和速腾的市场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思域和速腾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十一代本田思域虽然在外形和配置上有了明显的升级,但销量仍不及大众速腾,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品牌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口碑,速腾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的优势,精准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的购车心理和偏好,还有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思域来说,若想在销量上实现对速腾的超越,还需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在产品方面,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乘坐舒适性,满足更多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在配置上,持续保持优势,不断引入新的科技配置,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营销策略上,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的销量。
未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思域和速腾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究竟思域能否突破困境,实现销量的逆袭?速腾又将如何保持领先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对这两款车型的看法和期待。